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有一座护国寺
觉得不错就给我个"好看"!
内容提要:
在翁牛特旗乌丹镇西八公里处,有一座大山,被当地人称作“西大山”。在西大山的山顶上,曾经有过一座很大的寺,叫护国寺……
镇西有座山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啊,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盆,盆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碗,碗里有个匙,匙里有个花生仁,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当我热衷于哼唱这首儿歌时,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刚刚跟着父母从乡下住到乌丹镇。那时候,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乌丹镇很小,“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于是,当我逛遍了这座“较大城市”的旮旮旯旯后,便又跟着一大群年纪相仿的“土著”们朝着城外奔去,寻找属于彼时的“诗和远方”。
“听我爸讲,那就是西大山,那里过去曾经有过一座很大的寺庙!”记得在那时,有一个同行的小个子“老土著”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大山煞有介事地介绍道。而我,在得到小伙伴儿的格外关照后,喏喏连声的同时,心情却是极其忐忑的。我是一个出生在大漠里的人,在没进城之前,想见一块石头都难。更何况,此处已是西出城关八公里之遥了呀!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缓步向前,跟在小伙伴儿们的屁股后面,向着那座传说中的大庙跑去!
其实,在中国,主尊供奉鬼神的为“庙”。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
“庙”,原本是奉祀祖先的处所,即祖庙。供神的地方也称庙,如龙王庙、土地庙。有德有才的人还可立庙奉祀,如关帝庙、岳庙。此外,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叫庙堂。而“寺”,原意是官署,如汉代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寺也指中央机构,如太常寺、大理寺。 直到两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僧侣居住的地方才被叫作“寺”。在这里,也可以这样认为,寺是宗教的宣讲场所,庙是历代炎黄子孙纪念国殇、忠孝等人士的场所,寺里供的是佛,庙里供的是神,是人的偶像化。
如是,停留在儿时记忆里的那座西大山,应当是曾经有过一座寺!而且,我现在还知道,这座寺叫”护国寺”,是元代的。
山上有座寺
阳明阴幽理诚陈,北方有神镇天垠。
大黑之气为形身,神来乘刚飙两轮。
飞龙中天逢圣人,元会运世此一新。
翊扶不啻臣与邻,弓戈所指宇无尘。
西开滇蜀南荆闽,乾清坤宁物物春。
神顾作主歆明禋,帝姬封鲁大国均。
皇祖有训式克遵,辟祠藩邑肖像真。
用其法祀严昏晨,玄玉置瑱瑤为茵。
兽皮叠鼓和以錞,神兮监德响然臻。
昭其灵贶来缤缤,天子垂拱坐严宸。
戚主继世仁如麟,千秋万岁宜人民。
这首诗节选自《柳待制文集》里的《护国寺碑铭》,作者柳贯。
柳贯,生于公元1270年,卒于公元1342年,字道传,自号乌蜀山人,曾任江山县儒学教谕。至正二年,即公元1342年,他为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在官七月而卒。柳贯为元代著名文学家,于经史、数术、方技、兵刑、律历、释道之书,无不贯通,为当时的“儒林四杰”之一,著有《柳待制文集》二十卷,《字系》两卷,《近思录广辑》三卷、《金石竹帛遗文》十卷。
在这篇《护国寺碑铭》里,开头的第一句话为:“延祐五年岁在戊午,皇姊鲁国大长公主新作护国寺於全宁路之西南。”
元之全宁路,即今之乌丹也,而“皇姊鲁国大长公主”即指祥哥剌吉!
祥哥剌吉又译作桑哥剌吉,元朝公主,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孙女,答剌麻八剌的女儿,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即公元1283年。她的哥哥是元武宗海山,弟弟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大德十一年三月,即公元1307年,祥哥剌吉下嫁弘吉剌部首领琱阿不剌(一作阿不歹、弴不剌)。同年六月,武宗封祥哥剌吉为“皇妹鲁国大长公主”,封驸马琱阿不剌为鲁王。至大三年,即公元1310年,琱阿不剌去世,祥哥剌吉拒绝了“兄终弟及”的时俗,没有再嫁给丈夫的弟弟,而是坚持寡居抚养嫡子阿里嘉室利和女儿卜答失里。
按照传统,元仁宗死后,皇位本应传给武宗的长子和世㻋 ,但却被武宗的次子图帖睦尔抢了先,是为元文宗。元文宗图帖睦尔当上皇帝后,封祥哥剌吉为“皇姑鲁国大长公主”,纳卜答失里为皇后。不久,迫于政治压力,图帖睦尔把皇位让给了哥哥和世㻋 ,即元明宗。再后来,弟弟文宗杀死了哥哥明宗,又坐回了皇位。但不管怎么闹,文宗和明宗都是祥哥剌吉的侄子,甚至是女婿。因此,她多次受到丰厚赏赐,资财雄厚,超过元朝历代公主,还被加封为“皇姑徽文懿福贞寿大长公主”。
至顺三年十月初四,即公元1332年10月23日,卜答失里皇后奉文宗图帖睦尔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明宗和世㻋 次子懿瞵质班在大都大明殿登基。(懿瞵质班在位仅53天即死去,葬于起辇谷,谥曰“冲圣嗣孝皇帝”,庙号“宁宗”。)因为新帝年幼,卜答失里太后临朝称制,成了元王朝的实际统治者,直到顺帝登基。元顺帝叫妥懽帖睦尔,蒙古语意为“铁锅”,明宗长子,宁宗长兄,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
在上述史料中不难看出,从武宗到顺帝时期,祥哥剌吉在元皇室的地位极高。公元1312年,皇庆元年,元仁宗即位时,封祥哥剌吉为“皇姊鲁国大长公主”,其子阿里嘉室利在一年前,即至大四年七月已嗣封为鲁王。阿里嘉室利八岁时袭万户,由祥哥剌吉主持政务。正是在她主政期间,在今天的乌丹镇西的大西大山上修建了护国寺。而这座寺的设计建造者也是全宁人,原名叫只剌瓦弥的理。
只剌瓦弥的理自幼学习畏兀儿文和梵文,长大后能通三藏和多国语言,被鲁王聘为王师,在大永庆寺主管鲁王的宗教事务。大德六年,即公元1302年,只剌瓦弥的理奉旨从帝师受戒于广寒殿,代成宗出家,并被赐名“必兰纳识里”。公元1303年,胆巴帝师去世后,必兰纳识里继任帝师,曾到武当山等地采风。因此,当他接受设计护国寺的任务后,便汲取了武当山紫霄宫、大天乙真庆万寿宫、五龙祠等建筑的特点,设计了护国寺的金殿和其它配殿。这座护国寺的金殿内供奉的是镏金玛哈噶拉等神的塑像,金殿顶是金黄琉璃瓦,青砖墙体加盖绿琉璃瓦墙头,红漆,配以各种汉白玉和叶绿石的雕刻。
“玛噶哈拉”是藏语的称谓,梵文为“摩诃迦罗”,汉语俗称“大黑神”。据佛教经典说,它是大自在天的化身,也有的认为它是大日如来在降服恶魔时所呈现的愤怒像,一般为黑色,有双臂、四臂和六臂等不同形象。玛噶哈拉头戴骷髅冠,手执兵器和人头,腰围虎皮裙或身披白象皮,脚踩仰卧人像,象征降服的恶魔。因此,它也被视为军神或战神,喇嘛教的护法神。
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护国寺建成,成为北方草原地区的皇家佛教圣地。当时,祥哥剌吉还让柳贯写了一篇文章,勒石为记,即《护国寺碑铭》。
这个女人不简单
据说,“祥哥”为藏语“狮子”之意,“剌吉”来自梵语Raja,意为“国王”。
另据史料记载,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七月,祥哥剌吉为作佛事,释放了全宁府重囚二十七人,引起麻烦,致使元仁宗问责于全宁官员,并追回囚犯。由此可见,这位大长公主对佛教的信仰之深了。但是,她并不排斥佛教以外的儒、道二教。比如她除了修建护国寺而外,还在应昌和全宁新建儒学,并于延祐四年(1317年)用“汤沐之资”在全宁修建道观“三皇庙”。泰定年间,祥哥剌吉还多次在大都东岳庙祈祷,并捐助资金,赐匾额“仁圣宫”。
泰定二年,即公元1325年,祥哥剌吉自京师回全宁,道出齐化门(今朝阳门)时,曾以私钱巨万作神寝,并画东岳大帝、帝后与侍从之像。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元文宗图帖睦尔即位后,祥哥剌吉既是皇姑又是皇帝的丈母娘,来到都城,皇后卜答失里亲迎母于齐化门东岳仁圣宫。在东岳仁圣宫,祥哥剌吉拜祭了东岳大帝后又到其神寝之所。文宗遂赐神寝名曰“昭德殿”,岁时内廷出香币致祭。
当时,曲阜孔庙也在鲁王的封地之内,祥哥剌吉还曾遣人以她的名义祭祀孔子,留下了三块碑铭。第一块是至大元年(1308年)的《皇妹大长公主懿旨释典祝文碑》,第二块是同年的《皇妹大长公主祭孔庙碑》,第三块是泰定四年(1327年)的《皇姊大长公主降香碑》。按照惯例,凡祭祀孔子的仪式,祭者必须是社会地位很高的男性官员,从汉高祖刘邦一直到中华民国,蒙古祥哥剌吉公主是惟一的女性祭孔人。她遗留的碑铭,也是山东曲阜孔庙内仅有的妇女祭孔碑。
祥哥剌吉不仅是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性祭孔人,还是中国的第一位女收藏家。
据说,祥哥剌吉对汉文化及书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收藏甚丰且巨,除法书之外,绘画种类亦很多,涉及宗教、山水、花鸟、墨竹、车马人物、鱼虫走兽等等多个方面,至少有61件,以宋人作品居多,画多而书少。元代文学家、侍讲学士袁桷曾专为其撰编《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载于袁桷《清容居士集》卷45)。祥哥剌吉公主的收藏印有两方,一方为“皇姊图书”,另一方为“皇姊珍玩”,被中国文物收藏鉴赏界确定为鉴定珍贵文物的依据之一。
至治三年(1323年)三月,祥哥剌吉在大都天庆寺举行雅集,邀请各族儒臣文士饮酒赋诗、鉴赏书画,成为元代文坛的一大盛事。袁桷在《鲁国大长公主图画记》一文中记录了天庆寺雅集之状况:“至治三年三月甲寅,鲁国大长公主集中书议事执政官、翰林、集贤、成均之在位者,悉会于南城之天庆寺。命秘书监丞李某为之主,其王府之寮寀悉以佐执事。笾豆静嘉,尊斝洁清,酒不强饮,簪佩杂错,水陆毕凑,各执礼尽欢,以承饮赐,而莫敢自恣。酒阑,出图画若干卷,命随其所能俾识于后。礼成,复命能文词者叙其岁月,以昭示来世……”
明宗至顺二年,即公元1331年,皇姑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去世。
在明史中,乌丹镇西的那座大西大山被称作“欢喜岭”,即今翁牛特旗乌丹镇西八公里毛卜沟北峰。现在,还可以看到护国寺的四处遗址:山顶是金殿,坐落于劈开两半儿的峰顶的东南区域,面积约九百平方米;金殿左半山腰是一号寺院,面积约六百多平方米;右半山腰是二号寺院,面积约五百平方米,这两座寺院均在半山腰的一处由人工劈开的平面上。从山顶下来,东行南拐可见山门遗址。山门前有人工垒成的环山石墙三道,每道宽约六至十米。在寺院东道距一号寺院两百米处的道旁还有一口小古井,井上口直径半米,深两米,长年有水,在五、六月份还有覆冰。
在这四处护国寺遗址中,现散落有零星的大青砖瓦,金殿遗址还可见黄绿琉璃瓦、汉白玉等遗物。山上山下可多见辽、金、元、明各瓷片和铜、铁器残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