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科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类了解、“知道”周围的世界
这样,你就能保持 conscious 并且 prescient
(向上滑动启阅)
致亲爱的你:
Hi,见信如面!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然首先是具有强大内驱力和扎实自我管理能力的人。而如何才能有效管理自我、管理公司呢?与您探讨一二!欢迎开启阅读,当然,更期待你的精彩留言。
愿每日微小知识激发你的深刻思考。🌹
(全文共计3370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一、管理者需要摒弃浮华
“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这是近几年来对我影响最深的团队管理箴言之一。
誓师大会总是会让人激动万分,仿佛聚集了全世界所有的激情,而人们对于一个好团队的期待似乎总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应该自备鸡血,为所在的团队事业奉献力量”——尤其是创业团队。
包括之前的合伙人,也有这样的执念,以至于对团队的表现日渐不满。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最大的误解。
团队管理,尤其是创业团队管理,一定要避免这种激情满满的状态。
用力过猛不仅容易没有后劲,更可怕的是,它会让所有人陷入一种不切实际的虚妄当中。
创业,实在不是一件只有情怀和梦想就可以的事情。
固然,情怀和梦想是启动创业的一个火花,是必不可少的内在驱动力。
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你需要将情怀与梦想收起来,藏在心底,然后把脚踩在大地上,踏踏实实地通过每一天的实际行动,通过解决每一个日常的问题,通过良好的团队管理达成的统合综效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找到的利润区域,来真正实现价值创造。
创业不是让全社会或者资本方为你的梦想买单,而是通过你和团队的努力来真正创造价值,然后在这个价值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利润点并得以生存和发展。
对于创业者来说,找到利润区是定义企业的基础,而成为一名真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则是企业内生力量的源泉。
一名有效的管理者,首先要摒弃浮华。
二、管理者需要自我管理
管理者必须要卓有成效。而在知识型组织中,要使得管理有效的第一要务就是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脑力工作者汇集的现代企业中,管理哲学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管理者是企业的关键因素,凡是可以通过他人对企业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的人都是管理者——它不由职务定义。
其内在逻辑是:
企业的命运系于成果,成果源于外部的机会和组织的有效决策,也源于对团队成员的长处的发现和发挥,以及企业对人自我发展的激励——而这一切都基于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有效性。
一个人的才华,也只有通过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有所成效。
才智和知识水准很高的人,并不一定可以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对于个人而言,管理已经被用在几乎所有我们在乎的地方,比如: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知识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管理…它渗透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大家对它既爱又恨——爱是因为管理代表井井有条、代表天天向上,恨自然是因为人们天然不喜欢条条框框的束缚。
作为个人的管理尚且如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是否就更为困难呢?
是的!因为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绩效依赖于许多人,而他必须对这些人的工作绩效负责。
不过,团队管理者的要义是基于良好的自我管理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说起。
管理者需要培养的习惯有以下几点:
1、掌控自己的时间
“自己的时间”对于一名管理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奢侈的词。
CEO在上任之后很容易变成一名救火队员,所以有不少朋友感慨说“哪是团队在为我打工啊,分明是我在为他们打工!……”
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他简直是一名组织的囚徒。
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来找他,他的时间被严重分割,繁复的日常事务往往使他疲于应付。
可悲的是,能力越强的管理者往往越容易陷入这个大坑,因为他即使可以应付这些繁重的事务,也是在浪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消耗自己才能中最应该发挥的有效部分。
于是,越忙,越没有成效。
曾经有一位朋友询问,如何有效掌控自己的时间。
我给出的建议是,先记录和观察(可以参考奇特的一生这本书)。
做这样的建议不是因为我崇尚过时的时间管理,而是因为一个事实:对于自己的时间,人们往往会有很大的认知误差,人的心理偏向会让我们朝着理想的方向补齐。
比如某公司的董事长非常确定自己的时间大致分成三部分:1/3用于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业务;1/3用于接待重要客户;1/3用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而真实的记录是,他几乎没有话多少时间在以上任何一方面,而是花在调度工作上,比如处理客户订单,或者催货等。
那三个方面知识他认为“应该”花时间的工作而已。
作为管理者,调度工作必不可少,但这类紧急事务往往会让我们将“重要不紧急”的事务无止境地向后拖延。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是:专门划出一个固定时间段来做这些事情。
比如我就以半天为单位划分时间,除非有不能调整的安排,我的上午时间一定会留给自己处理重要不紧急的事务。
2、注重对团队的贡献
管理者应该经常这么向自己的团队提问:“为了便于你为团队做出贡献,需要我做些什么?需要我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提供这些贡献?”
真正的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个懂得授权并且善于赋能的人。
他非常清楚加强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和培养他人的关系,而与此同时,注重自己对团队的贡献,是避免管理者过分依赖他人的一个方式。
虽然管理者通常是通过他人来实现绩效,但其实他的职责不应该只是发号施令或者事后监管,要使管理有效,管理者必须注重自己可以为团队贡献什么价值。
3、要事优先
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一个自我管理重点。
首先要排序,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其次要精简,每一次,一定只能只做一件事。
用时髦的话来说,一定要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勤奋。
有太多的人勤勤恳恳一辈子,却还是一事无成,其本质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毫无重点。
对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企业是一个具有极强目标性的组织,其使命及其需要达到的利润值就是最确定的目标。
如果一家企业的管理者无法做到要事优先,那将是最大的悲剧。
确定优先次序是一件最复杂最困难的事情,它需要对企业自身和市场环境的深刻理解,需要快刀斩乱麻的决绝、智慧和勇气,也需要有所担当的责任心。
一名管理者除了做好自身管理,必须同时要做好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人和决策。
三、管理者需要做好决策
管理者需要掌控好自己的时间、注重对团队的贡献以及做好要事优先,这一切都是从自身出发,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
而他的作用当然不止如此。
用人和决策,是他的重要职责。
1、要用人所长
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而且毫无疑问是管理者的一项基本功,不过在现实的组织中一切往往不尽如人意。
很多的时候,我们会陷入面面俱到,只看到每个人的缺点而忽略其长处。
这里要讲两种常见的现象。
一种是“因事用人”,很多时候管理者往往会认为他们首要的任务在于因事用人,先设置一个职位,再物色人选来出任这个职位。
这样的步骤往往会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物色的对象一般都是一位“最不至于出差错”的人,也就是“仅合乎最低要求”的人,这样自然都会是平庸的人选。
另一种是“因人设事”,这简直是一个更加糟糕的错误。因人设事不仅是一个职位的问题,它最不靠谱的一点在于为了替一个人安插一个职位,让一大群人受到牵累,因为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好的办法是在设立职位的时候考虑到整个组织的目标,设计几套方案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并且在具体人员到位后做一段时间的磨合调整。
千万不能完美主义,硬要让人削足适履,而对职位人员的要求也不能从“不出错”的角度来考虑。
比如:一个偏执狂肯定不适合做运营,但是有可能是一名好的产品经理。
2、有效的决策
和用人一样,有效决策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但是在一个企业中,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应该是管理者来做,其实管理者要做的一定不是面面俱到,而应该是只做少数的、重大的决策。
而大量的决策应该落实到一线员工。
要做好决策并不容易,但是最可怕的就是不做决策。
为了做好决策,其实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规则,就能让决策的有效性有一定保障。
首先要了解问题的性质,找出其规律;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找到界限,也就是边界条件;第三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及其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决策方案一定是可落地可执行的;第五要重视反馈和验证,及时调整。
以我的经验和教训,一定要正视决策,决不能总是“我们再研究研究”的心态。
如果说决策有可能带来风险,那么不决策就是最大的风险。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决策如果真的有困难,十有八九是出在不必要的细节上。
有胆识、有勇气,是成为一名优秀管理者的必要条件。
无论是经营一家公司、管理一个部门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知识工作者,都需要做好自我管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到要事第一、重视自己对组织的贡献,并且用好别人的长处、做好每一步决策。
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而真正卓有成效的管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
你需要从实际出发去理解,去实践和试错,然后找到自己企业最适合的道路——真正的有效性一定是自己找到的。
因为,“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