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4)

本篇要目:

*******************************

1641.光明戏院

1934年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

1642.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1942~1945年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

1643.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1945~1946年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

1644.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

1948年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

1645.山西铭贤学校旧址

清至民国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1646.山西大学堂旧址

1904年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

1647.太原天主堂

1905年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1648.阎家大院

民国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

1649.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1924年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

1650.孔家大院

1925年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

1641.光明戏院


光明戏院,又名“和平剧场”,俗称老戏院子,位于市瀛州镇十一街。始建于1934年,仿天津“大舞台”形式建筑,具有中西结合的建筑特点,该院座北朝南,南北长48.4m,东西宽25m,占地1150m2,落成后,先后有戏曲界名门派名剧种的名流到此登台献艺。


1945年,河间解放后,冀中行署,冀中军区机关设在河间,一些重要会议也在光明戏院召开。1947年11月2日晚朱德总司令来冀中视察时在此观看了中央旧剧实验院的演出。


光明戏院自建成至1958年一直是河间唯一的一座较大、较完备的文艺演出场所,解放后曾一度改名为“和平剧场”。自建国至1965年,戏院又先后接待了中央至地方文艺团体数十个;1983年天津电影制片厂在此拍设了反映旧社会艺人遭遇的故事片《闯江湖》内景。

这座富丽堂皇而又古朴、洋气相杂的戏院,在当年河北省的县城中,首屈一指。过去它属私人所有,人们花上十几个铜子买一张戏票,一块大洋买一张包厢票,坐在戏院里听听戏,算是很了不起的精神享受了。每个包厢里有小方桌一张,几把椅子,桌上摆着茶壶茶碗,还有几样果品。园子里还有茶炉、手巾,服务很周到。

光明戏院开始没有固定的戏班子,名伶随请随到。开园首演戏是《甘露寺·回荆州》,武生王海亮扮赵云、童子红扮刘备,一下子叫响。开园不久,县衙里主管钱粮的张四见有利可图,便动用公款,将河间附近一些名伶都请来,开办了一个“新华戏班”,在光明戏院演出。这是一个大杂班,唱什么调的都有。王海亮唱京剧武生,童子红唱京剧须生,桂三宝唱河北梆子青衣,马春奎、郑虎臣唱河北梆子花脸,曹玉奎唱河北梆子丑角……。当年在光明戏院有名气的女伶,要数卢桂芬、田桂芬、小翠云、桂三宝、金玉香、李小霞等人。戏院的五个股东都有一定的财势,宋天河发迹较早,王善元办有面粉厂,韩纪贤是商会会长,戈汝林和张炳臣也都有自己的买卖。“七七事变”爆发后,戏院关闭。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光明戏院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2.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索堡镇弹音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于1941年7月18日成立,1942年2月,从涉县靳家会村迁此,1945年迁往涉县下温村,同年12月迁至武安县下柏树龙泉村。管理全边区的政务,对边区施政、颁发命令纲领,制定实施方法、规程及特别地区之单行法规。杨秀峰、薄一波、戎伍胜任正副主席,下设秘书处、财政厅、交通厅、教育厅、税务总局、军区司令部、高等法院等。


1945年下设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4个行署,22个专署,154个县,东起津浦路,西至同浦路,南抵陇海路;北接石德、正太线,包括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的部分地区。


全区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551万。1948年9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为一独立的四合院,由正房、北屋、戏台和西耳房组成。


戏台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3.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建成于2003年11月7日,是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司令部旧址院落坐西向东,紧靠山根,位置险要。整个建筑分里外两院,大小相仿。里院二十一间,外院十二间,砖木结构瓦房,具有北方明清时期建筑风格。

1937年11月时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的聂荣臻同志受命创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咀普济寺成立,聂荣臻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1938年3月8日聂荣臻司令员率军区指挥机关进住金岗库,司令部就设在这所院子里,从这里起始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和组织了当时的抗日战争和地方革命。晋察冀军区是我党、我军抗战初期深入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最前线的军事指挥机关,它在整个抗日战争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写下了光挥的篇章。

纪念馆现有陈列室二十一间,展厅四个。布展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铁血长城》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抗战史迹展。以抗日战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展出图片142幅,生动再现了晋察冀根据地军民舍身忘死,不屈斗争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千秋风流一元戎》聂帅生平展。共展出图片90幅,实物14件,详尽地阐述了聂帅光辉的一生。


晋察冀根据地五台山地区抗日机关分部模型展。沙盘模型由测会局专家根据本县地形实况按比例制作,是本地区唯一一个能反映五台山地形、地貌和名胜古迹的模型。模型利用声、光、电和现代化手段清晰地再现了抗战时期五台山地区整个军区驻军,政府机关分布和日军据点、驻军分布以及发生过的重大战斗和重大惨案分布情况。另外展出的还有司令部池时用过的纸币、粮票、传单、地图、印章、农具、生活用具等实物100余件。


五台县石咀普济寺


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阜平县城南20公里的城南庄村东的北山脚下,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宣化路62号----现张家口市第六中学院内有一处呈"品"字形排列的三座欧式楼房,主楼与楼后面的南北陪楼鼎足而立,庄严而质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于1945年8月27日从阜平迁至张家口,就是这闻名遐迩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占地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两座配楼建筑面积各为220余平方米。北面"山"字形的平房是政治部驻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之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该馆傍山而建,环境优雅,依地势高低分为前后两个院。前院是15间办公室和18间陈列馆,占地面积5920.6平方米。院子正中矗立着高达3米的聂荣臻铜像,院子的东西两边分别是6个展室共18间。第一展室主要展出毛主席于1948年4月10日来到阜平,领导全国土改和整党工作的情况;第二展室展出毛主席、周总理、任弼时、刘少奇领导全国搞土改和邓颖超在阜平搞土改的情况,其中有毛主席起草的《新解放区农村工作策略问题》、《怎样分析阶级及中央政府关于土地问题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的手稿和其它文件手迹;第三展室主要展出毛主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情况,其中有解放济南,收复延安,过长江及向全国发出进军命令,起草《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等;第四展室主要展出1937年9月中旬一一五师政治部在罗荣桓主任的领导下来到阜平创建敌后根据地的情况;同年11月以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委的晋察冀军区宣告成立及军区在阜平战斗工作的情况;晋察冀司令部、政治部、军区、边区所属单位驻地的村庄沙盘;第五展室展出了聂荣臻司令员及萧克、杨成武在晋察冀指挥战斗的情况,晋察冀边区配合晋冀鲁军区在华北战斗中几次较大战役的情况;第六展室主要展出阜平儿女在1938年至1943年8次反"扫荡"中艰苦作战的情景,还展出了反"扫荡"结束后军民开展生产文化工作的情况。


后院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也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居住旧址),有3排23间北屋,共占地1361.7平方米,其中包括毛主席、周总理、任弼时、赵尔陆等领导同志及随行人员的办公室、电话室、会议室和作战室。院内有1986年4月17日胡耀邦同志视察阜平时,亲自栽下的四棵枣树和他的题词:"立下愚公志,枣满太行山"。后山有个防空洞,洞前是护栏4层24阶的石阶道,洞长200米,在山坡另一面有两个出口。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在这里避过敌人多次空袭。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4.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与兴凯路交叉口路东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又称小灰楼,1941年建成,1942年为日伪华北建设总署石门河渠工程处。1945年日军投降后,曾为国民党先遣军司令侯如墉的司令部。

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小灰楼成为首届中共石家庄市委办公驻地,后移交给晋察冀边区银行使用。1948年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处从西柏坡迁至小灰楼。同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这里宣告成立,同日,小灰楼内发行了我国第一套人民币。

小灰楼正门口的铜像,是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和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任行长南汉宸,他们也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关键人物。


新发现的石碑镶于小灰楼正门左侧的墙上,距地面约1米。碑身凹进墙里,只露出带字的一面,宽50多厘米,高70多厘米。石碑上清晰地刻着:“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开工三十年九月三十日竣工建设总署”的字样。字为楷书、繁体。石家庄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献中说:“石碑的文物价值非常高。”石碑的发现,表明了小灰楼的准确建造年代,使原来众说不一的争论有了一个结果。它丰富了小灰楼文物保护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小灰楼增添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5.山西铭贤学校旧址


山西铭贤学校旧址,铭贤学校是中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于1907年创办。1951年“铭贤”学校被政府接收,更名为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东院为两进院落;中院(祀神区)系四合院;西院(寝室及书斋区)是三进院落。另:“曲尺形水木射”原在花厅南,因农大建造图书馆,将其移至花厅西侧。“四明厅”原在“尚德堂”南,也因农大建图书馆,按原样移至“水榭”西侧。现学校旧址保存基本完好。


北园西院游廊


北园西院四明厅


北园西院现民革楼


北园西院曲尺形水榭


北园西院现统战部楼


北园中院隔墙


北园中院崇圣楼


北园东院现科技处楼


中区韩氏楼


中区现财务处楼


中区嘉桂堂


中区亭兰馆


南院现人事处楼


南院现审计处楼


南院别墅


南院现党办楼


南院现校办楼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山西铭贤学校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6.山西大学堂旧址


山西大学堂创立于1902年,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由山西巡抚岑春煊和英国人李提摩太共同创办,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和北洋大学堂(现天津大学),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一道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1912年学校更名为山西大学校;1918年更名为国立第三大学;1931年改名为国立山西大学;1953年院系调整,原山西大学被撤销,工学院改建为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医学院改建为山西医学院(现山西医科大学),文理两院合并,改建为山西师范学院(后并入1959年复建的山西大学),后析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1999年,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太原师范学院)。1996年,现址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和太原市师苑中学校(侯家巷校区)。 并由太原师范学院管理和使用。

1898年的“百日维新”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以后,清王朝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迫于国内外各种压力,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初宣布实行所谓“新政”,兴办学堂为其教育改革之主要内容。同年,清政府下诏,“除京师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牞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当时山西省太原设有“晋阳书院”和“令德堂”两所书院。


“百日维新”期间,“令德堂”曾改为山西省会学堂,进行过一定改革,在此基础上,1902年初,山西巡抚岑春煊即遵朝廷谕旨将令德堂改设为山西大学堂。委派山西候补道姚文栋为首任督办(相当于校长),高燮曾为总教习,谷如墉为副总教习,以太原文瀛湖南乡试贡院作为临时校址,接收晋阳书院和令德堂学生,正式开学。由此山西大学堂正式成立。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山西大学堂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7.太原天主堂


太原天主教堂亦称太原总堂、天主教太原教区主教府、天主教太原教区主教座堂,位于解放路,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高大建筑,通体铁红色,间以白线装饰。太原天主教堂亦称太原总堂、天主教太原教区主教府、天主教太原教区主教座堂,位于解放路,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高大建筑,通体铁红色,间以白线装饰。


太原主教座堂于清·同治5年(1866年)意大利籍方济各会士江类思主持修建,地址在今解放路东三道巷一带,堂系南北方向,古罗马式,此时于清·光绪26年被焚毁。现太原主教座堂是由意大利籍方济各会士凤朝瑞主教所建。凤朝瑞主教于清·光绪28年(1902年)7月16日到太原任山西北境教区代牧主教。凤主教后立即主持并筹集资金重建太原主教大堂,太原主教座堂。由意大利籍助理修士落中华设计督工。

光绪31年(1905年)落成,并于12月31日举行祝圣典礼,建筑形式一直保存至今。当时,太原总堂面积为一百五十七亩有余,其范围:西至解放路,北至东三道巷,东至永定路,南至城坊东街。皆由清·咸丰末年(1861年)至抗日战争期间,逐步由教会购置而成。建筑物有主教座堂、神父办公楼、餐厅、大、小花园、修道院、修女院、保赤会、若瑟修院、明原男校和加辣女校、慈幼印书馆等附属建筑物,至今部分痕迹尚存。

主教座堂为罗马平顶式建筑结构,呈拉丁十字纵长形,后堂为半圆屋顶。十字形设计体现出严格的平衡对称。从远处观看,十字架、高耸的钟楼似与天穹相接。从空中俯瞰,犹如一个大十字架平置于地面。圣堂坐东朝西呈十字形建筑。规模宏大,长50米,宽33米,通高50米,占地面积1400余平方米,同时可容纳2600人参与仪式。

这座罗马式古典建筑造型宏大,耸立顶端的巨大的十字架标志着它的身份,给繁华的解放路又留下了一抹神秘的宗教色彩。这里非常开放,门口的黑板上除了写给教友的通知,还有欢迎参加礼拜和观礼的字样,神父也非常和善平易。转到礼拜堂的后身就是神父休息办公的地方,办公楼系三层意大利风格建筑,青砖砌成的外表,又不乏中国式的古朴,太原天主教堂建筑群无疑是清末民初宗教建筑的典型代表。


教堂墙体外表,由两只造形别致的狮子拱起“天主堂”三个字,为何采用狮子造形,这点已经成为一个迷,没有人能解释,也许当时的建筑师想用狮子来表达天主的尊贵吧。

教堂建成时,钟楼上有当时从意大利运来的一组洋钟,每隔一刻钟一报时,半小时一敲钟,天主堂的钟声响彻整个太原古城,据老人们回忆,当时的太原人都听天主教堂的钟声来校正时间。不幸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文革时,洋钟、堂内大管风琴不知去向,2005年太原总堂百年堂庆时,在教区的努力下,又恢复了当时钟声绵延数里的盛景,生活在繁华大都市的人们,每每路过太原总堂,听到悠扬的钟声时,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仿佛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教堂内参观时,游客们总会被她浓郁的宗教氛围所感染,悠扬的管风琴,优美的赞美诗,富丽堂皇的大殿,正是典型的欧洲教堂风格。教堂内雕塑遍布,彩绘无数,天蓝色的天花板给人以静谧安详的感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坐在教堂里,一方面欣赏教堂的建筑、绘画艺术,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找一份心灵的安静。


各种圣经故事都呈现在教堂里,大殿上方的玻璃窗更是匠心独用,据说有吸音的作用,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使教堂越发显得庄严肃穆,使游客不得不感叹古代建筑师的聪慧。祭坛后方呈半圆形,有象征教区主教权力的长明灯,还有主教训导神父们的宝座。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太原天主教堂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8.阎家大院


阎家大院位于定襄县河边镇,即阎锡山(1883~1960年)故居。始建于1913年,停工于1937年,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西花园等院落,近千间房屋,总占地面积约23148平方米。


建筑围绕阎氏老宅逐步扩展而成。规模最大的东花园,由东西并排三座一进院落组成,斗拱飞檐,是典型的晚清宫殿式建筑。都督府为东西一进二院,具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房屋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卷棚顶,配以砖拱门券,顶部仿西式山花,且嵌饰有异国情调的钟表绶带等雕饰图案。其余建筑亦均按北方民宅的传统营造格局。 


阎锡山,字百川,定襄县河边村人(原为五台县管辖)。1904年赴日本,士官学校毕业。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从此长期主政山西,历任督军、省政府主席、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49年3月太原解放前夕逃往南京,5月南京解放后,曾在广州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同年又到台湾,1960年5月病逝于台北。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阎家大院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9.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太原市文瀛公园文瀛湖南岸,占地10亩,建筑面积5820平方米。原是明清时期山西的贡院,1906年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7年后更名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省立一中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太原市暨山西省中共党团组织的诞生地,被称为山西革命史上的“南湖”,在中共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君宇、王振翼、贺昌、王瀛、张叔平、张友清、彭真等曾就读于此。

1921年5月,以“唤醒劳工,改造社会”为宗旨的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省立一中成立,这是山西省成立的第一个团组织。1924年5月,高君宇受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委派,在省立一中建立中共太原党小组(后改为中共太原支部),这也是在山西省建立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2002年10月,山西省委、省政府于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在此建起了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2010年4月27日,经中央同意,正式定名为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924年5月,张国焘在北京被捕,高君宇等100多人被当局列入“黑名单”。得知消息后,高君宇当晚即将所有重要文件销毁,次日凌晨,街上便传来了搜捕的声音,高君宇急中生智,迅速从衣箱中取出白大褂,跨上菜篮,扮成厨师模样,从容离开。到北师大教工宿舍与石评梅匆匆告别,在铁路工人的掩护下化装成司炉工,到达石家庄,后转车回太原。回到太原后,高君宇即介绍潘恩溥、张叔平、侯士敏等入党,与早期党员李毓棠等成立了中共太原小组。随后,又有一批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在此基础上,1924年夏,经中共北京区委批准,在省立一中建立了中共太原支部。高君宇在帮助建立太原党组织时,带来了一份《中共旅莫支部会议纪录》,由李毓棠保管。新成立的太原党支部以旅莫支部为榜样,召开党员会议,严格组织生活,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党、团员到工厂中参加工人运动,在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中共太原支部旧址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50.孔家大院


孔家大院位于太谷县明星镇南街上观巷1号,建于清乾隆至咸丰年间,1925年孔祥熙(1880~1967)将其购买后,曾进行过大规模维修。孔家大院坐南向北,东西宽约90米,南北长约67米,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整座宅院东西共六条轴线,分为正院、书房院、厨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偏院和东、西花园等8个院落,现存单体建筑共33座。

正院由北向南三进院落,为清代建筑。大门为一间两柱式随墙门,一进院是一个狭小的空间,两侧用廊庑相连。一院、二院之间一排五间过厅为北带廊单檐卷棚硬山屋顶。二院两侧各为三间东西厢房,厢房为前带廊向内单坡硬山屋顶。二院、三院之间为三间前带廊硬山顶官厅。三院主房、厢房均为二层单檐单坡硬山顶砖木结构。


书房院位于正院西侧,由北、南两座向对建筑组成,为清代建筑。北房为三间单檐单坡夹房,南房为三间单檐硬山顶前带三间平顶过厅。向北穿过厅可进入厨房院。厨房院位于书房院南侧,正院西侧,为民国建筑。厨房院为东、西两排各十间的单檐单坡硬山顶建筑,厨房院建筑简单,向南尽间开门通向正院及戏台院,院南侧开门与宅院外相通。

戏台院位于厨房院西侧,为清代建筑,由前厅、戏台、东西看厢及一间夹屋组成。墨庄院位于戏台院西侧,为清代建筑,由北厅、过厅、东西厢房及一间夹屋组成,南厅已经被拆除。西偏院位于墨庄院、西花园西侧,为清代、民国建筑,由西厅、角楼(岗亭)、西厢房组成。西花园位于书房院西侧,戏台院、墨庄院北侧,由赏花厅、陶然厅、水池组成。

东花园位于正院东侧,为民国建筑。现存南楼(小戏台)、西舫、东轩组成,原有过厅、耳房、游廊、水池、假山已毁。


孔家大院建筑古朴、厚重、亭台楼榭布局合理,回廊飞檐勾心斗角,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山西大院民居的典型遗存,代表了清、民国时期山西民居建筑的较高水平,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


 三有堂,形制与三多堂完全相同,两两相对。

孔祥熙先生出生于晋商故里,6岁丧母,跟随其父辗转于太谷乡村私塾,也混迹街头,提篮捡拾煤渣。十岁时,因基督教诊所为他治愈了痄腮疾病,从此与教会结缘,并到教会创办的太谷福音小学和通州潞河书院,完成了小学和中学学业。1901年,21岁的孔祥熙赴美留学,先入欧柏林大学,后入耶鲁大学,1907年归国,完成其求学生涯。知识改变命运,信矣。


 室内摆放各种旧式家具,香炉、条案。只是有些橱柜挡住了墙上的展板,应该协调布置才好。


衣橱上的龙雕。


官厅北立面。


官厅南立面,位于正院。


 官厅南是正院,两侧是东楼、西楼皆二层,厚墙高屋,为女眷居所;最南是南楼,为主人居所,是全园最高建筑。


 南楼朝北抱厦,原悬挂傅山书:“谨节亭”横匾。二楼原悬挂:瀛洲风范。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孔家大院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历史留痕12:不忍揭开的丑陋伤疤,一代人的伤痛记忆!老照片记录的疯狂年代,让你五味成杂

    这是一个赏心悦目.与众不同的公众号 能告诉你许多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献给喜欢历史.善于思考的朋友. 本文根据 ...

  • 千年府衙,百年钟楼,阎锡山府邸掩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前夕,中华大地上军阀割据严重,几乎每天都得上演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剧.在众多短命对手中,就有这么一位实力派,他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这个人就是阎锡山. ...

  • 游览“晋商博物院”

    山西晋商闻名于世,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山西特别是以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为代表的晋中盆地商人前辈,举商贸之大业,经营范围包罗万象,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 ...

  • 山西太原晋商博物馆

          太原晋商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中段218号 迎泽公园东南侧,总占地面积7850平方米.是我国第一个立体展示晋商文化的大型博物馆. 太原晋商博物馆主展区坐西朝东,依次为牌楼.山门.一 ...

  • 山西太原山西大学堂旧址

          太原山西大学堂旧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侯家巷9号.现为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距太原纯阳宫东北530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大学堂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英国传教 ...

  • 我国正在建一战略性高铁,全程2300公里横跨六省,沿线城市有福了

    中国高铁建设和规划是国家层面的大事,几乎每一次国家级的中长远规划之中都有有关高铁建设的内容.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咱们国家的骨干线路被称为八纵八横,甚至十纵十横,其中有很多路线很长,跨越省份很多重要性很强 ...

  • 榆次,一座不需要存在感的城市

    随 我 行 走 山 西      许 你 万 里 荣 耀鉴古  |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 让土生土长的榆次人耿耿于怀的是,1999年起,横空出世的晋中市让榆次的存在感顿然消失. ...

  • 教会老照片1:晚清民国时期的老太原、老教堂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献给喜欢历史.善于思考的朋友. 太原,古称晋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1)

    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计329处) 本篇要目: ********************************* 1608.东堂 清                          北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2)

    本篇要目: ***************************************** 1621.梅兰芳旧居 1951-1961年                      北京市西城区 16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3)

    本篇要目: ******************************** 1631.马厂炮台 清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 1632.开滦唐山矿早期工业遗存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5)

    本篇要目: **************************************** 1651.南茹八路军总部旧址 1937年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7)

    本篇要目: ******************************** 1671.辽宁总站旧址 1930年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 1672.奉海铁路局旧址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8)

    本篇要目: ************************************* 1681.辽源矿工墓 1931年                          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 1682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9)

    本篇要目: ********************************** 1691.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1933年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10)

    本篇要目: **************************************** 1701.金陵刻经处 清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1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12)

    本篇要目: ************************************** 1721.英国驻华使馆旧址 1946年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