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经籍志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此《志》原是唐贞观年间《五代史志》的原稿,后并入《隋书》,根据《隋大业正御书目》作为底本,并参考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分类体系而成。利用隋代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六部,合八万九千六百六十六卷遗书,与《隋大业正御书目》核对,删去重复,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类著录。
既反映隋朝一代藏书,又记载六朝时代图书变动情况,并最终确立了四分法在目录学中的地位,也是现存最古的四分法目录书。
值得注意的是,《隋志》是经史子集四部后附入道佛二家,所以也不是完全的四分法,确切说应该算是六分之法。
折叠 编辑本段 体例
《隋书·经籍志》按四部分类,先有总序一篇,记叙目录学演变和编写经籍志的原因。此后,每部下有大序,类下又有小序。序中简要说明每类的学术源流及其演变。类下著录书名及卷数,又常常附以简要注释,指明注者,记其时代爵衔,间或注明书的内容真伪及存亡残缺,如称"宋有"、"梁有或亡",并以夹注,附入亡佚书目。充分体现了目录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折叠 编辑本段 价值
《隋志》确定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此《志》所著录的经部著作及其儒家类文献,并大序、小序、注释等,至今仍不失为考见唐以前儒家著述概况的重要资料。
清代以来,考补疏证者有十家之多,如章学诚、章宗源、姚振宗、张鹏一等人都有著作传世,其中以张鹏一《隋书经籍志补》及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较有影响。此《志》的单行本较多,后人的考补、疏证著作皆可算单行本;另外,又有《八史经籍志》本及1955年商务印书馆标点铅印本。
折叠 编辑本段 分类
折叠 分类方法
《隋书·经籍志》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
折叠 经部
经部按《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纬书》、《小学》十个大类,著录经学文献共六百二十七部,五千三百七十一卷,通计亡书,合为九百五十部,七千二百九十卷。
其中《易》六十九部,五百五十一卷,通计亡书,合九十四部,八百二十九卷;《书》三十二部,二百四十七卷,通计亡书,合四十一部,二百九十六卷;《诗》三十九部,四百四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七十六部,六百八十三卷;《礼》以一百三十六部,一千六百二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二百一十一部,二干一百八十六卷;《乐》四十二部,一百四十二卷,通计亡书,合四十六部,二百六十三卷;《春秋》九十七部,九百八十三卷;《春秋》,通计亡书,合一百三十部,一千一百九十二卷;《孝经》十八部,六十三卷,通计亡书,合五十九部,一百一十四卷;《论语》,七十三部,七百八十一卷,通计亡书,合一百一十六部,一千零二十七卷;《纬书》十三部,九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三十二部,二百三十二卷;《小学》一百零八部,四百四十七卷,通计亡书,合一百三十五部,五百六十九卷。
折叠 史部
折叠 子部
子部儒家类共著录儒家文献六十二部,五百三十卷,通计亡书。合六十七部,六百零九卷。分十四类: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折叠 集部
集部三类,楚辞、别集、总集
折叠 道经
道经四类,经戒、饵服、房中、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