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之死
崔琰之死,是曹操称魏王之后发生的一件大事,也是曹操屠戮名士又一例证。在陈寿等史家笔下,曹操“性忌”,既爱才,更忌才。“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三国志·魏书·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大意是说,孔融等人都因为和曹操有旧交情,于是就蹬鼻子上脸对曹操不够恭敬,结果被杀,而崔琰被杀最让时人感到冤枉和痛心。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西)人。原本是袁绍的部下,曾经劝说袁绍不要与曹操为敌,袁绍不听。袁绍死后,袁谭、袁尚争着要得到崔琰,崔琰称病不出,结果被投入监狱,因为得到阴夔、陈琳的营救得以幸免。
曹操击败袁绍得到冀州之后,征召崔琰为别驾从事并得意地说:“我昨天审查了一下冀州的户籍,总共有三十万人,可真是个大州啊!”"崔琰则回答说:“现在天下大乱,袁氏兄弟又互相残杀,百姓苦不堪言。您来到这里,也不先问问百姓的生活风俗如何,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反而先问户籍,这可不是冀州的百姓所希望的啊!”这时曹操的宾客门都为崔琰捏一把汗,想不到曹操没有怪罪崔琰,反而向他谢罪。通过这件事,我们也会发现崔琰脾气耿直,敢于直言。
后来,崔琰出任曹丕的老师,看到曹丕田猎不断,为此向曹丕上疏劝谏。曹丕面对崔琰的斥责,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坦然接受,并非常谦卑的写了一封信,保证自己以后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啦。
曹操做了丞相以后,封崔琰为东曹掾,并对他说:“您有伯夷那样的风范,史鱼那样的正直,贪婪的人听到您的名字就会变得清廉,壮士听到您的名字就会更加勇武奋战,您可真称得上是时代的表率了。所以才封您做东曹掾。”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曹操被封为魏公,当时还没有立世子,曹操就让官吏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这是一件大事,所以众官全都密封作答,只有崔琰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同上)当时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众人都以为崔琰必然支持曹植,想不到他居然能够支持曹丕,曹操因此喟然叹息,封崔琰为中尉。崔琰的直率也可见一斑。
给崔琰带来杀身之祸的是杨训上表事件。曹操加封魏王后,曾经被崔琰推荐为官的杨训上表盛称曹操功德。当时有人讥笑杨训为人虚伪,又说崔琰推荐错了人。崔琰阅过杨训的上表后,给杨训写信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同上)崔琰原本是想说那些议论杨训的人不明事理。没想到有人说崔琰这封信是对曹操的不满,曹操听后很生气地说:“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崔琰终不免因言获罪并被曹操赐死。
崔琰是汉末大儒郑玄的门人,在冀州更是士林领袖,可以说是正统的儒家士大夫,心中满是仁义道德,满是君王礼法。在袁绍手下,崔琰会不顾利害而斥责袁绍;在曹操手下,崔琰依然不懂得看人脸色下菜碟。崔琰虽然宦海沉浮几十年,本质依然是个书生。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曹操连“做梦”都杀侍卫,崔琰如此耿介忠贞,早晚都会为“性忌”的曹操所不容,估计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太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