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家长的恐慌来源于不切实际的高期待

看点:“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一个孩子生下来既需要知识教育,更需要生活教育。把这两个教育完整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撑配合,才会养育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孩子。”

12月13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家庭教育论坛:消除中国式焦虑”分论坛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做了题为《呼唤儿童友好的价值观》的演讲。他谈到,认真学习过儿童保护法律的中国家长不足一成。儿童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潜能、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愿望。家长们对孩子的高期望、高压力背离了对儿童的了解、对儿童的尊重,是对儿童权利的一种忽视或者剥夺。

以下为孙云晓演讲全文,搜狐教育根据现场内容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年前我就发出了一个呼吁,警惕童年恐慌。恐慌的状态是让生命难以生长,甚至扭曲、毁灭。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了将近30年,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童年恐慌的现象,在这几十年不断的发展、增长。什么是童年恐慌呢?当儿童面对巨大的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较强、较持久、较强烈的焦虑心态。后来我发现,孩子童年的恐慌背后是父母的恐慌。

我从1999年开始做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研究,当时发现中小学生的学习超时、睡眠不足的比例是46%。这个调查每五年做一次研究,十年后发现这个数据没有下降,而且上升到了80%。

这样一种状况令人不安,反映的是家长、孩子普遍的焦虑心态。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里面有很复杂的原因。比如生活条件不断的改善,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在增高。期望增高是最正常的,要给孩子最优质的教育,但对什么是优质教育的理解家长有很大偏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了一项调查:父母评价孩子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数据显示,70%以上的孩子回答的是“学习成绩”。父母不仅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还希望孩子考试成绩要到班级前15名,这样的家长比例占调查总数的一半以上。家长期望孩子必须上名校,必须成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否则就没有前途。这样一种心结成为孩子成长的瓶颈,是孩子成长非常大的制约和束缚。

与之相伴随的观念在社会上流传,曾经出现过这样的观念:如果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他就会有一个悲惨的中年和老年。家庭教育表面上风声水起,确实取得很多进步,有很多突破,但冷静观察会发现,中国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家庭教育往学校化、知识化方向走。家庭变成了学校,家长变成了老师,家庭教育的关注点都在学习上、技能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教育背离了其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

我一直在倡导,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一个孩子生下来既需要知识教育,更需要生活教育。把这两个教育完整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撑配合,才会养育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孩子。但是我发现,当我创造家庭生活教育的时候非常困难,甚至有举目无亲的感觉,跟很多校长、老师、家庭教育专家谈起来都很茫然。比如现在教育部提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放进去了。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是一个非常大的难点误区,所以我在首师大家庭教育的研究生的研究题目是《中小学生的劳动习惯的家庭养成研究》。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对孩子的高期望是脱离实际的,是不可实现的。

我们需要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一直没有停止,有很多大幅度的改革。但无论教育系统如何改革,我们对家长的影响和引领都是极其重要的。这种引领是要认识到、回归到教育的规律,了解成长的规律,教育的规律。

谈一个核心的观点,什么样的儿童观、教育观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毫无疑问一定要从儿童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人具有的潜能。天才是选择了适合他的道路,蠢才就是选择了不适合他的道路。好的教育让人获得自由、获得幸福、获得自己潜能的实现,把潜能变成现实,这是教育的本质。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潜能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儿童教育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

在这个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就是要树立儿童友好的价值观。儿童友好的价值观是什么?是联合国1996年为了实现儿童的权利,提出了一个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倡导,全世界都在推行这个理念。儿童友好的本质是儿童优先,儿童的利益最大化。就是让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这是最根本的原则。

回到儿童本身会发现,儿童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潜能、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愿望。有调查发现,认真学习过儿童保护法律的中国家长不足一成。家长们对孩子的高期望、高压力背离了对儿童的了解、对儿童的尊重,是对儿童权利的一种忽视或者剥夺。

我也是一位父亲,最近也刚当外公,抱着小外孙,我很感慨。我女儿在小学、初中、高中时都没上过重点学校,是在普通学校上的学。在女儿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想把她送到重点学校,我女儿反对,她不去,不愿意过那种生活,最后选择一所日语学校。因为她妈妈是日语专业,她从小受妈妈的影响。妈妈跟女儿讲,日语专业毕业后路很窄。女儿坚决要去,我们家里就看我这一票了,我对女儿的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

再窄的路,适合你,你就能走宽。我一支持,女儿很感谢我,中学六年学了六年日语。而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了一位记者。在大媒体时代记者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但是她很开心。当了五年记者以后,领导说你还会日语,去驻日本吧,成了中国驻日本记者。实际上心态改变以后,孩子是可以获得自由的空间,是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没上重点学校不可怕,不是学霸也大有前途。这是我的一点感受,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孙云晓老师生活感悟系列(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主要教育著作有<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

  • 父母啊,如何才能不焦虑?

    "你人生的戏要你自己演,我们只是你的观众.我们什么都给不了你,只能给你自由."毕业于中央美院,走在风风火火创业路上的陈柯伊一直记得小时候母亲告诉她的话. 自此,陈柯伊开始了自导自演 ...

  • 孙云晓:新时代需要强大的父母​

    △本文作者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事业的里程碑,也是一个历史的新起点.<家庭教 ...

  • 孙云晓和尹建莉讲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

    孙云晓和尹建莉讲家庭教育:做孩子的榜样

  • 孙云晓生活感悟系列(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主要教育著作有<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 ...

  • 孙云晓等专家讲家庭教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孙云晓等专家讲家庭教育: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 孩子不愿意学钢琴就放弃?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告诉你做决定背后,家长所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文 /  诺妈 "妈妈,我不想学钢琴了!妈妈,我不想学画画了!--" 明明当初是孩子点头同意去学习,明明最初看他兴致浓浓,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却告诉你:他不喜欢了,他不愿意学了! ...

  • 孙云晓|让孩子在试错中走向独立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些磨难.磨难是人生最好的历练,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如果大人替孩子打理好一切,化解掉所有麻烦,让其一时顺利了,却有可能会换来孩子终生的软弱和依赖. 在一次 ...

  • 孙云晓:关心孩子健康,你不能不知道的事儿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直是大家特别关心.关注的话题. 两会期间有很多代表委员提出关于青少年健康的建议:"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中小学必修课程&q ...

  • 孙云晓: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破坏力大

    孙云晓工作室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20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和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有 ...

  • 孙云晓生活感悟|寻根过程是极好的家庭教育,也是爱国教育

    生活感悟·2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家族历史.对于自己的祖先不知不敬的人应当羞愧.很多人会感到无辜,因为摧毁家族传统的力量曾经难以抵挡.今天欣逢盛世,我们需要以虔诚之心认祖归宗,不仅寻找回自己的家训家规 ...

  • 孙云晓:不要盲目地接受对自己的侮辱

                                      乐观的孩子才会充满希望                                                 孙云晓 如果 ...

  • 孙云晓:《有尊重才有教育》自序

           判断一种教育是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最简单也最准确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尊重孩子.  让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  钟女士5年前离婚,独自一人带着16岁的女儿阿芳生活.钟女士为了让孩子过上衣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