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努尔哈赤自知活不了太久了
1626年,努尔哈赤自知活不了太久了,望着小31岁的娇妻和虎视眈眈的儿子们,他忍不住老泪纵横,留下了一道奇怪的遗嘱。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亲带10万大军发兵宁远,结果被袁崇焕的3万兵马打败。
努尔哈赤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像这次败的那么惨,巨大的精神挫败和常年征战带来的病痛一并复发,努尔哈赤很快病倒了。
勉强支撑到8月,努尔哈赤明白自己的大限就快到了。
他紧紧拉着阿巴亥的手,艰难的挤出几个字:回盛京!他要在那里宣布自己的遗命。
可车架刚走到瑷鸡堡,努尔哈赤就撒手人寰。
得到老汗王去世的消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急速赶来,齐齐将焦点对准了阿巴亥,大家都想知道,老汗王最后把汗位传给谁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身居后宫的柔弱妇人对着一群身经百战的皇亲贵胄,阿巴亥的底气是不足的、政治手段是比不上的。
在大家的步步紧逼下,阿巴亥咬牙说出了努尔哈赤的遗言:将汗位传给十四子多尔衮,由代善辅政,多尔衮成年后,代善归政。
此话一出,阿巴亥的命运就握在别人手里了。
她天真地以为,凭着这句遗言,就可以让年仅15岁的儿子多尔衮登上汗位,让四大贝勒俯首称臣。
她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高估了四大贝勒对老汗王的恭顺。
不久,四大贝勒就以“仅大妃一人之言,遗命不足信”为由,不仅集体选择无视这条遗嘱,而且篡改了其中的内容:命阿巴亥殉葬!
《宁古塔志》记载:“男子死,必有一妾殉,当殉者必有主前定之,不容辞,不容僭也。当殉不哭,艳装而坐炕上,主妇率皆下拜而享之。及时,以弓弦扣环而殒之。倘不肯殉,则群起而扼之死矣。”
满族有殉葬的传统,但一般殉葬的人是妾室或没有子女的正妻。
阿巴亥身为大妃、且有三个儿子,按说怎么也轮不到她殉葬,可如果她不死,就会成为四大贝勒争夺汗位的巨大障碍。
于是,年仅36岁的阿巴亥,还没有弄明白政治的险恶,就带着无尽的遗憾,被逼殉葬了,当时,她的小儿子多铎才13岁。
@历史智识 活跃在政治中心,没有脑子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恰好,阿巴亥才艺俱佳,就是没有脑子。
1、不自知:努尔哈赤还健在时,就着急为自己想后路,忙不迭地与大贝勒代善交好、甚至常常夜半出宫,结果被人告密,被努尔哈赤冷落了一年;
2:不知人:眼见努尔哈赤病危,不劝老汗王早下决心,当众宣布遗嘱哪怕留下个诏书也行,结果,用自己的空口白牙和四大贝勒的厉兵秣马去争,不失败还见鬼了;
3:不知形势: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失去了仰赖的政治资本,在不知敌我的情况下,就该守口如瓶、伺机而动,可她经不住忽悠,一下就亮出了底牌,结果反受其害。
面对同样的情况,皇太极的庄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就聪明的多。
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之后,满洲内部风起云涌,都在暗中集聚势力、争夺皇位。
布木布泰先分析局势,认为豪格和多尔衮是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她一面拉拢豪格和多尔衮,一面请大贝勒代善和济尔哈朗出面斡旋,最终将自己的亲生儿子福临推上了帝位。
阿巴亥丢了性命不说,更被皇太极及后世子孙厌弃,不仅被逐出太庙,而且被取消了一切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