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声“妈••••••”“爸••••••”
我一直这样认为:中国人是含蓄的,甚至内敛的,特别是在感情的表达上,更特别是在对父母感情的表达上。所以,我们习惯了默默地为父母做点什么,却很少用言语来表达。然而,一位40多岁的大哥的一声声“妈······”却让我改变了看法。
对面二层楼住着一户,大哥已经40多岁了,在网通上班,是一个小领导。平时的接触感觉不太善言辞,平时见面都是温暖的笑容加上普通的问候,从来没有多余的语言。所以,感觉他不是一个很细心或者感情外露的人。他的老母亲应该有70岁吧,很勤快、很爱说的干净老太太,把自家的院子侍弄的干净整洁!偶尔和大家聊天,也常说起儿子的不善言辞。
那两次,都是看到大哥骑着电动车悠悠然的下班,不紧不慢的样子。到了家门口,下车,用前车轱辘顶着小院的大门,然后就是很急切的呼唤:“妈!妈!”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蓦地,我心底一动:呼唤中带着急切,带着温暖,甚至带着撒娇的成分,就如同刚上小学的孩子放学了飞奔回家敲打大门喊着母亲一样!约五六秒钟,就听见踢踏的脚步声和拉开门栓的声音,大门打开,紧随着的是一声“诶!”,伴随的是老母亲的慈祥的面庞。然后就是儿子先推车进院子,母亲对门口扫视一眼,慢悠悠的关门,院墙外只听到儿子问母亲:“你干啥呢?”“没干啥,浇花着!”或者“择菜呢!”,飘渺而又真实,温馨而又从容。
其实,这个场景很普通,但是两次的无意碰到,都让我感动不已。也总是不由得想起一篇文章:儿子和父母一家住在城东,一家住在城西,相隔10公里。为了每天知道父母平安,也为了让父母放心,每天早上5:00儿子都是骑车10公里从城西到城东,骑到父母窗前时候6:00左右,喊一声“爸,妈!”父母在屋子里回答一声“诶!”,听到互相的呼唤和问答,儿子就放心的骑车返回。一直坚持了10多年。忽然有一天,儿子头一天晚上应酬醉酒了,第二天早上5:00的时候醒来,却是头痛欲裂,于是那天就对自己说:睡个懒觉吧!不骑车去看爸妈了!反正也没啥事。儿子翻了个身,继续睡个回笼觉。睡得正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他,摸索着拿起闹钟,一看已是7:30。“是谁这么土匪一样敲门?大早起的,也不让人睡个好觉!”儿子嘟囔着起床开门,却看见年迈的父母带着手套、围巾和一股冷气站在门口,没等儿子开后,父母争相恐后的问:“你怎么了?儿子?”“看你没骑车到我们那里,急死我和你妈了!好,好,没事就好!”儿子的眼泪涌了上来,不善表达的他忍不住一下子把父母拥进自己的怀里。
写到这里,心里有一股暖流在荡漾。中国的传统,40岁的男人是轻易不会用肢体语言或者动作语言表达什么的,对父母的爱只是如同手指尖溜走的日子一样,如同厨房里飘荡的油烟一样,只是在柴米油盐中表达。可是,现实中的这位大哥,小小说中的那位大哥,却用这一声:“妈······”“爸······”表达了对父母无尽的爱。
向你们致敬!可爱的大哥们,可敬的父母们!不是儿女不善表达,我们是在用唯一现在还可以用的儿时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对您们的深深地爱!所以,尽管简洁,尽管只是一声“爸……”“妈……”却是儿女们对您们深深的依恋,如同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