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条个人感知的生命质量曲线。
【每日一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大忠大义》
什么是学习?
学习最早可追溯至孔子在《论语》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
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
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习包括“学”和“习”。
“学”就是闻、见与模仿,是获得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及触觉味觉等等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
“学”是自学或有人教你学。
“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行为,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
“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
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学是指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习是指知识和经验的实践。
学属知,习属行。
中国大儒王阳明曾提倡知行合一。
荀子在《劝学》中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意思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一定要持之以恒。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外在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的变化。
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内在倾向或能力的变化,内在变化与外显行为并不完全一致。
这种变化应是后天经验习得的,不是先天的反应或者生理成熟的作用。
综合两大学派,学习是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内在倾向与能力较为持久的良性变化。
我们来看这两个定义:
定义1:学习是人们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带有永久性的行为改变。
定义2:学习是人们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其中有几个方面。
行为:学习的定义中关注的是行为。
变化:学习关注的是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持久:这种行为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
经验:学习必须包含某种类型的经验,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如果把对外的环境关系加上,我们可以认为得出以下理解。
学习就是解释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同时通过人的思维将其转化为一种抽象的概念(知识),并在现实中将这种概念加以运用的过程。
首先,直接经验。
人们在这一阶段获得亲身体验和经历。
其次,反思性观察。
人们在这一阶段对体验和经历进行回顾和反思,并重新进行有意识的观察。
再次,抽象概念化。
人们根据对经验的反思进行抽象思维,提出概念(知识)。
然后,积极实践。
人们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新的实践并检验它,重新回到第一步,再次获得实在的经验。
用简单的词来概括,就是:观察,评价,设计,应用的过程。
学习和记忆不同。
它们是不同的阶段。
学习更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 记忆则注重知识的保持。
不过,它们又是互相影响的。
人们已有的记忆影响着人们将要学习什么。
人们学习的内容也同样影响到人们的记忆。
学习需要心智模式支撑。
彼德·圣吉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深入阐述了心智模式的概念。
心智模式是人们对于真实世界运作的一种内在印象,对于人们如何看待事物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会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一些规则。
强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和系统思考对个体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
自我超越要求组织中的每个人首先要学习如何不断理清并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和追求。
然后集中精力、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实现自我。
这样,每个人才会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心智模式是人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
尽管它在很大程度上能指导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但是当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人们也需要改变心智模式。
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运用系统的而非碎片的思维方式,才能看清事物变化的内在特征。
而后,才能了解应如何掌握变化,开创新局。
成长型人生中,个人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行为、提升其它素质,以在不断变化环境中使自己保持良好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这是一种有意识、系统和持续的行为。
从内容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改变:知识、行为和其他。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条个人感知的生命质量曲线。
这条曲线的长短、高低和形状,体现了人生的起伏变化、丰富多彩、成就业绩、幸福安宁。
学习的重要目标,就是要通过增加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来增加个人生命的总价值。
▼ 增加个人生命的总价值。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