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发民】原创//秋日郊游 ——走进牒吴
秋日郊游 ——走进牒吴
2018年中秋日,先前下了几场小雨的渭南依然是灰蒙蒙阴沉沉的样子。
上午在电脑上爬了几格文字。中午应朋友之约去渭北半日游。
久居城市的我早已厌倦了城市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不讲规则的城市交通,景区公园的人山人海以及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的恶心的一堆堆狗屎……
一听说出城去玩,一下子来了精神,遂携友一行四人出城去了。
出的城去,车子行进在渭阳路上,不由得透过车窗望着窗外的景色,用自己的感官尽最大可能的接受着窗外一切有用的信息。
放眼望去,只见渭蒲桥下一片萧索,荷塘上的荷叶败了,残荷显得是那样的不甘,还在顽强地与秋风抗争着;荷塘岸边的柳树枝条低垂,叶子有点泛黄,少了生机;远处的农田上,破败的玉米杆在秋风的吹拂下无精打采的摇曳着;果园的果树上结着零星的果子,视乎在告诉行人自己曾经的辉煌……
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由自主的窜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一句名言:“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念头一闪,又觉得好笑。萧瑟秋风是有,但这句话用到这里却极为不妥。
在“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旷世奇才毛泽东心目中,“萧瑟秋风”显然指的是革命的力量,“换了人间”指的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旷世伟业。
好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稍作转换即可,心中随机想到一句改动的新词:“萧瑟秋风劲吹来,变了景色。”也没有不妥。
原本是要去葡萄园的。可是,一到下邽镇牒吴村,便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遂决定看个究竟。
牒吴村是一个有着十个村民小组、2500多人口的一个不小的村庄。
过去的牒吴村和其他的村子一样,没什么区别。
自从“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经过区镇两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原来名不见经传的牒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宽敞了,村道整洁了,门面整齐了,厕所拆掉了,“三堆(柴草堆、生活垃圾堆及建筑垃圾堆)”不见了。原来乱七八糟的院墙上也被粉刷一新,画上了美丽的图案。村道上的半圆形穹顶长满了绿色的的藤蔓,犹如到了苏州园林一般,让人好生新奇。
除了这些变化外,牒吴村还修建了集特色餐饮、趣味游乐、生态农业示范开发于一体的关中特色型农耕文化园——“牒吴农耕文化博物馆”。
景区占地168亩,一期占地83亩,目前已建成竣工,并于2017年4月2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
农耕文化园包括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后稷雕像、农作物迷宫及农耕场景泥塑等。同时将农耕工具和3D墙绘创意结合,为景区涂上漂亮震撼的 “妆容”,引得无数游客驻足观赏拍照,一跃成为“网红”村庄。并引进了传统非遗项目“堆锦”、剪纸、草编等特色旅游产品,产品一经亮相就受到广泛好评,无论是设计还是品质均属上乘,游客争相订购。
农耕文化博物馆共分为民俗厅、农耕厅、农史厅三个板块,展陈了新石器时代到上世纪70年代关中农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人类采集鱼猎、部落争斗、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春秋时期铁犁的出现,军事农业历史时期及军事礼仪的历史文化,以至到人民公社、改革开放时期数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巨变,勾勒出厚重而沧桑的关中模样。
博物馆的设置新颖奇特,档次很高,美观耐看。既有图片,又有文字说明,还有实物展示。看到一件件小时候见到的上辈人以至到我们这一代用过的一件件生产生活用品,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到了几十年前,想起了过去艰难而快乐的少年生活场景,想起了我已经过世的受了一辈子恓惶父母,想起了我的兄弟姐妹,想起了我在家乡经历过的一切……
对比40多年前后的变化,真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不能不从心底里发出一种感叹:“啊!40年了,变化真大!”
我为我们祖国40年来的变化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参观结束后,我们一行来到了接待室,遇到正在值班的村主任吴福定、文旅公司工作人员白振奇,就和他们亲切的交谈起来。
他们自豪的告诉我们:“景区二期于2017年7月开始建设,主要以研学教育为主,以农耕体验、生态农业展示、农产品采摘为特色,将研学教育和农业体验深度结合,让学生和游客体验农耕活动与农村生活的趣味;趣味农耕场、体验跟售卖一体化,农家民宿坊展示农业特产、民风习俗、农家餐饮等,满足游客吃、住、玩、购需求,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听了他们的介绍,看着他们自信的表情,热情好客的态度,心里升腾起一种敬畏。敬畏他们的敬业,敬畏他们非常认真的工作态度,敬畏他们对牒吴村美好前程的期待。
临走时,我向他们索要园区的相关资料,讲解员小刘(菲)非常有耐心的给我复印了一套,还给我发了电子版。小姑娘干练的身影,面带微笑的仪容,专业的操作,不厌其烦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在这里,我要说一声:“谢谢你们!”
虽然过去好几天了,但是,这次美好的中秋郊游——走进牒吴村还是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我想: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文旅公司高起点的规划,专业的操作,有这么多优秀的员工以及牒吴村人民的努力奋斗,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美好的具有独特特色的“美丽乡村”——牒吴村,一定会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愿牒吴的明天更美好!
2018年9月26日写于办公室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深谷空幽,原名赵发民,陕西渭南临渭区人。60后文学爱好者,喜欢散步郊游。临渭区作协会员。《汗滴化雨伴笔耕》《渭南文坛》《优文网》等平台特约作者。近年来创作散文、游记、评论、人物特写及小说40余万字,作品散见于《陕西广播电视报》《渭南日报》《渭南经济》《三贤文苑》《汗滴化雨伴笔耕》《渭南文坛》《优文网》等多种平台。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临渭区反邪教合作平台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赞赏账户为平台账户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按作者统计发放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本平台现调整为每周一至周五刊发,周末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