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为“五伦”之一,朋友相处以“善”为准则,讲究诚信之美德。古人很重视朋友关系,他们或者志同道合,或者患难与共,或者相互推崇,或者惺惺相惜,朋友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产生重大影响,发挥巨大作用。诗歌表现朋友情谊由来已久。《诗经 · 小雅 · 伐木》第一章云:鸟鸣求友,人当如是。诗以比兴手法表明求友之和平安乐, 是现存最早的歌颂友谊的诗篇。现在,我们来看看诗词中主要写了哪些友情以及他们是如何表现友情的。古人描写友情的诗以送别诗为多,所以然者何?古人重视朋友关系,深情厚谊如同手足,是人生的慰藉;再者,古代通信不便,会面艰难,如果在战乱年代或遭贬谪,生离可能就是死别,因此朋友分袂时依依惜别,最是动人心魄。唐代送别诗名篇独多,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曾被谱成歌曲“阳关三叠”,千百年来广为传唱。又如“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是诗人在长安送别杜少府到四川做官时所作的送别诗。首联对仗严整,气势开阔,关合长安和蜀州。三、四两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惺惺相惜。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山川难阻的心意,成为表达朋友深情的名句。结尾不做悲酸语,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也表达了自己旷达的胸怀。古人朋友间的赠答诗亦多,表赞颂、思念、关切等意思,行文常常关合双方。现举杜甫《赠卫八处士》为例说明:该诗写杜甫与友人卫八处士少壮分别老来相见的情形,感慨弥深。起始以议论的语气感慨人生动辄如参商相隔,会面艰难。中间以赋体笔墨写别后二十年一夕相见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他们互致问询,“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得知很多故旧都已经不在人世了,能不惊呼痛惜吗?卫八处士已经儿女成行了,他们一家殷勤招待杜甫,因为会面难,所以劝杜甫多多饮酒,令杜甫深深感激。结尾两句表明明天就要分别了,山川阻隔,世事难料,愈加显得今夕相会的珍贵。结尾照应开头,心事浩茫,几欲催人泪下。朋友相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酒论诗,当然欢快。相见时难别亦难,别后思念形诸吟咏也是常事。唐代两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曾两次相会,言谈甚欢,结下深厚友谊,二人互有赠答诗。杜甫还写下多首怀念李白的诗,计有《梦李白》二首、《春日忆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天末怀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以及其他追忆当年与李白同游的诗篇。周勋初先生在《李白评传》中介绍李杜相遇相识后,说:“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曾任翰林供奉,得到过皇帝的赏识,在京城里博得了很大的声名,杜甫其时还未成名,李白这时以平等的态度关怀他,必然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杜甫对李白的为人与才华也极为敬仰,直到晚年一直怀念这位老友,特别是在李白因从永王璘而下狱时,杜甫情不能已,写下了多首怀念李白的诗篇,感情沉郁缠绵,摧人肺腑。”《春日忆李白》云:这首诗是唐天宝五载(746)或天宝六载(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当时李白与杜甫分手以后游吴越去了。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落笔的。前四句高度赞扬李白的诗才,说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卓尔不群,无与伦比,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深深的钦佩。第三联由诗及人,以两地的景物含蓄地表达相互思念之意,看似平淡,寓意深厚。尾联期待着再次会面,把酒论文,同时也意味着曾有这样美好的回忆,再由人及文,回环往复,情味不尽。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下《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清初词人顾贞观为被遣戍的吴兆骞作两首词《金缕曲》: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择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陈寅恪与王国维同为清华国学院导师,王国维年长陈寅恪十三岁,他们的关系亦师亦友。1927年,王国维投湖自尽,陈寅恪作七律《挽王静安先生》和长诗《王观堂先生挽词》 深表哀悼,七律如下:陈寅恪自注:“甲子岁冯兵逼宫,柯、罗、王约同死而不果。戊辰冯部将韩复榘兵至燕郊,故先生遗书谓'义无再辱’,意即指此。遂践旧约,自沉于昆明湖,而柯、罗则未死。余诗'越甲未应公独耻’者,盖指此言。王维《老将行》'耻令越甲鸣吾君’, 此句所本。事见刘向《说苑》。”对于王国维的死因,众说纷纭, 陈寅恪认为王国维自沉,出于“文化冲突”,他在《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中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 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也。”挽诗寓哀痛于平静的叙说,认为王国维所学关乎天下苍生,是得道高人,把他比作投汨罗江的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的自杀是中国文化的巨大损失。评价甚高,哀婉深切。
陈寅恪先生悼念王国维先生的挽联底稿
本文选自《怎样写古诗词》的第三章《诗词取材·友情》(有所删减,作者对每首诗词都做了详细解析),这一章中除了介绍友情题材外,还有山水、田园、时事、爱情、咏史、咏物等题材的诗词创作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这本书。
← 左右滑动看目录 →
本书从格律、立意、取材、结构、字句、修辞、阅读七个方面谈诗词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技法,突出诗词创作的创新意识,行文通俗简洁,适用于诗词初学者。所举例子以正面为主,有时引用反面例子做对比;也引用了不少现当代诗词,以增强现实感和新鲜感。书中所谈主要是古人和今人的经验,也有一些作者自己的阅读和创作体会。
作者张应中,1968年生,安徽岳西人。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研究,雅好诗词创作,著有诗集《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