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牢临诊经验丰 是疑难病的克星
基础牢临诊经验丰 是疑难病的克星
安医生多次在不同时间、不同的场合、每对我们反复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的生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连外行人都知道那不叫中医。那叫蒙医。”有句名话,相信大家都知道:有诸内,必有诸形于外。就这样简单的道理。一天内,我们不知道要说多少遍。某些中医教授大师们。嘴里说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实际到了临床早抛之脑后。胡希恕大师说,咳嗽,你用了大量的镇静咳嗽药。最后给把感冒给治忘了。失眠,你用了大量的镇静安眠药养血安神药,总不见效。最后其它中医师一剂大承气汤好了。全忘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的道理。
临床如何有效的治疗疑难病,与中医师本人基本素质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分不开的。也与务实和细致的搜集临床病人的资料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要四诊合参,问诊详细周到艺术。
对于临床如何治疗疑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不妨从侧面进行探讨。下面就发安医生的两例治愈疑难病,用以启发引导大家,利用反推法,以探讨治愈疑难病的精神内涵:
一案 顽固性皮肤病
前几年春季,某公司老板,罗某,男,42岁。找安医生看病,坐下后说:我亚健康,晚上睡觉梦多,睡眠质量差,工作压力大,你是老中医给我号号脉,调理调理。安医生再问,病人没有更多症状描述,反说“脉上不都有吗?!”这小老板就这样说话简、短、要、不重复,不咾叨。
脉之弦弱细,舌质淡苔卜。
安医生提笔边写简短病历,边思考如何开方用药。
有了,提笔开出逍遥散加合欢皮,夜交藤, 五剂 安医生也给这老板添点活,让他自己熬药。
这老板很守时,五天尽头,再复诊,继续原方。
直至十五剂,再守时复诊,回答:“稍有点效果。”考虑再三,易方。小老板却劝说“我这是慢病,中药慢,要有个过程”。 那就继续原方。
朋友看了治病过程,评论说,这医生好当嘛!这叫老板人傻,钱好挣!
就这样连服至四十剂,小老板复诊时伸出大拇指直夸“老医生就是老医生,脉力好!经验丰富,一会我请你!”。
怎么样?果然是医生好当,钱好挣,老板傻吗?
几杯酒下肚,罗老板挽起裤腿,下肢完好,未见有任何异常,说道:我这双下肢顽固皮肤病,挽起裤腿骇人。从本地到省会,再到首都北京,无一次有效;就是天津市教授的药有点效果,最后也不了了之。这几年我早放弃了这病的治疗,真没想到这次安医生把我十几年的顽固皮肤病彻底治愈了,感谢啊!”
那么问题来了:
1.是瞎猫碰见死耗子。
2.还是必然结果。
这位病人从本地治到首都,没有一位大师,有整体观念。就是死死盯住皮肤病,要不是虫子药就是石头药,再就是搜风祛湿药。甚至用到了化学药二丙醇、焦油、氨甲蝶呤、论起病来一套一套的。到了临床就死盯住了那块皮肤病了。那里还再愿多问病人一句话,早把辨证论治抛到脑后了。这样的狭隘思想,完全被西医思想所束缚。完全背离了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怎么能攻克顽固皮肤病呢?只能越治越糟,事与愿违。
二案 三叉神经痛
要大姐,今年67岁,上有公婆,下有儿孙。就诊于2017年6月3日。
主诉:血压高。
现症:血压高至180mmhg.低血压110mmhg.头痛、头晕、头沉,轻恶风、轻恶寒,烦躁,口稍干苦,无汗,口渴,饮不多,头痛在巅顶,眉棱骨,前额。腰以下自感发凉,这夏天,要内套秋裤,尤其腰部如坐水中状。脉浮紧,舌质淡红苔卜。
一般叙述:平时血压在100/70mmhg对本人来说,最为正常。怎奈近四五年来,时常血压上升,当高压升至140时,就要头痛,头沉头晕,有时自服感冒冲剂,和医院嘱服的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复方丹参片,视情况重时多服,再重再多服,可稍缓解些,直至几天或十几天后,血压100./70. 所有的药停服,算告一段落,如此反复循环。 这次血压居高不下,经CT、化验等,报告脑动脉硬化,脑小动脉狭窄,心冠状动脉狭窄。经活血,疏通血管,服降血药,无效,来求诊。
安医生是这样考虑的,大青龙合肾着汤。
石膏30. 麻黄8. 桂枝10. 白芍10 甘草10. 生姜10. 大枣3枚 白术15. 茯苓15. 干姜8. 三剂 水煎服
处方完迟迟未交与患者手中,安医生盯住处方,凝思一刻钟,最终决定将肾着汤,换成一味附子10. 减甘草量。
具体处方:
石膏30. 麻黄8. 桂枝10. 白芍10 甘草6. 生姜10. 大枣3枚 附子10.(不用久煎) 三剂 水煎服
嘱患者,频服如喝茶水,不得大汗,这是夏日,大汗停服,微汗出即可。
结果:仅服第一煎1/3量,就微汗出,诸症减,血压100/70.汗停又服,一连三天。下肢温暖了。腰不凉了!
要大姐上次服完 仿大青龙加附子汤三剂后,头不痛,下肢不再发凉,汗出后全身舒畅,血压100/70 仅过四五天再次求诊:
主诉:血压高。
现症:两侧太阳穴疼,头沉,全身沉重,口苦咽干明显,稍口渴,心悸烦躁、胸胁满闷、气短、眠差梦多,饥不欲食,测得血压150~140mmhg. /100~90mmhg.脉浮弦,舌质淡红尖红,苔卜白。
一般叙述:缘于昨日和公婆怄气,随即头晕心慌气短,胸胁满闷,高血压窜升至150~140mmhg.服用镇静及降血压药效不明显,遂求诊。
考虑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具体方药:
柴胡15.黄芩12. 半夏12. 党参15. 生姜10. 大枣2枚 桂枝10. 茯苓15. 龙骨20. 牡蛎20. 大黄6. 磁石20.
五剂 水煎服
复诊结果:这次服药后不如上次服药血压降的好! 现仍口干苦,口渴,胸闷气短,血压在130~120mmhg./90~80mmhg.之间徘徊。
但以这次服药疗效最最满意!凝视患者,要大姐见安医生不解,顿时笑的浑身乱颤,手舞足蹈起来:我,五六年的三叉神经痛,疼起来如火如电,大、小医院,医生看遍了,虫子、蝎子、天麻、南星、卡马西平……没满意的,早就知道这病治不好了。现在每次看病我都不提三叉神经痛,免的分了医生心。看来这病脉上带出来了,你五剂中药彻底给我治好了!你真行。
最后处方:原方减掉大黄,加梔子15 豆豉20. 遂病愈。
要大姐的胸闷,缘于病人就是这样讲的,为此 病案也就如实记录。直至末诊安医生的继续追问:“我胸闷心慌,”犹豫半天,“我不是胸闷心慌,反正这里不舒服。”
显然这里的胸闷,是“心中懊恼”的变异词,病人不会叙述这专用名词而已。
此要大姐病案,与上面的罗老板病案恰形成了两例“巧”病案的姊妹篇。
罗老板是下肢顽固皮癣巧了,而要大姐是三叉神经痛也巧了。
临床“巧”多了,也就无所谓“巧”了。 但愿我们中医人每天碰到“巧”病案。
若想碰到的多,并不难,只要我们临床中医,临诊病人,基础理论扎实,经验丰富,又脑中时刻装上“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那么“巧”就会源源不断,那么以后临床中见“巧”也就无怪乎巧了!
三案 白癜风
安医生有一位上医校的同学同班挚友,人称王局长。极其聪明伶利,又有过目不忘之能。酷爱中医。当年下乡时仗着自己脑袋的聪明,公社搞过财政预算。医校毕业后分配到乡卫生院临诊一线工作,兼院会计。仅工作两年被破格提拔为某地财政局局长。琴、棋、书、画、酒无所不能。二百多首汤头歌决。嘴皮不停,一口气背完。闲暇之时,为同事亲友家属看病,百治百效。无一不让人佩服投地。别人说王局长对中医有悟性。安医生却说王局长对中医下过苦功夫。虽然他只在睡前钻研一会儿中医,犹如别人打电子游戏,是这苦功夫变成了乐趣,苦变甜而已。谈起中医历史。犹如眼前放着一本中医历史书。娓娓道来,入画入境。对阴阳术数研究极深,却极力的反对八卦中医,认为它不靠谱不落地不接地气。每当亲友的疑难病拿到现服方药找他给看病时总会说,又遭遇到了“八卦中医”。当谈到三叉神经痛和顽固型的皮肤病的巧案时。只淡淡的说。这就叫“有诸内必形诸外。”“我老母亲晚年得了白癜风。什么白癜风补骨脂素,黑色素络氨酸,那也叫中医?”“我根据老母亲的现有病况。只是调理脾胃开胃祛湿。仅仅三四个月就彻底治愈了白癜风。”
安医生细讲仲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