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行散记076-081
(图片源自网络)
边走边看,边忆边记
写在前面:今天读连岳一篇文字《幸福而丰富的一生》,有个句子,甚是喜欢:可能,幸福而丰富的一生,就是六个字:笨功夫,好心地。抄录于此,希望与诸君共勉。
——彭荣辉
(七十六)
早起,看点闲书。翻几页,嘴闲着无聊,便翻了一罐子海苔作陪。朋友何时馈赠,已然忘却。印象中,早开了封。于是,一边吃一边就告诫自己:这一日就吃尽了吧。幸运的是,有一会手伸了进去,终于摸无可摸。到底是节约,忍不住探头去看究竟。果然苔尽罐空。但突然发现问题:罐里怎么熠熠生光,似有重影。再一看,居然有一透明类似罩子一样的衬垫垫于罐底。目测厚度近两厘米。防潮么?未必。毕竟外包装本身就经过特殊处理。具体何用,聪明人,自个儿去想。2021.02.01
(七十七)
无意瞥见朋友圈一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一个朋友工作室的活动。其实,也算不得朋友。只是年前在一个集体活动中有过几次接触。不过,闻名是真的。会议期间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因为其身份特殊,寒暄时提起他能者多劳,身兼数职。朋友憨厚笑笑:也不是能者多劳,怎么说呢,年轻时有人帮助过我,现在呢,有能力了,也想尽己所能多帮帮年轻人。他之职务之一,是要管理好区内一个骨干教师工作室。要说德行,他说第二,我想无人敢称第一。2021.02.01
(七十八)
与朋友闲聊,朋友忽问:你们教师的缺点都有啥?有点懵。不过,旋即码出三个词: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刚愎自用。码完,心有余悸。总感觉这事儿不关这个群体,而只关自己。心理学上不是有一个词儿叫“投射”么?尽管诠释不清,但总感觉与此相关。好吧,权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生是修行,为师是炼狱。不自扰。不焦躁。允得人慢慢来,也许自己有个过程。要不然,又岂会有屈子之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21.02.01
(七十九)
这几天网络似乎热讨教育部关于严禁学生手机进校园的倡议。觉得很好玩儿,这个事情。不知道是否做过调研。不知道是否是哪一位或是几位领导一拍大腿然后做出的决定。也不知这个立场站在哪个层面。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社会?还是兼而有之?其实,禁不如疏。自上而下一棍子打死,远不如从源头将各种利害关系一一理起。归根结底,其实就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要带手机进校园?治标不如治本。如果从源头上掐死,也许才真正有意义。2021.02.02
(八十)
今天突然对全职妈妈或是全职爸爸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就国人而言,全职妈妈的数量显然远胜于全职爸爸的数量。这个悬殊,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建议相关部门可以研究。有专长的个人也可以探讨。譬如说社会学家。咱们不是有这个院士那个院士么?咱们高校不是有很多所谓教科研课题么?动辄启动经费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上亿的,干吗钱不用在刀刃上?从孩子的视角,从个人的幸福指数,从家庭和社会的层面,一一剖析,用数据说话。然后,借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昭告天下,以引导芸芸众生慎重选择合理配置资源,争取鱼与熊掌得兼或是尽可能利益最大化。有点天方夜谭的意味。有点拿着卖茶叶蛋的钱操着民族甚至人类将何去何从的心的感觉。但是,很执著地以为,这个事儿它有意义,有很大意义。2021.02.02
(八十一)
假期值班的间隙,完成一个写作任务。朋友相邀,实属无奈。过程很艰辛。直至临了收工,也无多少成就感可言。究其缘由,主要是任务有点被迫的成分,并非自己所愿。于是,不够自在。自由发挥不了。很自然想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句子。不得不说,这话确乎有理。那么,这事儿继续往下,便值得深究。毕竟,不只写作,世间事莫不如此。工作?学习?各色人等,各行各业,事无巨细,怕都逃不过去。那么,问题来了:聪明的,你为管理者,你又怎样调动下面人的各种兴趣?如果兴趣不在,再无担当和责任感,只怕一切都是应付与枉然。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