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阿奇霉素 3 天后,患者聋了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中唯一的一个 15 元环抗生素。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得其不但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且还具有半衰期长、在体内分布广泛、一日仅需一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来源:用药助手-合理用药「阿奇霉素」
不过随着阿奇霉素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不良反应也不断被报道。
患儿男,11 岁,因支气管肺炎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 静脉滴注、1 次/d,每次滴注 3 h)和注射用头孢替安(1.0 g 静脉滴注、3 次/d)抗感染。
用药前患儿未诉听力异常。第 1、2 次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约 2 h 患者出现耳鸣,分别持续约 2、3 h 后消失,第 2 次用药后出现听力下降(纯音测听示右、左耳平均听阈分别为43、47 dB),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
第 3 次静脉滴注阿奇霉素 1 h 后患者出现耳鸣且持续存在,听力进一步下降(右、左耳平均听阈分别为 51 和 60 dB)。
停用阿奇霉素,继续使用头孢替安,给予银杏叶提取物片口服(1 片、2 次/d)。停用阿奇霉素第 2 天,患儿耳鸣好转;第 5 天,耳鸣消失,听力好转(右、左耳平均听阈分别为 42、49 dB);第 40 天,听力进一步好转(右、左耳平均听阈分别为32、36 dB)。
本例患儿感音神经性耳聋起病快速,72 h 内双耳发生主观感受得到的听力障碍,符合突发性聋的诊断标准,考虑其突发性聋为阿奇霉素所致。
患者,女,41 岁,汉族,以发热 1 周为主诉入院。患者自述无明显诱因,于 1 周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 39.7℃,伴寒战、咳嗽、咳痰。咳嗽频繁,痰多,黄色粘痰,胸痛,全身肌肉酸痛。
4d 前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出现咽痛、声嘶的症状,查胸片示左上肺索条影。血常规示:WBC 9.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0%,给予头孢曲松、喜炎平等治疗后仍发热(约 38.0℃),为系统治疗入我院重症医学科。
入院诊断:肺部感染。
入院时患者体温 38.7℃,WBC 10.4410^9/L,N% 94.3。肺部 CT 示:左肺上叶见片状实变影,左肺上叶及下叶背段多发斑片影,考虑炎性病变,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抗感染治疗,注射用氨溴索化痰,注射用多索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氯雷他定片、孟鲁斯特钠片减轻气道高反应等治疗。
治疗 4 d 后,咳嗽咳痰症状较前减轻,但患者仍发热,体温波动在 38℃ 左右,转入呼吸科继续治疗。
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目前抗感染治疗情况以及我国 2006 年 CAP 诊治指南,建议延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并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 0.5 g qd 覆盖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非典型病原菌治疗。
转入呼吸科第 2 天,仍有发热,以午后明显,体温波动在 38℃ 左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第 3 天,患者一般情况可,偶有发热,体温波动在 37.5℃ 左右,夜间咳嗽咳痰,为黄色粘痰,痰量少,患者诉有耳鸣、耳闷等不适症状,医生考虑可能与感染波及耳咽管有关。
第 4 天,患者一般情况可,无发热,体温 36.4℃,仍有咳嗽咳痰,痰量少,WBC 9.1610^9/L,N% 78.3,PCT 0.06ng/L,抗感染治疗有效,但患者仍有耳鸣、耳闷等不适症状,并出现听力下降,行声阻抗及纯音测定:双耳耳聋。
临床药师会诊,认为患者感染好转,但耳部的症状逐渐加重,考虑由用药引起,建议停用可能导致患者听力损害的阿奇霉素,排除药物因素的影响;同时行维生素 B1 注射液、维生素 B12 注射液营养神经,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包括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等。5 d 后,重新行声阻抗及纯音测定:听力正常。
复查肺部 CT:炎性病变较前明显吸收,体温正常(36.6℃),无咳嗽咳痰,好转出院,并嘱患者在今后的抗感染治疗中,避免使用易导致耳聋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