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岚观察】俊杰教授,你还是太乐观了
【经岚观察】16151
俊杰教授,你还是太乐观了
文/李志青
来自杜克大学(昆山分校)的张俊杰教授近期受邀在我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做了一个讲座,题目叫做“雾霾经济学”,演讲非常精彩,其中有一段内容是俊杰教授围绕他在国际环境经济学期刊“环境经济与管理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有关中国环境质量信息准确性的论文做了解释,俊杰教授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2013年之前,数据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和严重,因此做相关的学术研究时要很小心,但他同时断言,2013年之后由于数据是直报上级环保部门的,也就是空气质量监测上是进行垂直管理的,地方没法作假。因此,数据的可靠性就得到很大改善,可以放心使用。
不过,现实很残酷,西安近期暴露出来的地方环保局官员“潜入”监测站为监测仪器戴“口罩”一事表明,空气环境质量数据的可靠性也许并没有俊杰教授所预言的那么乐观。如果这个“口罩”一直是存在的,而且假如在很多地方也都有类似的“口罩”现象,那么从数据本身看,空气质量的确是连续的,没有统计学上的瑕疵,因此也就没有办法通过统计方法来加以甄别(是否如此?),就此而言,当下公布的环境信息质量的确有可能存在“高估”的可能,这对于正确评估当下的空气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以及正确的决策而言都是致命的打击。当然,也正因如此,这一“口罩”事件才令中央动怒,誓言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惩。
不过,问题在于,严惩一两个责任人容易,但要真正找出并正视和解决环境信息质量被高估的原因却并不容易。从地方环境质量信息的披露,到一个企业内部环境信息的披露,都存在两个相互之间有逻辑关系的重要问题。
第一,环境相关的信息有没有被披露;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信息质量,而是披露的整体性,或者叫透明度,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对于环境质量估计的失真,主要还是在于信息披露本身的不合理性。比如,我们要求和强制地方和企业披露的仅仅只是环境信息中的某几个指标,这样一来,对于这些地方和企业而言,环境信息的披露就成为一项“规定动作”,由于没有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匹配,所以,在客观上“激励”地方和企业通过“影响”这几项环境信息指标来提高环境质量或环境努力的程度。而也由于同样的原因,上级政府部门和公众其实也很难对这些环境信息进行甄别,以至于长期的虚假信息披露变成了常态,真实的信息反而是异常值了。因此,在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上,影响环境信息质量的首先是有没有披露足够全面的信息。
第二,环境相关信息的披露质量。从西安的“口罩”事件中,实则可以看出前一段时间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也只有在进行垂管监测获取了相关信息(哪怕这个信息量还不够全面)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对这些信息进行质量上的甄别。除了俊杰教授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甄别之外,我们其实还拥有非常完善和强大的行政监督甄别能力,即在现实的工作中,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的各种不同方式来甄别和判断信息真伪。当然,我们更还有一个动员群众参与监督的可能选择。只有把上述科学研究、行政监督与公众参与等各方面的力量都发挥出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甄别和评估方法,这样,地方环境质量也好,企业环境信息本身也罢,被高估或低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如此,俊杰教授对环境信息准确性的乐观估计才足以成立。
(李志青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