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起毛笔之前,贾平凹只是当代文坛的一位重量级作家,散文、小说均有大量拥趸,而当他开始提笔写字画画之后,便又多了一个头衔“书画家”。
“……贾平凹的字,用笔不讲究,但格调还不错,追求一种拙味,一些好的作品字里行间颇有禅意。”
当然,这个评语是颇为含蓄的,“不讲究”就是用笔的技法不过关。
不过,贾平凹的字确实有“奇趣”,那是一种有别于专业书法人士长年累月苦练技法的文艺气息。
记得哪位前辈书家讲过,大意是,好的书法一方面是有个性、有自己面目,另一方面是有渊源、功夫过硬。
照这个标准衡量,贾平凹的字只能在中间位置摇摆,因为个性是有了,功夫还远不到。如果只求个性,而不讲渊源,那么人人都能成书法家,衡量书法水平高低的标准也就不存在了。
好了,啰嗦完贾平凹的字,我们再来聊聊近期网络炸裂的贾浅浅硕士论文。
贾浅浅,1979年生,贾平凹之女,西北大学汉语言本科、陕西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西北大学现代文学在读博士,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陕西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
原本,贾浅浅突然火起来是因为她的“屎诗”,跟我们搞书法的没啥关系,可火着火着又转向了书坛……
第一,贾浅浅究竟是研究啥的?又是诗人,又是当代文学,现在又冒出个书画理论,真是“全才”。第二,书艺君的母校陕师大是人文传统颇浓的部属重点高校,至今仍保留着用毛笔手写新生录取通知书的优良传统,拥有卫俊秀、霍松林、曹伯庸等一众功底深厚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所以,这件事不禁令人感叹:母校手写录取通知书博来的一世英名,恐怕要毁于贾氏父女了……第三,想起那篇作文《我的区长父亲》,获得全区中小学作文比赛一等奖。第四,“浅浅”在我的语言世界里本来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而此时此刻我却难以读起这个名字。当然,以上都是玩笑。我们严肃点讲,闺女研究父亲的书法可以吗?如果可以,那么吹捧父亲的书法可以吗?如果也可以,那么一个学术人员研究吹捧不算多高水平的书法可以吗?我们要想想这三个问题。如果把名人的标签去掉,把父亲的亲缘关系去掉,这篇硕士论文还有多大含金量?
看了这个评价,让人难以淡定。
今年1月28日,文学自由谈发布该刊物2021年第1期文章《唐小林: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唐小林文章标题这句话,如果把主语换成贾平凹,把诗坛改为书坛,是不是也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