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唐诗解读——李白之《奔亡道中五首》(上)

其一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其二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其三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其四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其五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注:

苏武:西汉时人,汉武帝时奉命出使西域,被匈奴拘留十九年,受各种威逼利诱不屈服,后返回汉朝。

天山:泛指北方崇山峻岭。

田横:战国齐国贵族,秦末与其兄田儋起兵反秦。楚汉战争中被汉军所灭,刘邦称帝后召他入长安,途中自杀。其从属在海岛闻听消息后纷纷自杀。此句形容自己去留无据,被困于战争的处境。

亭伯:汉代人崔骃字亭伯,因其很有才气被汉明帝推荐给窦宪,因看不惯窦宪的骄横跋扈而辞官回家。

李陵:汉武帝时率兵与匈奴打仗,兵败被俘降匈奴。

海色:天将要亮时的天色。

三军却:用鲁仲连故事。鲁仲连为赵国说服魏国出兵与秦国抗衡,解了赵国邯郸之围。

七贵:西汉时七个倚仗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此处泛指权贵。

函谷:古代山关名,在河南灵宝县东北方向。新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是古代从东方入秦的重要关口。

玉关:玉门关。 是古代通向西域的关口。

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南。此处代指边境。是说敌人占领的洛阳如今就像易水一样成为边塞,成为敌我分界线。

申包: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人,吴国打败楚国,破了楚都郢,申包胥到秦国请求援助,秦犹豫不定,申包胥就在秦庭哭了七天,秦哀公于是出兵救秦。

淼淼:水势浩大的样子。

子规:即杜鹃鸟,据说杜鹃的叫声颇似“不如归去”。

解读:

发生在唐代的安史之乱给李唐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在这次大乱之中,无数民众灾难深重,许多诗人也难逃厄运,杜甫曾为叛军所俘,羁留长安一年多,王维被迫接受伪职,乱平后险些被处以极刑。李白的遭遇也很悲惨,动乱初期携妻子夹杂在难民之中,其后又被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只数十日因永王兵败被囚禁流放。这五首诗就是在安史乱中,诗人南逃途中所写,五首诗,或表现混乱初起诗人无所适从,或表现自己不被重用报国无门;或表现国破家残的巨大苦痛,或表现前程迷茫的心态。

第一首是写自己苦闷绝望的心情,诗人化用苏武和田横的故事,借此表现自己心中的忧愁和焦虑。

安史乱起之初,叛军力量强大,到处烧杀掠夺,给中原民众带来极大痛苦,各州县望风瓦解,纷纷陷入敌手,诗人心情惶恐不难理解。苏武在匈奴北方的塞外沙漠啮雪牧羊,田横逃至海岛避难杳无归期,李白化用两人的故事,主要表现自己回归无日,估计将要长期流浪在外的忧愁,末两句主要表达自己这种绝望的心情。

第二首主要表现诗人无所适从,走投无路的苦闷。彼时局势混乱,有的官员像崔骃那样不愿在安禄山手下做事而弃官回乡,有的则投降安禄山。李白每天听到大概就是这些消息,看到的是人们都穿着胡人的衣服以适应安禄山的统治,这种感受就如同当年李陵兵败匈奴之后,被迫“胡服椎结”,改变服制,终生未回中原,这种极度的精神痛苦和终生难消的忧愁与愧疚始终困扰着李陵,现在也给李白带来极大的痛苦。李白只是运用自己手中的笔,将沦陷区的民众的苦难的表现了出来,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与国家命运相连的爱国之情。

第三首诗人则换了一种角度,分析了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皇帝所用非人,自己一身才华却不被重用的遗憾。诗人自比鲁仲连,前两句借用历史上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李白认为自己也有鲁仲连的本事,可以在谈笑间从容退敌。“七贵”原指丁汉时吕、霍、上官、丁、赵、傅、王七姓,这七家都是皇亲国戚,后泛指权贵。“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李白感叹自己虽有奇才良谋,无奈却被皇帝疏远,摈弃江湖之上。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

  • 176​ 唐诗解读——李白之《奔亡道中五首》

    其一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其二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其三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其四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 ...

  • 177 唐诗解读——李白之《奔亡道中五首》

    其一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其二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其三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其四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二)

    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嵽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天霜下严威. 沉叹终永夕,感我涕沾衣. 注: 蟾蜍:古人以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三)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四)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清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五)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冥栖在岩穴. 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苍然五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六)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 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 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 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 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 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 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注: 代.燕:指北 ...

  • 唐诗解读——李白之《古风五十九首》(其七)

    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 扬言碧云里,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注: 太清:指天空. 安期:即安期生,传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