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江琐忆

人过中年大概总是要怀旧的吧。偶然听到的一声轮船汽笛,竟然又把我的思绪勾回到童年时代,勾回到曹娥江边。

故乡是上虞的一个小山村。得坐汽车到上浦镇上,然后走到曹娥江边的码头,坐渡船到江对岸,沿着一条比机耕路稍宽的泥路走上二十分钟左右,便到了村口的大牌坊。进了牌坊门,就看到了熟悉的村广场,我们方言叫道地。道地二字乃是发音,不知汉字是不是这样写。

那是小时候,现在就不是这样了。曹娥江上早已建起一个闸,闸上可以开车,当然亦可骑车走人,再也用不着坐渡船。原先入村必走的那条泥路不知何时已改建成了柏油路,两边种满了笔直的叫不上名的树。假如到深秋季节,树叶发黄飘落,竟而至于堆满了路,衬以路两边在微风中泛起的金黄色稻浪,那该是一幅多么优美的风景油画啊。

小时家里因为生计关系,有时天蒙蒙亮母亲就要带着我去搭乘江边渡船。那时就是另外一种风景了。只见整条曹娥江都笼罩在浓重的雾中,依稀听见一两声不知何处传来的汽笛声。坐在渡船上,感到湿而浓的雾裹住了自己,连同些许江风吹拂,略微有些清凉之感。有时能看到几只圆圆的木桶一样的东西浮在江面上,木桶里坐着年老的渔夫,似乎在忙碌着什么。听说是在抲鱼,抲字读成ko第一声,鱼字要读成ng第三声,先抑后扬,外地人听来或有一种音乐感的。如果现在看到,一定要问那些渔夫是如何“抲”的。忽而想到范蠡的泛舟江湖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

暮色笼罩时,就有炊烟陆续升起于每家的房顶,然后便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女人喊声,都是在呼唤自己孩子回家吃饭去。三四声喊去,孩子还没出现,就有焦躁的责骂声了:

个小居奈格还嗯牛居来?西到啊里起哉?

责骂归责骂,孩子终于回家时,饭还是要给他们吃饱的。不过第二天这个时候孩子们又不知“死”到哪里去了,又得重新喊一回。这些孩子们中当然包括了我,呼喊声中也包括了母亲的声音。现在想来,那时农村孩子名字最后一字多带“刚、祥”之类,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能喊得响而久些!假若按现在的起法,什么“浩然博文子涵”之类,能喊出响亮而悠扬的尾音么?

最快乐的莫过于和小伙伴一起到曹娥江边捉蟹吃。江边泥地凡有洞的地方,里面多半有蟹的,不过也就是些诸如“白玉蟹” “毛蜞”之类的小蟹。用小棍往洞里一捅,很快就能看见一只小蟹慌慌张张从另一个洞里爬出来,很轻松就能逮到,但有时也会不小心被钳住手指,痛得要命。捉到的蟹在江水中稍微洗洗,就迫不及待地剥壳送进嘴里,蟹腥味、泥土味和生鲜味一股脑儿地刺激着鼻孔和味蕾,只觉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了。

后来跟着父亲到了另一个镇上,看不到曹娥江的雾,吃不到亲手挖的小蟹了,很是郁闷了一阵子。不过好在每年寒暑假能住到爷爷工作的地方去,地名就叫曹娥,当然就在曹娥江边上了。那时,每晚曹娥江中传来的汽笛声竟然成了我的最大享受。躺在床上听着一声声汽笛,小小的心灵中经常胡思乱想些奇怪问题:这些船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它去的地方很远吗?很漂亮吗?什么时候我能坐上响着汽笛的轮船到远方去该多好啊!然后就在诸如此类美好的幻想中沉沉睡去。

再后来到了萧山,从此几乎再没见过曹娥江,关于曹娥江的一切就此封存在了记忆里。

以后的人生轨迹大概就和所有人一样,为生计奔波,为事业打拼,日复一日地从事着简单而又繁琐的工作,与各色人等打着非打不可的交道。岁月蹉跎,须发渐白,少年闰土变成了老年闰土,天真和幻想早已不再属于自己。

然而至今还是想念曹娥江,因为它承载了太多的童年回忆;更想念曹娥江上的汽笛声,是它让我对诗和远方充满了想像与激情,赋予了我前进的渴望与勇气。

(0)

相关推荐

  • 【散文】老渡口 ‖ 王斌

    老渡口 王 斌 和青衣江上不多的渡口一样,老渡口也只有三四条木渡船.渡船靠了岸,青石板台阶依着岩壁斜斜向上,到台阶中段,还搭了个供人歇息的木头凉亭.老渡口像一曲古老的船歌. 老渡口地处青衣江两岸一乡一 ...

  • 江泥

    必须描述两条河流. 一条雄浑壮阔,一条静谧温柔.一个叫扬子,一个叫嘉陵.一个像男人,一个是女子. 每年的夏初,是两条河流最为贫瘠的日子.除了一半的水,剩下一半是石头. 居住在河岸的人,走下层层台阶,走 ...

  • 走进封开的市井

    西江边的江口码头 肇庆市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居西江上游,毗邻广西梧州市,是广东省通往广西及西南诸省的咽喉之地,素有"两广门户"之称. 封开历史悠久,曾是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 ...

  • 【阅读悦读丨散文】彭万香《金沙江边,108国道绵延进山》

    [阅读悦读·散文]彭万香<缅怀那些逝去的青春> 图文/彭万香 [作者简介]彭万香,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初中语文教师.其作品散见于<语文导刊><西南商报><教育 ...

  • 乌龙江上的轮渡岁月

    通往江边渡口的小路有些泥泞,面包车开不过去,我们不得不把车停在一边,往江边步行.一边走,依光老伯一边用他带着浓重福州腔的普通话兴奋地跟大家介绍:"你们别看这条路现在这么小,当年这里可是排满了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军旅琐忆】张德喜||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张德喜   只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工程建筑部队呆过的人,才知道游锤是个什么物件,我有幸经历了.游锤,顾名思义就是游动的大铁锤.人工抡大锤,一般锤重都是八至十二镑,再重就费劲了. ...

  • 【军旅琐忆】徐洪杰||我一句气话,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我一句气话, 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徐洪杰 1985年9月,我413团1营2连驻守在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3号无名高地.3号无名高地海拔1000多米,紧临老山,正北面是敌人的1307高地. 1985年3月,徐 ...

  • ​【军旅琐忆】刘书升||心良

    心 良 刘书升 那一年,我与心良,一同军校毕业,一起坐着绿皮火车,颠簸一夜到了烟台.又一块换乘老式解放牌汽车,一路尘土飞扬地进入昆嵛山深处的步兵第七十七师. 心良,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心不藏事.我们相 ...

  • 血酬南国忆剿匪——贾清江琐忆广州郊县剿匪往事

    1949年10月,由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编的人民解放军我44军130师奉命向广州进军.当时我在这个师388团任团长.14日,我带领全团刚赶到广州的白云山麓,就听说国民党军政头目李宗仁.余汉谋等在我军强 ...

  • 【军史琐忆】胡德聘‖涤荡高平(上)

    涤荡高平 胡德聘 战争并非仅是政治的延续,而是政治及人类社会活动最极端.最残酷.最暴力的表达形式,尽管如此,人类千百年以来,国与国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集团与组织之间因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爆发各种战争.有 ...

  • 【军旅琐忆】张建国‖在“攻如猛虎连”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攻如猛虎连"的那段峥嵘岁月 张建国 1979年,我们408团3营和团直共8个连队在农场执行生产任务.团里有个指挥组驻在农场指导工作,当时我在政治处宣传股当干事,作为指挥组成员在 ...

  • 【军旅琐忆】江天||和郁钧剑相处的日子

    和郁钧剑相处的日子 江  天 人这一辈子,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儿,也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儿,就像黛色的远山,渐渐的隐入了茫茫的雾霭之中.然而,有的人和事儿就像一朵朵晶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