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泉汪村建设非遗基地?我看大仲村镇可以打造手作小镇 文 |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 编辑 | 刀笔吏隶 来源:微信公众号“沂蒙那些人和事儿”(ID:fanshidoudeizh
原创:在泉汪村建设非遗基地?我看大仲村镇可以打造手作小镇
来源:微信公众号“沂蒙那些人和事儿”(ID:fanshidoudeizhixiao)
(说明:配图比较麻烦,大量相关图片附在文后,可以阅后查看)
一路上,泉汪村李书记跟我讲述了打造非遗文化村的设想。
虽然泉汪没有什么非遗,但是可以把仲村和全县甚至临沂的非遗都聚集到这里
,打造众创空间和电商产业园,发展直播带货、亲子研学、网红打卡地等项目
。
这个想法真不错!我们鲁南苏北现在缺一个这样的场地。
泉汪村环境优美,靠近大宗山朗公寺;如果有朝一日湖北路打通,正好能穿过
该村,交通优势也很明显。
从人文上讲,大仲村镇也有很多民间手工艺。除了索村的泥陶工艺、小吴宅的
蓝印花布工艺,还有沂沟村的地瓜粉条制作、河东村的徐记豆腐干制作(我同
学的父亲做的,前些年还送过我两箱)、城子的咸鸭蛋制作、兰凤窝的丰水梨
制作以及寨子的升官发财木艺……对了,还有利民超市南边的麸子酱,已经成
为网红产品。
当然,最出名的当属朗公寺地锅鸡的制作,麻辣香!但是还没有做成统一品牌
。大宗山西麓有个小伙子号称“地锅李”,据说为研究地锅鸡和八大碗做法,
每年吃掉上千只小公鸡,现在在马山村开了个“十里八村农家院”,研制一道
菜叫“龟驮凤凰心想事成”(其实就是小鸡炖王八),一度爆红网络。
十里八村,菜有特色,但是店名没有特色。我觉得“劈材院”“当天井”“小
笨鸡”“笨死了”“小鸡快跑”这些店的名字还不错。
唉,真是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离开临沂!凤凰城对不起鸡!
另外,庙疃还有做“远子”的(一种用麻苘或者柳条子编制的半圆形提篮),
小时候我还见我爷爷做过。一般做“远子”的都会挖一个地窖(土话叫“地屋
子”),上面盖上草毡,冬暖夏凉,还能保持制作材料的湿度,有利于塑形。
现在做这个的不多了,地屋子更是见不到了。
林官庄还有织席子的,即用高粱杆开成“米劈子”,编织成大小不一的席子,
图案和花色上能够有变化。有的是用来铺在床上,有的是圈起来存放东西,还
有的当做结婚用的红地毯。在我的记忆中,还有父母用石碾(土话叫“路追”
)压“米劈子”场景,那时候我小,还学不会这门手艺,等到大了,父母又不
做这个了。不知道现在的林官庄还有做这个的吗?反正当年很多,我有三门亲
戚在这个村,分别姓林、朱、张,住在村东、村南、村北,但是都做这个,足
见盛况。
泉汪村以北的矿坑镇,还有石雕、木雕和梆子戏,干果、坚果、水果种植和采
摘也比较发达,都能利用起来;这里的烟叶和艾草种植更是别处少见,烤烟和
赶艾也是一门手工艺。
基于以上资源,可以考虑将泉汪村整体搬迁,统一规划古色古香的庭院,以“
传统手工艺”和“传统美食”作为主题符号,顺带打造民宿、农耕农事体验和
亲子研学等项目,推动乡村旅游振兴。
李书记能够这样的构想和远见,实在可贵。但是凭一腔热血无法完成这样的浩
大工程,还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还需要商业资本进行运作,更需要有
识之士提供意见建议和各种帮助。
今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文化的振兴,省十四五规划也在传统文化发掘
传承方面有所侧重,我们应该乘着这股东风顺势而为。兰陵需要智造小镇,也
需要“手作小镇”,一南一北呼应岂不更好?希望李书记的设想能够早日实现
!
我一直建议将湖北路和229省道连接起来。229省道贯穿了费县和兰陵县矿坑镇
、大仲村镇、苍山街道、县城等,泉汪村和索村都是紧靠229省道。
市里提出三步走,要把临沂打造成长三角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后花园、专业
转移基地”。其实市里也可以把罗西(现在是高新区以西,即大仲村镇、矿坑
镇这一片)打造成主城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后花园、专业转移基地,而打通
湖北路至229省道是首要步骤。
一旦道路通了,沂河和东迦河就能东西贯穿,必将实现兰陵北部乡镇的资源和
主城区的共享,推动兰陵北部山区的发展,也为主城区发展拉开框架,为内部
循环创造更大的空间。这里还可以穿山而过,打造山体隧道,和三河口的河底
隧道形成呼应。
风景秀丽的大仲村,八万多人民,需要这样一条路……
(本文作者信息: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字不凡,號巨隐、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難經世何濟用?尤嗜紫砂、盆景、奇石、硯臺(石見吉室)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微信公眾號“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文章结束了
记得帮忙点最下方的赞和在看哦!分享也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