白云堆里拾青槐 ——本报专访自治区第11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获得者王樵夫
“索龙嘎”奖是自治区文学创作最高奖,每3年评奖1次。
7月3日,在第12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闭幕仪式上,举行了隆重的自治区第11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颁奖典礼,赤峰市作家王樵夫创作的报告文学《拾回的尊严》斩获此奖。据悉,本届蒙汉文报告文学奖项共有3篇作品获奖,在整个评奖过程中,王樵夫的《拾回的尊严》从第一轮就以满票的优势领先,也是这一奖项惟一满票获奖的作品。
追梦少年
白云堆里拾青槐,
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
竟挑蝴蝶下山来。
很喜欢这首诗,喜欢山林樵夫,更向往那种怡然自得的生活。
但今天,要采访的是一位文人,王樵夫,一位刚刚获得 “索龙嘎”文学奖的青年作家。
王樵夫,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7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内蒙古作协首届签约作家、内蒙古草原文学重点作品扶持工程签约作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现任赤峰市文联组联部主任。
“我的眼前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又黑又瘦的少年,赶着一辆牛车,晃晃荡荡地从一条山道上走出来……从此他就永远地走出了大山。”
这是女作家梅西写过的一段话,说的就是少年樵夫。
说起文学梦,首先要说到王樵夫的故乡,在美丽的克什克腾旗原天盛号乡联合村,那个遥远的小山村,那个称做“铁匠炉”的小地方。
小村庄是可爱的,如同一个可爱的小小婴孩儿,酣睡在母亲结实而温暖的怀抱里。
小村虽美,却孤独与寂寞如漫长的黑夜。
最初的文学梦,朦朦胧胧,如土炕上那盏如豆油灯,只是在微小和昏黄的光晕里透出几许的热情。
仅有的几本书,《水浒传》、《西游记》,少得可怜,卷边了,翻烂了。
直到有一年,少年樵夫上五年级的时候,三姐给他借回了一兜子的书,有《三个火枪手》、《说岳全传》、《女游击队长》、《红楼梦》……
油灯依然如豆,眼前的世界却豁然开朗。书,不仅仅是精神的最好佐餐。有了它,不管是倚被垛还是趴炕沿,粗瓷大碗里盛的不管是大棒子米还是菜团子,都能津津有味地吞咽下去。
1985年的秋天,父亲向黑瘦的樵夫宣布,能认识字会算数就中了,回家下地吧!而此时,他还没有读完初中。
少年樵夫遵从了父亲的心愿,失学回了家,准备和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认认真真地做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夫。
似乎,一切,冥冥之中都有安排——
庄稼刚刚进场,成堆,成垛,突兀着,诱惑着。
父亲说,去看场院吧,夜里有牛马来祸害。
深秋的麦场上飘着雪花,料峭的山风刮人脸皮。
樵夫穿着破棉袄,怀抱着长马鞭,在场院的四周转来转去,一次次撵走了前来偷吃的牛马。夜渐深,他钻进麦秸窝里,蜷缩成一团,守护着夜幕笼罩下的场院。
太阳早已跌跌撞撞地落了下去,硕大的月亮摇摇晃晃地从云层里升了出来。
夜更深了,更清冷了。
少年樵夫想起了老人们讲得那些吓人的故事,星星在头顶上十分零乱地蹦跳着,如同一个又一个传说中山鬼的眼睛。
他裹紧了身子,又往麦秸堆的深处挤了挤,在那少得可怜的温暖里、在无边的恐惧中沉沉睡去。
突然,一种奇怪的声音把他惊醒,他急忙从麦秸窝里钻了出去,十几个巨大的黑影在撕扯着莜麦垛。
原来,是撵走了无数次又返回无数次的马群。
马群又一次被樵夫赶走了。
他却再也睡不着了,蜷缩着瘦弱的肩膀,两眼直直地望着高悬在空中的月亮,想像着天亮时父亲严厉的训斥。
心头一颤,鼻子一酸,泪水在瞬间就模糊了樵夫的双眸,他想起了老师,想起了同学,想起了他的文学梦,他想读书。他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
过了一段时间,交公粮的时候到了,父亲和村里的大人们一起去交公粮了,机会来了!
少年樵夫套上牛车,拉着薄薄的被子和单薄瘦弱的自己,顺着崎岖的山道,走出了大山,又一次走进校园。此时,离放寒假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他开始玩命地学习。
夏天的太阳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午休时,同学们躲在宿舍里睡觉,他却跑到学校门前的河沟里,坐在有荫凉的沟坎下,一遍又一遍地背那些枯燥乏味的政治历史题;晚上吃完饭,教师办公室的窗台上,一台录音机播放流行歌曲《黄土高坡》,同学们簇拥着,听得津津有味。樵夫拿着课本,恋恋不舍地爬上了学校的后山。他坐在山坡上,看书背题,直背到天黑看不清字了。
山坡下,范琳琳的歌声依旧优美高亢,“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半年后,樵夫顺利地考上了一所专业学校。
回头望,山依旧,水依旧,村依旧,人依旧,懵懂的他却不再懵懂!
根在大山
王樵夫离开了那片土地,离开了那个生他养他的小村庄。
但他生在那里,根就在那里。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不是矫情!
作为一个大山的儿子,王樵夫的文章有着太多土得掉渣儿的语言,如“山沟里的故事被麻绳串着,挂在破旧的屋檐下没有遮拦。”同时,在他的小说《英儿》《乡村人物素描》等作品中,充满了对小人物的同情,对小人物的无奈、复仇心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樵夫的小说是山,那么散文就是水了。
读樵夫的散文可以感受到他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比如在《家有小女》一文中,樵夫这样写道:“只要一下班,我就急忙回家,坐在床头上仔细凝视,喜欢看她皱眉头、打哈欠的娇憨模样。那千万种可爱,令我心动。在这个世界上,女儿是唯一承袭了我的血脉的人,是我生命的延续,是我一生的希望。每天夜里,我一改以往的嗜睡,都要为她醒上几回。每当听到女儿细微的鼾声,我炫耀似地对妻子说:‘听,这小家伙!’”
至此,山的坚强和水的柔情,成就了一个中国父亲的情怀。
拾得青槐
樵夫毕业后,分到了乡政府,一年后调到了法院,几年后又调到了宣传部。不管在哪里,他都笔耕不缀。
1999年6月19日,著名作家张长弓看到了樵夫创作的手稿,马上写了一封信,大加赞叹“文笔清丽,文气充溢,底子好,大有前途”,并写了一副字让侄子捎回来,鼓励他继续写下去。樵夫因此大受鼓舞,他四处投稿,诗歌《八月割麦》荣获赤峰市第3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散文《响水散章》荣获“金叶杯”经典赤峰网络散文一等奖。有的作品发表后还被收入各种书籍,逐渐地有了点小名气。
2008年,为了完整、系统地反映契丹帝国从兴到衰的史实,填补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这段空白,赤峰市文联决定出版《消失的草原帝国——契丹兴衰史》丛书,由八部长篇小说组成。
王樵夫担任了长篇小说《大辽残照》的任务,主要写辽与金对峙,并最终走向灭亡的这段历史。
5月12日,他返回家乡,将自己和大堆的史书关进一个小小房间里,开始了高强度的写作。也就是在这天的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因为关闭了电视,在封闭的房间里,他对这场灾难却浑然不知。
写作累了的时候,樵夫将目光投向窗外片刻,楼下的鲜花刚刚盛开,粉红色,灼灼然类似桃花。
可是,短短的几天,它们就要凋谢了,一阵风吹来,萎缩凋谢的花瓣纷纷扬扬,零落一地,如同樵夫小说中构思的萧观音、萧瑟瑟等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有人说,一个作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往往是无可超越的,因为作家本人投入了全部的激情和真情。因为是自己和自己的同谋。
王樵夫说,他不敢说他的这部长篇小说有多么好,但是他确实投入了丰富的情感和艰苦的劳动。
在《大辽残照》的创作中,王樵夫耐心地查阅了《辽史》《金史》《宋史》《契丹国志》《北征纪实》《松漠纪闻》《三朝北盟会编》《中国古籍全录》等数十种史学巨著,力求清晰、真实、完整地再现契丹帝国那段辉煌而悲痛的历史。
一个国家,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勃焉。
无数个灯光摇曳的夜晚,他仿佛听到了萧瑟瑟、萧观音等人凄婉的叹息,看到了天祚帝在面临亡国之际时无奈忧伤的目光。
遥想当年,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以“海东青”搏击长空啄杀天鹅之势,一举翦灭了强大于女真数倍的契丹帝国,问鼎中原,开辟了一个幅员万里的辽阔疆域,其势是何等的锐不可当!
终于,这部32万字的长篇巨制完成了,先后耗时两年之久。
当他走出长年挑灯夜战的的书房时,眯着眼睛,望了望天空,竟然产生了一种穿越的幻觉。
只是,这时光不知是倒流还是激进,朋友们发现,王樵夫的头发白了。
《大辽残照》荣获2010年度赤峰市文艺精品创作突出贡献奖。
梦想成真
一个梦,支撑着王樵夫锲而不舍地走下来。
王樵夫著有长篇小说《大辽残照》,散文集《倾听花开的声音》,长篇纪实文学《草原亲王府》,长篇报告文学《地勘先锋》《好大的草原好大的羊》等。作品曾在《民族文学》《文艺报》《文学报》《山花》《啄木鸟》《春风》《满族文学》《草原》《鹿鸣》等文学报刊上发表。并著有电影文学剧本《生死股》《良心》《好人周艳梅》等。有作品被改编成话剧、广播剧、微电影。
在苦心创作之余,他从不放弃出外进修学习的机会,曾参加2009年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祖国颂”创作研讨班,全国少数民族作家2010改稿班暨蒙古文作家翻译家座谈会,全国首届少数民族题材影视编剧研修班。今年又去了内蒙古大学第六届文研班暨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充电,他说他要从文学课堂上、中外文学名著中汲取丰富营养,来填补自己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先天不足。
今年,王樵夫的报告文学《拾回的尊严》一举夺下第十一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的桂冠。此届评奖是对2012至2014年间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创作出版的文学作品的一次大检阅,在评奖过程中采取全门类阅读、实名制投票、投票结果网上公布等创新措施,经四轮优胜劣汰,蒙汉文计有40部(篇)作品获奖。
7月3日晚,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剧场隆重举行了自治区第十一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颁奖典礼,自治区党政军领导王君、巴特尔、李佳、张力、乌兰、符太增等出席了闭幕式,并上台亲切接见了在场的获奖作家。
在颁奖现场,王樵夫手举奖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获奖作品中的主人公田祥,一个60多岁身负巨债远赴他乡千里拾荒的老人,风雨无阻17年,一分一角攒够全部欠款后,毅然诚归故里,顶住亲朋好友的劝阻,义报乡亲。田祥因此被评为第四届“感动内蒙古人物”。
写田祥,是内蒙古作家协会交给他的创作任务。2013年,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全区举办“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文化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全区作家、艺术家更多地关注时代,关注现实,从多角度反映人民生活,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草原文艺精品。为此,内蒙古作家协会组织15名有创作实力的作家,深入农村牧区,采访全区道德模范和感动内蒙古人物,撰写纪实文学、报告文学。采访田祥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王樵夫的头上。
王樵夫两度采访到了这个可敬的老人,与他同吃同住。
他被感动了,深深地感动了!
又是几个不眠之夜的挑灯夜战,又是无数遍的修改,终于向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捧出了一万余字的《拾回的尊严》。
那一天,一个周六的早晨,还不到七点,他把前一天晚上改定的这篇文章发在他的博客上。
一个多小时后,好评如潮!
这篇报告文学先后在《光明日报》《民族文学》《草原》《赤峰日报》《内蒙古晨报》等报刊上发表。受到了内蒙古文联、作协的高度赞誉。
2015年年初,《拾回的尊严》被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翻译成蒙、藏、维、哈萨克、朝鲜五种少数民族文字,在上述五种少数民族文字版的《民族文学》上发表。同时,该文被远方出版社收入《草原人与中国梦》一书。
手捧“索龙嘎”获奖证书,王樵夫深有感触:“反映现实的作品,离人民最近,最受人民欢迎。那些真实生动地反映当下人民生活的作品、反映他们奋斗精神的作品,最容易打动人心、最容易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