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5811-老照片 | 1938年德国党卫军西藏江孜见闻录

1938年德国党卫军派出了舍费尔博士领导的考察团对西藏进行考察,有人说他们是为了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亚特兰蒂斯神族存在的证据,也有人说是为了寻找能改变时间的“地球轴心”沙姆巴拉洞穴。但实际上本次考察是带有强烈政治目的的,德国与西藏进行接触并进行政治合作才是最大的目的。

此次西藏考察队共由5名成员组成,除舍费尔和贝格尔外,还包括地质物理学和地磁学家卡尔·维奈特(Karl Wienert)、昆虫学家兼摄影师恩斯特·克劳泽(Ernst Krause)、地理学家和技术负责人艾德蒙特·盖尔(Edmund Geer)。

本次考察除了考察西藏的内部状况和真正政治形势外,还大量收集西藏的各种数据、信息、标本和实物外,考察团队员也用相机记录下了西藏的社会民风、寺庙建筑、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等相关的信息。

以下为考察团在西藏江孜地区拍摄的照片及说明,请大家欣赏。

西藏江孜,考察团在行军途中休息。

江孜的乡村。

江孜的寺庙。

江孜一寺院的一部分。

江孜的寺庙建筑。

江孜的寺庙建筑。

江孜的寺庙建筑和喇嘛。

江孜的寺庙建筑。

江孜民俗节(夏季节)上的帐篷。

江孜,砾岩露台。

江孜,砾岩露台。

江孜,毁坏城墙的景象。

江孜地区区部远眺。

江孜的鬼墙

江孜的鬼墙

江孜的房屋。

江孜的房屋。

江孜,城市局部景观。

江孜的堡垒。

江孜的堡垒。

江孜的堡垒。

江孜的寺庙

马帮沿途看到的景观

江孜的马帮。

江孜男子。

江孜路遇的行人。

江孜,Dzongpen先生和夫人。

江孜景色宜人。

江孜,戴胜的鸟巢。戴胜(学名:Upupa epops)又名胡哱哱、花蒲扇、山和尚、鸡冠鸟、臭姑鸪、咕咕翅。头顶花冠似折扇,嘴极为细长、向下弯曲。

江孜, 一只被抓获的戴胜。

江孜, 一只被抓获的戴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