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唐诗解读——杜甫之《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2024-06-15 23:30:01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人海随烟雾。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注:孔巢父:字弱翁,冀州人。早年曾和李白等六人隐居山东徂徕山。谢病:托病弃官。兼呈:时李白正在浙东,诗未念及,故曰“兼呈”。“诗卷”句:巢父“早勤文史”,亦善属文吟诗,有《徂徕集》行世,故曰“诗卷长留天地间”。珊瑚树:珊瑚为热带深海中之腔肠动物,骨骼相连,形如树枝,古人误认为植物,故曰珊瑚树。深山大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此以远处深山大泽的龙蛇,比喻怀才不遇、遁世高蹈的巢父。云车:仙女所乘之车。虚无:谓神仙之境。不是尘俗名利之薮,故曰虚无。征路:所往之路。知其故:指巢父弃官访道之故。苦死留:唐时方言,犹今拼命留。蔡侯:设宴之人。静者:谓体于老庄之旨而得其清静之道者。杜甫凡四用之,皆指不交官府、不慕富贵者流。前除:庭前阶除。惆怅:伤感。唐人宴会多用妓乐,而送巢父归隐却不宜,故只用琴。罢琴,弹琴毕,即将分别,故不免“惆怅”。空中书:指仙人寄来的信。禹穴:有两种说法,一说在今陕西洵阳县东,一说在今浙江绍兴市会稽山。解读:这首诗是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春天在长安时所作,是杜甫现存诗文中最早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记述了宴席的全过程,孔巢父托病弃官司,蔡侯设宴送行,杜甫被邀作陪。孔巢父早年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沔、裴政一起隐居山东徂徕山,号称“竹溪六逸”,孔巢父在长安托病拒绝入仕,决计东游吴越,一位蔡姓友人为他设宴饯行,杜甫利用作诗的机会,托孔巢父到江东后寻找李白并代他致问候之意。“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人海随烟雾。”这两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描写朋友劝阻孔巢父继续留在长安,而孔氏无心功名不停摇头,宁可选择东海的云烟,也不愿享受长安的繁华。“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这两句诗人预想孔巢父从此以后的行迹,要将诗卷长留人间,要去遥远的东海边垂钓珊瑚,一则说明孔氏不恋权贵,一则说明孔氏的诗文具有不朽的文学价值。“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采用比喻的手法,道出孔巢父东游的境界,将孔氏的遁世比喻龙蛇的远处深山大泽,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为春寒料峭时节。“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此句写东游时的幻境犹如蓬莱仙子驾驶云车而来,手指点到了地方便是缥缈的仙境,这正是孔氏要回归的地方。“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惜君只欲苦死留”。“惜君”的“君”指孔氏,表明大家孔氏的一番挽留之情,而“富贵何如草头露”则显示出孔氏的一心向往归隐,不在乎人间虚名。蔡侯这个人名字生平虽不详,但看得出来,也是一个淡泊功名之人,他对孔氏的浍有些期许,于是在清静的夜晚,在自家摆下宴席,所谓“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表现的是惆怅、感伤、宁静、高远、有情。七言歌行有起调、转节、收结三难,尤其以结尾最难,但此诗结尾却见诗人构思功力,所谓“结出送孔呈李之意。置酒者蔡也,惆怅者公也,寄托书道讯者孔也,宾主一齐收拾。”写出了诗人托孔氏带去对李白的问候之语,语言虽短,牵念至深,令人感动。送别本诗本属应酬,但诗人想象力丰富,借题生发,因孔巢父归隐江东,牵连出海上诸多物事,或东海烟波,或春寒野阴,忽而蓬莱织女,忽而大泽龙蛇,色彩斑斓,沈德潜谓之“多缥缈恍惚语。”全诗风格千变万化,意境起伏,虽是一场送别宴席的记录,写出了孔氏寄情于山水林泉中的悠然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的是一种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信念。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赞 (0) 相关推荐 看图识唐诗(560)杜甫·不见 杜甫·不见 不见李生久,已很久没有见到李白了, 佯狂真可哀!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人皆欲杀,世上那班人都要把他杀了, 吾意独怜才.我心里偏怜惜他是个人才. 敏捷诗千首,他文思敏捷早已成诗千首, 飘 ... 解读杜甫《不见》:多年不见,甚是想念,圣与仙的惺惺相惜,尽在杜甫《不见》中 诗圣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享年59岁.湖北襄阳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一生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但官运不济, ... 看图识唐诗(559)杜甫·天末怀李白 杜甫·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凉风飕飕从天边刮起, 君子意如何.不知此时你心境如何. 鸿雁几时到,鸿雁何时捎来你的消息? 江湖秋水多.只恐江湖水涨风浪太多. 文章憎命达,文才超卓似乎排斥命运通达, 魑 ... 159 唐诗解读——杜甫之《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注: 任城:旧县名,唐属兖州鲁郡,今属山东济宁市. 主簿,官名,主管文书簿籍等事.许主簿,生平不 ... 1 唐诗解读——杜甫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上)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 ... 2 唐诗解读——杜甫之《北征》(上)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 ... 2 唐诗解读——杜甫之《北征》(下)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维时遭艰虞,朝野无暇日. 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筚. 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 东胡反未已,臣甫愤 ... 3 唐诗解读——杜甫之《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 ... 4 唐诗解读——杜甫之《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 ... 5 唐诗解读——杜甫之《述怀》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 ... 6 唐诗解读——杜甫之《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上)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 7 唐诗解读——杜甫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