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担心救了一条命”――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喉医院李栋才主任访谈录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个普通人,穿上白大褂便是病人眼中的神。
起意访谈李栋才主任是源于在一次会议间隙中听到他所说的一个小故事――
一名患者,女,45岁,之前因鼻涕中带血曾找鼻科医生看过,鼻内窥镜检查及鼻咽部磁共振检查均显示无明显恶性病变,2021年1月14日,因痰中偶带血丝到咽喉科找李主任就诊,复查鼻内窥镜,报告提示鼻咽部无明显肿物,但鼻咽部粘膜可见一糜烂点,便请病人三个月后再来复诊。下了门诊后,李主任的脑子里一直琢磨着这个病例,总觉得不放心。
我问他:“当时已经下了门诊,您的这份担心源于什么?”他说:“肿瘤的早期是很难被发现的,虽然核磁共振和内窥镜检查都未显示异常,但病人鼻咽粘膜出血症状一直在,症状与检查不相符,总觉得不对劲,但按常规等三个月后再复诊,万一到时是癌症,我会很内疚的。”于是他便与鼻科医生沟通,通知病人马上回来医院取活检送病例,报告显示:鼻咽未分化癌。
(图片为李栋才主任和同事微信对话,沟通跟进患者取活检和确诊事宜)
“那如果这个病人这次没有回头做活检,三个月后才来复诊会是怎样的结果?”我继续问到。
“未分化癌是病理分型中最差的一种,容易淋巴和血行转移,未分化癌三个月后可能会转移到颈部及附近的淋巴结,甚至远处转移。鼻咽癌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很好,5年生存率可达80-90%,但如果发生转移,但治疗难度大很多,有效率大大降低,后期放疗的范围和副作用更大。
记得当时作为医学生宣誓时,老师教导我们记住四个字――‘救死扶伤’。这是我们做医生的天职,对病人要多一份耐心和细心,多一份责任心,这是基于对生命的一种纯粹敬仰。”
任何的发生都不是一种偶然,它背后的故事往往更加能透视出本质。
1977年,广东湛江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热爱医学,苦于从小家境贫寒,无奈一边做工程养家糊口,一边拜邻村的医生为师为乡邻服务。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本村有名的赤脚医生。
幼时的小栋才耳濡目染的看着父亲为大家打针、指导用药,也看着乡亲们将打的鱼、养的鸡送到家里来表示感谢和尊重,心中便悄悄埋下了一颗关于未来的种子。考大学时,父亲希望他能学医,于是他便肩负着两代人的心愿走上了从医之路。
都说身教胜于言传,也许父亲并未曾给李栋才讲过多少大道理,但是那种切身体会到的淳朴氛围、父亲由心而发对于医学的热爱、对乡亲们解决问题的态度已然成为了他对于“医德”一词最真实的理解。
从医十八年,李栋才曾被评为十佳青年医师,从一名普通的青年医生走到了医务部主任的岗位,通过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哈佛大学与新加坡等先进医疗机构研修的经历,他对龙岗区耳鼻喉医院新院区的建设提出大胆的想法与设计――“以前我们一直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现在我思考的是在建筑设计方面要以医护人员为中心,在服务流程方面要以病人为中心。因为医院是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置身其中的环境,硬件方面设计好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如果大家感受不好就难以有好的情绪、心态服务病人。在服务流程上,我们将实施‘一站式’服务――让病人挂号、缴费、检查、看病都在一个区域完成,尽可能减少病人的走动,这样就避免了病人在各楼层奔波、排队的状况。”
“邱院长讲过,要开拓眼界、打破固有思维,放眼未来10-20年医院的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领导品牌。我们非常认同这种前瞻性思路,所以当我出去交流考察学习时也总是思考怎样让病人享受到安静、舒适的服务,怎样将先进的管理流程设计、新思路带到我们的新医院。”李栋才主任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信心满满,隔着电话仿佛都能看到他脸上的笑意与自信,同时也有一缕阳光在我内心中升起,充满了对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新院区的期待。
“那您从医生到管理岗位,从医18年,您认为作为医生和医务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再次问到。
“医生重要的是医德和医技,我常带队招聘医生,不看重成绩,更看重品德和沟通能力,技能可以练可以学,而医德是根本。医务管理者重要的是大局观和品德,因此无论作为一个医生还是医务管理人员,‘德’是最重要的。”
德是本心,是医者初心,是技术底层的哲学支撑,当我再一次回顾《医学生誓言》时――“Health related, life entrusted.”瞬间体会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链接感、一体感和圣洁的光辉。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穿上白大褂,用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成为了我们的“健康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