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奶奶陪练娃哈哈
奶奶陪练娃哈哈
儿子将近而立之年,才迎来天使孙女降临我家,全家人的那个喜悦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虽然我曾经是个儿科主治医师,但为了更好、更专业地照顾好儿媳和孙女,还是不惜开销,请来金牌月嫂——梅姐,帮忙照料母女二人的生活起居,并且从常规的26天,延长到了40天,这样一来,儿媳恢复得就更健康,宝贝也更加强壮一些。
宝贝属狗狗,初来乍到之时,对大千世界没有印象,还比较腼腆,除了吃就是睡。环境熟悉之后,就开始高调表达她的情感和需求,不会说话,但不影响她下达指令。她会用高、低、急、徐不同的啼哭,安民告示:她饿了、困了、冷热了、害怕了、寂寞了……在那些特殊日子里,她就是我们家的最高指挥官,她的一颦一笑牵动全家,一家人的眼睛、耳朵和腿脚,随时随地被她的“哨声”所召唤。小东西机灵着呢,只要一睁眼,吃饱喝足了,眼睛就滴溜溜尾随着大人,小嘴巴一张一合,逗着我们跟她鹅啊鸭的,不知不觉误入动物世界。
古代称儿科医生为“哑医”,奶奶我中医药大学毕业。早年有十五载的“哑医”经历,虽然后期不干临床了,但功底还在呢!对于孙女的那点小脑筋,开启“呀呀”对话之门,基础还是大大的有。老是“啊儿啊”的,太单调了。无意间,我念叨几句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丫头,头一回听到有节律的声音,高兴得手舞足蹈,两眼亮晶晶的盯着我看,我用更夸张的表情问她:“开心吗?”“喜欢吗?”她就把小腿一撑,小肚肚一挺,以示回应。看来,这个小不点,还是挺喜欢奶奶变着花样和她插呱的,要求挺高哦!
在宝贝到来的前一年,奶奶我就开始做功课,学习汉语拼音啦!刚开始前后鼻音不分,翘不翘舌不懂,心里没底,拿到文章就低着嗓子轻轻的读。儿子说,妈呀,你读书搞唱歌一样,老跑偏,也不在调上。我说:“妈用的是假嗓子,弦子没调好。”等到使用丹田之气,大声朗读时,估计儿媳是实在听不下去啦,主动帮助指导纠错。儿媳妇是个音乐老师,吐词发音清晰,声调音阶把握准确,耳朵特别敏感。我一读错就被发现,立即纠正。几天下来,就记住了常错的同一类型的好多字词发音。现在,跟孙女交流起来,我是自信满满,一是普通话确实有点进步,二是孙女还小,优劣还不能分辨。她只是喜欢奶奶,张开的笑容,亲切的召唤,和温暖的怀抱,音准如何,忽略不计。
在孙女面前,我是一个十足的唠叨奶奶,她的眼睛看到哪里,我就象接到指令的电子阅读器,立即发出比较标准,相当温柔的解说:门、灯、桌子……我抱着小小的她,做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边、后边的游戏,她就高兴地咯咯咯笑个不停。我抓着她的小手,指认奶奶的眼睛、鼻子、耳朵;她好像知道,这些器官是限量版的不好配置,因此显得异常认真和专注。
有时候,宝贝该睡午觉却坚决不睡,贪玩耍赖兴趣不减,奶奶我就拿“家法伺候”,给她说说弟子规!儿子一看,笑歪了嘴说,妈呀,你孙女那么小,你给她说弟子规,不就对牛弹琴么!我说:“儿子你不懂,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几乎每分钟就增加脑细胞20万个,从出生到一岁,脑重量平均每天几乎以1000毫克的速度增加,比出生时要增长175%,不给她弹琴,错过机会多可惜呀,况且,她开心,我高兴,才不管小牛还是小狗呢!”
宝宝不懂,奶奶跟她爸爸说的什么牛呀琴的,眨巴着好奇的小眼睛,尽情吸收着一切好听的声音,好看的景物,努力记忆着,认真学习着,然后一点一点进步。到6个月零2天的时候,就明明白白地开口叫妈妈,眼睛追随着妈妈,反反复复呼唤好多遍的那种哦!实践证明,对牛弹琴还是有好处的,越发好为人师,看见花儿草儿树儿,都不忘跟孙女重复个十遍八遍,碰到蚂蚁搬家和蟋蟀躲在草丛里唧唧,肯定是要蹲在地上一起观看聆听,然后声情并茂,教她对物发音。
有谚语说:贵人语迟。可我家的宝贝,早早开口说话。现在,每天象小八哥一样,有十万个为什么要追问,好长的句子,也能完整的表达出来。奶奶我,好想把自己知道的,一点不留地告诉她,不求未来大富大贵,只希望她知道美丑,识得善恶,学会避险,懂得感恩,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成人,长命百岁,一生平安!
写于2020年1月30日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何秀华 ,江苏响水人 。中医药大学毕业 ,文学爱好者,心理学爱好者,游泳爱好者。文字散见报刊、公众平台,游泳在全省、全国多次获奖。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吴秀明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 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