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制造不出来质量好的摩托车?

客观原因:我朝现代工业起步时间较晚

大家看下这些国外知名摩托车厂家的建立时间,多数都比我国建国的时间早。

本田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本田建于1948年9月,本田汽车公司全称为“本田技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雅马哈(Yamaha、山叶)品牌于1887年在日本滨松创立。1954年首个雅马哈音乐教室在东京成立并开始生产摩托车,首款型号为YA-1。

川崎重工起家于日本明治维新时代,1878年川崎正藏在大藏省的帮助下建立了川崎筑底造船所原川崎公司是一家造船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摩托车行业,开始是以制造川崎发动机为主,供给当时一哄而起的摩托车制造厂。不久,川崎摩托车公司的前身明发工业株式会社诞生了,它最早制造的摩托车是“明发80”型摩托车,1955年又以原西德摩托车为模型,制造了“明发125”型摩托车。

铃木(SUZUKI),是一家日本的汽车制造企业。铃木公司成立于1920年,1952年开始生产摩托车,

杜卡迪(Ducati)成立于1926年,由创始人Antonio Cavalieri Ducati成立,是一家意大利摩托车生产商,总部位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其产品由于卓越的性能以及意大利特色的设计而闻名。

奥古斯塔 (MV Agusta)于1945年在意大利米兰附近的Cascina Costa成立的摩托车制造商。

哈雷戴维森 1903年,威廉·哈雷(WilliamHarley)和戴维森(Davidson)三兄弟在美国密尔沃基创立了著名的哈雷戴维森品牌。一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世界顶级休闲摩托车品牌,他们狂热地忠诚于 V 型双缸驱动的摩托车以及经典的橙色条盾形徽标。自从1903年哈雷戴维森的传奇开始以来,它已成为激情、自由、勇敢、个性的象征。最初的哈雷是在1903年由21岁的威廉·哈雷和20岁的阿瑟·戴维森在一间小木屋里“攒”出来的,并以两个人的姓氏命名为“哈雷·戴维森”。

BMW摩托车自1923年第一辆BMW R32 诞生起,即成为创新的代名词。经典的双缸对置式发动机结构被沿用至今,流线型设计、安全和排放技术创领行业标准。

凯旋Triumph汽车公司的前身是S.Bettmann公司,成立于1885年,最初的时候从事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而1902年开始生产摩托车,1918年成为英国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公司。

2. 主观感受:说说我所了解到的我朝摩托车行业现状 要知道这个车的这种发动机在中国持续生产超过20年,这个类别和结构的摩托车在国内已经十分成熟。但——从高大上的电喷装置、ECU、气门摇臂——到普通人认为很普通的油封、镇流器、正时链条、离合器摩擦片、仪表,都要靠国外品牌。

就像上一段的那张摩托车供应商图一样,国内的摩托车产业链一直不完善,许多核心零部件都还依靠国外。国内是不是就没有这些供应商呢?其实是有的,你会发现摩托车的大部分零部件除了原厂件,还有一些杂牌“副厂件”,外观是可以做到一模一样的,但用起来就不是那个样子,十几元一片的原厂气缸纸垫用起来很好,换了几元一片的国产厂家纸垫,他就是漏油。

一个最简单的橡胶圈油封(一个橡胶圈),一个最简单的活塞环(一个金属环),在外行人看来都是不值钱也很简单的东西(单价都是几元到几十元),但这一个活塞环,就是几克的金属,但经过系列加工,可以卖到几十块,简直就是暴利,生产这些玩意比生产摩托车要赚钱多了。但国内的厂家就是做不好,这就是基础工业,拼的是最基本的化工、冶金、金属加工工艺,基础工业不是什么高精尖,讲究的是生产经验的积累,埋头苦干的技工和工程人员,日本德国的资深技工月薪是和飞机师一个水平的,拿着飞机师的工资去生产一个橡胶环,金属环,肯定玩命给你去好好做,能做不好么?而我们工业底子一穷二白,我们的技工仅仅是年轻人的过渡性岗位,要赚大钱要么削尖脑袋往上爬到管理层,要么去搞销售,这就是我们的软肋,没有底子,没有潜心苦干的积累,你做不出那个指标的橡胶、那个指标的钢材、磨不到那个指标的形状,摩托车零件产业链无从谈起。国内的自主供应链不行,这个对于整车厂家,是个无可奈何的事情。买着国产车以为振兴民族工业,大头还是被老外赚去了。恩,很多人不知道本田一开始就是做活塞环起家的吧,而且还是给丰田供货的,那玩意还真是一本万利啊。

民族品牌得不到本地消费者的支持是件各种意义上很难过的事情。反观日韩两国的丰田、本田、现代(起亚)等就有大把大把他们本国的国民愿意消费,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对“匠”的崇拜流淌在他们尤其是日本人的血液中,愿意投入科研和发动机应用开发的人多,之后就积累起经验和Know-how,国民买的放心的同时又逐步产生了很强的民族自尊、自豪感,发动机和整车的品质就上去了。

为什么说中国造不出发动机?因为发动机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航空、火箭等产品不同,发动机是一种量产产品,很少有公司可以做到完全的自主生产从发动机本体到电控的完整部分。我们没有一个合格的齿轮供应商,就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机床供应商,没有合格的机床供应商,就没有精确的机械尺寸,没有精确的机械尺寸,就没有发动机。

能制作一台发动机和制造一种发动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一台发动机只是单体的问题,而一种发动机,却而要形成一条产业链。涉及的工艺,检测,标准化流程等等等等都是浩大的工程,每一步都要由巨大的投入和经验才能换来。

或许我们可以花钱买到设计图,买到生产流程,买到标准;但是,整个供应链是买不到的。发动机的量产是个系统工程,说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也毫不为过。在全中国都在搞电子的时候,机械的重要性被有意无意忽略了。殊不知机械如骨,电如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