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烦恼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资料图)

文:澄海

要研究禅宗,要想明心见性,《金刚经》与《六祖法宝坛经》非详细精读不可。你说要明白见性、要开悟,那就必须依据这两部经典来印证,你偏要以密宗的论典来说禅,这是南辕北辙啊!

没有错,你想对禅道有基本的认识,那就建议从《楞伽经》、《大乘起信论》开始,渐及《维摩诘经》、《圆觉经》、《法华经》及《楞严经》,然后再涉祖师语录、灯录。

如果要求简约,建议你把耕云老师的《安祥集》配合《六祖法宝坛经》合并详读,就可以读出真味,这是千载难逢的机缘,真实不虚的实证经验。

禅门是行门,不是解门。知得的要化为行动,阳明先生从此悟入,才有“知行合一”的创见。从实践中体会正见,从正见中深刻正受。

《坛经》的每句话,精读后化为行为,行为的验证可以加深正受,没有正受的慧解脱,是义理的文字禅,不是剔起便行的六祖禅,这个分际很重要。

“烦恼即菩提”这句最常被人引用,但识得真趣的很少。一般人习惯于文字的慧解,以为碰到烦恼,只要提起智慧来解决,解决了烦恼就是智慧,就是菩提。解决不了呢?反正烦恼与智慧不二,就放下吧!坊间就是这个味道,碰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了没有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就放下它,等以后再解决,不然就忘记它。

这是理性的“烦恼即菩提”,客观而冷静的面对问题,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公认解决问题之好方法。这样养成健康的心态,建立的理智让人生通畅。

以下是一位禅师的见解:

烦恼即菩提;此句出自《六祖坛经》……六祖惠能将这句话做了衍申:“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大意是:前念如果执着境界,对所面临的环境产生好或坏、有或无等等反应,那就是烦恼;如果念头一转,下一念离开前所产生的种种分别、执着、计较,这就是智慧。(《公案一百》)

这段话是标准的世法,不背常情、常理的话,人人听得懂;但是佛法虽然不离世法,却有“向上一路”要提升的;这些见解毕竟不是六祖的真义。

我们现在把前念、后念改为一念,那么六祖那段话就变成:“一念着境即烦恼,一念离境即菩提”,就更清楚的说明这位禅师的批注,他把前念、后念解释做一念了。如果我们再衍申:“念念着境即烦恼,念念离境即菩提”,破绽就出现了。我们日常生活念念不停,稍不注意,或心力稍微不振,就不断的陷在烦恼与菩提挣扎之中不能自拔了。

他知道这样的解释不完满,所以他又补充:

乍听之下,似乎离开烦恼就可得到菩提;其实,烦恼和菩提并无不同。这些都是心的作用。如果心中有计较的念头,那就是烦恼;如果心中没有计较的念头,但仍然活动,照样起作用,这就是菩提。(《公案一百》)

这是标准的唯心论,是心理学、哲学的范畴,如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非常可怕的结果。他在这句的后面,说出的话是非常可怕的:

有智慧的人,随时随地过得轻松自在;有智慧的人,即使强敌当前也不会感到恐惧。有力量战斗就勇往直前,如果被逼到死路,不战也得死,此时智者既不会恐惧,也不会烦恼。因为,既然非死不可的时候到了,恐惧也没有用。这里有两个重点:第一,世界上没有一不得了的事;第二,世界上没有非我不可、非你不可的事。(《公案一百》)

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结论啊!二十世纪的殷鉴不远啊!希特勒德意志人最优秀说、日本大和意识优越论、宗教的基本教义派……哪一个不是这种强烈的唯心论,不容别人的意识型态所引起的浩劫?

他严重的曲解了六祖的智慧!

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资料图)

烦恼即菩提不是这么解释的。

没有错,“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是“烦恼即菩提”的最佳注释。问题是:大家把前念、后念解释错了,大家把前念、后念解释为一念或念念。于是有些人发现这点,便解释为:“后念忽然悟得离境之心时,即是证得菩提”,这个解释是比较恰当的解释,也合乎理趣,但绝非六祖前念后念的本意。

“烦恼即菩提”出自《坛经·般若品》: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是大前提,标示总论:人人都有佛性、觉性,都可成佛。后面两句:“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则是用来说明大前提的。

《坛经》的“前念、后念”,不能依一般文字解释。《定慧品》有这样的提示:“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一个禅行者当然本于一行三昧与一相三昧中,才能“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以无住本而为无念行。

如果没有般若智行,说烦恼即菩提,是二乘见解。

《护法品》薛简问六祖:“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六祖下了个解答:

烦恼即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常住不迁,名之曰道。(《坛经·护法品》)

诸位啊!六祖所说的不二是实性,是菩提、自性。一般人都忽略掉了。难怪,这位禅师在《默照》一书,妄自曲解了洞山大师的偏正了:

洞曹宗以偏正二字形容烦恼即菩提,二者相即不相离。由于修证工夫有深浅,而以偏正二字组成五位:(一)见性名为正中偏;(二)烦恼薄名为偏中正;(三)烦恼伏名为正中来;(四)烦恼断名为兼中至;(五)烦恼即菩提名为兼中到。(页65-66)

看过这种解释,不能不令人摇头叹息。洞山的偏正回互是理事两般的运用,强调学人如何于保任、管带不落于就理入事、舍事入理,一片婆心。(见文末批注)用来接机,开导学人的方法,设想周到,处处慈悲,让洞曹宗血脉长流。如果像这位法师这样解释,早就断送洞曹宗了。

前念后念如何解读呢?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坛经·机缘品》)

先师关注弟子误解经意,特别在《观潮随笔·剎那》提示:

六祖大师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你道前念、后念是同是别?若还囫囵吞下,轻忽带过,未免辜负深恩。能谛信“即心即佛”,便知前念后念,总归无念,本不生,何有灭;既不灭,何由生?唯“无生”非是沉空守寂,“不灭”非是想念恒持,而是“剎那无有生相,剎那无有灭相”的本心原貌。

《坛经》随着禅子的心态而领悟境界不同,只有即知即行,即行即知,正见与正受相激相荡,才会有“真味”,而得“真趣”,臻于“真机”。“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闭门造车恐不合轨辙!

【附注】洞山良价的《五位君臣颂》见于《指月录·卷十六》: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兼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他的弟子曹山本寂说:“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象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续说:“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见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再注:“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着重在保任,时时避免顽空,偏于理或事,自我检点,免犯稼穑,似与烦恼即菩提之旨趣无关。

选自澄海先生《身去身来本三昧》,腾讯佛学整理发布。

(0)

相关推荐

  • 一七、洞山的普利禪寺

    一七.洞山的普利禪寺 十月九日,星期三.天晴. 昨天晚上住進南昌市的凱萊大酒店,已經很晚了,晚餐和沐浴更衣之後,已是晚上十一時.今天早上五時三十分起床,六時早餐,七時登上中型巴士,向宜豐縣出發.本來預 ...

  • 善财童子的故事1.18

    [导读]上次在妙光城大光王那里,善财学会了大慈,这一次在安住城,他又会获得什么样的智慧呢?为什么一个童女能够叫做"不动"?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路向前,善财童子到达了安住城,到处去 ...

  • 第三十三祖惠能和尚 烦恼即是菩提

    第三十三祖惠能和尚,即唐土六祖,俗姓卢,新州人也. 至仪凤元年正月八日,南海县制旨寺过印宗,印宗出寺迎接归寺里安下,印宗是讲经论僧也. 有一日正讲经,风雨猛动,见其幡动,法师问众:"风动也? ...

  • 洞上古辙(选)

    洞山五位颂注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正中偏.就初悟此理时立.理.是正.悟.是偏.三更初夜.黑而不明.表理也.然以月明前显其黑.是黑显时.中便有明.亦犹理必由悟而显. ...

  • 正解汉字 第三十课 忠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忠心的"忠"字. 忠zhōng形声.从心,中声.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六课 仁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仁"字. 仁rén会意,从人,从二. 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无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五课 务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务"字. 务wù形声,从力,敄(wù)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四课 孝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孝"字. 孝xiào形声,上半部分是"老"的省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七课 吾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吾"字. 吾wú形声,从口,五声.金文"吾"由 ...

  • 甲功检验报告解读版本太多,这篇才是正解!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被誉为"颈上蝴蝶",却又常常被人忽视的器官. 不论是甲状腺疾病或是甲状腺手术后,抽血查甲状腺功能是不可缺少.但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实在太多,而且不少病友发现化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八课 省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省"字. 省xǐng从眉,从屮(chè).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三课 以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以"字. 以yǐ象形兼会意.以(㠯 yǐ )与"巳&qu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二课 无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无"字. 现在我们用的"无"字有两个来源.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