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部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企业家一定要在使命(向下能扎多深)和愿景(向外能有多大)上下功夫,并且,相信相信的力量。
什么是企业?
维基百科中有一个最简单的定义:企业是组织众多个人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
什么是文化?
根据《韦氏新大学词典》中的定义,文化,指的是一种包括思想、言谈、行动和人造物品的人类行为的综合形式。
并且,依赖于人们的学习和传递知识的能力向后代传递。
维基百科中说,文化是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灵魂的培养”,由此衍生为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起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使其适应自然或周围的环境,是一群共同生活在相同自然环境及经济生产方式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潜意识的外在表现。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界的语言(联想学院院长高强):文化是一群不同的人一起把事做成,然后积累下的价值观和方法;文化是多数人影响少数人。
学界的语言(MIT斯隆商学院教授埃德加·沙因):文化是一个集体在其整个历史中习得的所有共享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假设的总和。文化就是共同习得和默认的假设。
在这里,引用丛龙峰老师的关于文化内涵三个部分的描述,我觉得很清晰。
首先,是在外部环境中求得生存;其次,是整合人的组织;再次,是关于现实、时间、空间、真理、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深层次假设。
个人认为,尤其是这个深层次的假设系统非常关键,它决定了创始人对何谓正确的认识,以此决定了之后衍生出来的一切。比如阿里土话:so特么what,男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
稻盛和夫的心力很强,心力很强的原因是原则性,还有一个原因是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而了却私心则是来自深层的假设系统。“当我处于忘我的状态,为员工、为客户,一心不乱、全神贯注地投入研究开发的时候,当我为世人为社会开拓新事业的时候,我就无意中触及那宝库中睿智的一端,于是我就能开发出划时代的新产品,并且使事业获得意想不到的进展。”
横向:企业与部落
从本质来说,企业也是一个人群,一个组织,那么它与部落之间有何异同呢?
企业在日语当中是“会社共同体”,英文的用法是“corporation”,其内涵都有一种休戚相关的组织,一荣俱荣、一枯俱枯。
在人类发展历史当中,部落是一种非常坚凝的组织,它大于家庭和家族,又不同于现代式的国家。
从文化共同体的层面上来看,人,就不是制度中的一个小螺丝钉,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爱有憎、有喜有怒的人。
部落从来不把人当做物,它的规模适中,部落的统御方式也不是全然制度化的,用韩非子总结的法家体系来说,有慎到的势,商鞅的法和申不害的术的互相补充,因此,也能够让部落成员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在工业化的时代,企业的部落性减弱到几近于无,所有的管理和运营方式都是围绕着流程、图表等相对理性冰冷的话题。
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虚拟网络,使得人类社会在经历“部落化”“非部落化”之后,又进入“重新部落化”的时代。
而正是这种重新部落化,再次加强了企业文化的力量和作用,与部落一样,企业不止是一个实体,更多的,它是一群人共同的想象。他们相信这个想象、分享其中的传统和信念,从而形成一个虚构而又切实运转的体系。
实际上,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它是人的机构,而不只是豪华建筑、财务利润、战略分析或者五年规划。与部落一样,企业真正的存在,在于人们的头脑与心灵当中。
忍不住加上一句:为了部落!
纵向:企业文化的要素
《企业文化》教材中提到,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礼仪与仪式、文化网络。从某个角度来讲,这是从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的流动过程来梳理的。
企业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它的企业文化,即决定了它做事的方式。价值观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理念和信仰,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英雄人物是价值观的人性化体现和组织力量的集中缩影。礼仪和仪式和文化网络则是正式与非正式的传播途径。
理解企业文化
是企业存在的原因!
是一个企业作为有机的生命体,一种坚凝:从点到面,以面为点再进行扩张。
是就算企业失败了也会留在人心中的东西。
是实相、场域,而非投影。
是投影过滤掉的高维的东西。感而遂通,场域也许无法描述,但却可以感受。
是集体的心流,是人类神性的汇集,是企业和员工的精神存在形态。
是联动的关系,战略、组织、营销、HR、财务、资本的联动关系都体现了企业文化。
是领导力:企业文化和领导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伟大不是如何去领导别人,而是管理好自己。
企业文化的核心要件:使命,愿景,价值观
使命:在确立自己企业的使命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被欲望偷换了理想!真正的理想一定不是指向自己的。
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如果对人生有深入的思考的话,你就会发现,小我是立身之本,同时也是一种局限。
无论是人生还是企业,使命感一定是存在/利润之上的追求。思考终极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从这样一个起点开始: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存在?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说,我们的存在是为了呼吸、吃饭、睡觉,作为人,我们的存在一定有其神性的地方,那么,我们为什么存在?对人生的思考,同样可以延伸到企业。
与个体的人生一样,企业最重要的源泉就是来自内心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是源自人类深层次的渴望,这是一种探索、创造、发现、成功、改变和改善的渴望。它不是枯燥的理性认知,而是深入内心、具有强迫性,几乎与生俱来的原动力。
愿景:同时要回答的是“要往哪里去”,这就是愿景。愿景,就是愿望的景象。
它来自领导看见和相信相信。
企业家一定要在使命(向下能扎多深)和愿景(向外能做多大)上下功夫,并且,相信相信的力量。
价值观:如何从使命的原点到达愿景的未来,其中的路径设计就取决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决定了在通向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什么样的判断标准,以及谁是同行者,这是一种价值观排序。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可高可低可深可浅,取决于对个体和群体互动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实践水平。
▼ 领导看见和相信相信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