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到底哪个效果好—指标说了算(有声版)
前面说了那么多降压药,还有分类,真是搞不懂,怎么会有这么多降压药。不过也可以不要搞懂,只要搞懂哪个好就行了。可惜,不是你想的这样的,适合你的才是真的好。
前面讲到过按年龄分成二大类首选原则,这是科学依据加经验,但最终还是要应用科学的证据来验证这个药降的到底好不好。今天,就来讲讲这个证据。
第一条是血压达标。高血压所带的危害主要还是来自于血压升高,所以尽量达到130/80mmHg以下,有些特殊疾病要降到125/75mmHg以下。
第二条是血压平滑指数。当血压达标后,我们要关注的是血压平滑指数。近年发现一个比较新的,重复性较好的,评价降压疗效均衡性的指标,即平滑指数(SI)。动态血压曲线平滑指数指降压药物治疗后24小时每小时血压下降的均值与其标准偏差的比值。
SI越高,药物24小时降压效果越大越均衡。它还可以反应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的平稳程度,大量研究已证明高血压患者血压平稳程度与靶器官损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SI值过低,药物的降压作用就不够平稳,血管内膜易于受损。 就像以前的短效硝苯地平,降压效果很好,来的快,去的也快,造成的结果就是平滑指数过低,心血管事件反而增加了。
下面是某药物的平滑指数。
还有一项指标叫谷峰比,又叫降压谷峰比(T/P比率),原理在这里不多讲,想让大家知道的是,一个降压药物的谷峰比好,至少大于50%,那么这个药就可以做到一天一次,长效降压。
因为我所理解的降压,不光是药物的特性,更主要的还是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投药时间差异,从而给高血压病人带来更好的指标,更好的获益。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病人的血压特点,选择不同的药物,改变服药时间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最终目标是24小时内的血压都能稳定于目标范围内,这样可以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的变化,进而避免很大一部分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
既然大家对降压药物的一小部分指标有所了解,下一讲我们会讲到不同的高血压形式,并附不同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