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边缘的港珠澳大桥,几乎成为西方媒体的笑料,如何成功逆袭
2017年5月2日22:30,在众多媒体的镜头前,伴随着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后一节沉管的“成功”下放,多家媒体发出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成功贯通”的消息。
此时所有的参建人员并没有为此庆祝,而是在等一个重要的信息:测量负责人刘兆权的测量数据。作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总指挥林鸣,自然很清楚这一数据的重要性。
根据以往的经验,测量该项数据大概需要2~3个小时,但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8个小时,林鸣仍然没有接到刘兆权贯通数据的电话,他有种不祥的预感:肯定出问题了!
便拿起电话打给了测量负责人刘兆权,电话那头的刘兆权也在怀疑是不是他们自己把测量数据搞错了,一遍又一遍不停的测量核算,10厘米、12厘米、15厘米全部不合格,而规定的最大允许偏差是7厘米。
随后刘兆权又补充道:虽然沉管对接数据超出了规定值,但是沉管结构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滴水不漏。
林鸣的预感是正确的的:出问题了!
随后林鸣又把电话分别打给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设计师刘晓东、副总工程师尹海卿、沉管基础监控的负责人梁桁,电话中林鸣只留下了令所有人头皮发麻的7个字“出问题了,去现场!”
就在8个小时之前,媒体已经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贯通的消息发布了出去,而此时这一成功的消息极有可能被推翻。
随后林鸣等人登上“津安3号”指挥船来到了施工现场,这个团队已经为港珠澳大桥付出了7年的努力,此时他们一言不发、表情凝重,内心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同时,已经关注港珠澳大桥7年或许更久的外国媒体,或许都在等待看中国人的笑话。
为了再次确认贯通数据的准确性,在林鸣等人的见证下,刘兆权再次对数据进行了测量:最大横向偏差已经达到了17厘米,但结构正常,滴水不漏!
所有人的不安再次涌上心头。
接着,总设计师刘晓东第一时间把相关情况汇报给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
此刻无论是谁听到这样的消息,压力都会不小,更何况是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
随后朱局长又补充道:我相信你们,也相信林总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
表情凝重的林鸣终于开口了:偏差17厘米,大家有什么看法?要不要重新对接?
作为总设计师刘晓东当然是无法容忍这样的误差的,因为这已经严重超出了允许值!
毕竟结构正常,滴水不漏,如果选择强行贯通,势必会成为港珠澳大桥沉管安装的一大败笔;但是如果选择吊起重新安装,一旦不成功,7年的努力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笑话!大家都很清楚,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
失败的代价不仅仅是工期的延误,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那些等着看中国人笑话的西方媒体!
港珠澳大桥的特殊性决定了,留给我们的路只有一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林鸣在脑海中不断回顾这7年的努力,以及最后一节沉管下放时的所有细节,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他不会忘记,在2014年,因为安装的E10管节偏差达到9厘米而受到交通运输部督查组的调查,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现象。
吊起重放,意味着极大的失败风险!
就此收手,自己手下4000名员工为此付出7年的心血将留下遗憾,这座120年设计寿命的超级工程也将会留下浓浓的败笔!
林鸣也不会忘记,自己在担任深港西部通道专家顾问时,香港土木工程署前署长刘正光,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内陆工程的质量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改善会出大问题的。
对此林鸣心里一直铆着一股劲,一定要把港珠澳大桥做成世界上最好的超级样板工程,一定要让中国在业界摆脱饱受诟病的“豆腐渣工程”这顶帽子。
所有人都在等待林鸣最后的决定,经过深思熟虑后,林鸣决定:重新对接!
他不允许这座120年设计寿命的超级工程,给中国留下黯淡的一面。
失败与成功在此一举。
工人把已经打开的最后一节沉管封门重新焊接,然后往结合腔里面灌注海水,使其保持与外界海水压力相同。
在往结合腔注水的过程中,大家都在指挥船的监控视频中观察着其中的一举一动,意外还是来了:大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重新焊接的钢封门漏水了!
当时沉管内还有工人在里面,水柱就像高压水龙头一样不断从舱门灌进来,工人也不顾生命危险用身体堵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依靠人的力量是根本无法顶住如此巨大的水压。
在场的所有人都慌了,立刻把已经注入到结合腔内的海水排掉,然后检查之前重新焊接的封门才发现,焊接的地方有一个小的缺口,索性整体结构没有收到破坏。
面对此次的意外,大家都打起了退堂鼓!就连总设计师刘晓东也在想:十几厘米的误差并不是不能接受,就此打住吧。
但是以林鸣的性格,是不可能退缩的。
当钢封门被重新焊接之后,再次加压注水,这次注水终于成功了。
下一步就需要把沉管准确无误地放在E29管节与E30管节间,而这一过程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与E29、E30管节间发生碰撞。
借助“振华30”起重船,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偏差已经在3~4厘米之间,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但林鸣仍然在追求完美,现场亲自只会不断地进行调整。
此时,朱永灵局长也在现场,他回忆道::“这个工程太惊心动魄了,我在这里,第一说明我们在一起,第二我坚信林总能够做好。”
时间到了5月5日7点左右,测量负责人刘兆权的电话打了过来,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奇迹发生了:最大误差只有2.5毫米!
虽然与5月3日6点的那次通话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质疑的方向却截然相反。之前是在质疑偏差为什么会如此之大;而这次是在质疑为什么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完全不太可能呀!
刘兆权再次肯定地说到:林总,数据没错,的确是毫米级的误差!
“我们终于成功了!”
直到此刻,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贯通!
毫米级的精度只能说是天道酬勤的奖励,也是对他们7年努力的一个奖励。
大家好,我是@八零后机长,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记得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