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过 客
过 客
大院老猫||江苏
1912街区如今在南京就如同北京的三里屯,无人不知。但是,这里20多年前是什么样子,即使南京本地人也不一定都知道,而我却记忆深刻。
那时这块地方是一大片民国建筑群,这些民国建筑的风格与紧邻的总统府一脉相承,当年是民国政府官员宅邸,解放后成了东南大学教职工宿舍。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因孩子要在附近入学,在东大任教的哥哥便将这处住房让给我暂住,谁知这一住就将近9年,算起来这是我长这么大除了现居处外,住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了。
这些民国建筑虽已年久陈旧,但骨子里依然透着不俗的气质,用现在的标准衡量,都是双拼和联排别墅。像我居住的这种双拼小洋楼,每栋左右两户,每户上下两层,每层都有三、四个房间,并各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洗浴室,楼下的侧面有小院子,楼上的楼顶有大露台,房间和楼梯全部是木质地板。而联排洋房除了楼下侧面的小院子变成后面的小天井外,其他格局没有区别。可以猜想,当年能住上这样一套房子的官员,职位不会太低,就是现在楼上下分住两家,条件也算很不错的了。
每两排房子之间,便是一个向阳院,院子很深,院门临太平北路,名曰板桥新村。搬进这样的院子,生活方式好像也回到了那个年代。孩子们在院子里尽情地追逐嬉戏,无拘无束地相互串门,享受着与高楼住宅不一样的童年。大人们虽然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矜持,但在这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居住环境中,有礼而又有节的交往也是免不了的。
楼上住的是一对退休教师夫妇,他们的儿女都在国外。老夫妇俩特别自觉,每天晨练买菜回来,上楼把楼梯门关上后就很少再下楼打扰,如果下来敲门,不是送来女主人包的饺子或自制的糕点,就是提醒我们生活安全方面的事,对我们有着一种长辈的慈祥和关心,或许是我们这个三口小家让他们想到远在国外的儿孙们吧。
与隔壁楼下的邻居则是通过他家的小狗而相识相交的。这条块头不大的串串狗全身毛色金黄,却长着一张包公般的黑脸,它家人整天昵爱地“黄黄“黄黄”地唤它,我们一家背后却叫它小糊脸,因为从我们搬来它就没给过好脸色,每次从它家门口经过,都像见了仇敌似的冲出来,一路追着狂吠,直到我们逃进家门,才余怒未消地悻悻而去。但小糊脸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好吃,凶归凶,给它吃的并不拒绝,特别是对我们家朋友送的靖江肉铺情有独钟,因此很快就被我们投其所好收买,与我们化敌为友。后来发展到每天下班时坐在院子里对着大门等,远远地看到我就飞奔过来,直起身子往我怀里扑,小尾巴一个劲地摇,嘴里还呜呜有声,比见到它亲妈还亲。平时只要我们家门没关严就溜进来赖着不走,有时休息天早晨想睡个懒觉,它竟放肆地窜进房间两只小脏爪扒在枕边催我起床。小糊脸妈妈过来喊它回家吃饭,一来二去,两家熟悉起来,成了相处很好的邻居。后来搬家之后,我们还寻着新地址带着肉铺去看望过小糊脸几次,这是后话。
因为紧邻总统府,时常会有一些过往的游客进院参观,对着这些老建筑拍照留念。有一天我刚出大门,就见到一个挎着单肩包,身材挺拔、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从门口经过,我一眼认出他是几年前那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渴望》中扮演罗刚的演员!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没人注意到他,我虽然很激动但也不会冒然打扰,一直目送他的背影远去。最近才从网上得知,这位优秀的演员已在多年前因病离世了,真是令人唏嘘感叹。
有一年一个冬日的下午,我在家赶写一个稿子,因为是工作日,院子里静悄悄的。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开门看,门外站着一个穿着时尚的老太太。老太太告诉我,她是从澳门来的,她父亲原来是民国政府的官员,她在这套房子里度过了童年时代,50年前她们一家去了台湾,这次到南京特意来看看小时候住过的房子。老太太进门后挨个房间看,激动地告诉我哪间是她父母的房间,哪间是她和妹妹的房间,她指着客厅进门的地方说,这里当年有一道墙,外面是保姆住的。对着她指的地方仔细一看,果然依稀可见墙基的痕迹,我恍然明白,为啥整个房间都铺的地板,唯有外面这一块是水泥地面。老太太指着南面的窗外说,当年外面是条棚户房巷子,住的都是一些拉黄包车、做小生意、打短工的人家,我听了又是大吃一惊,因为现在窗外巷子仍是一片自建民房,住的基本还是这样的市井劳动者,几十年了竟然变化不大!
又是一年的某一天,我下班后在院门口看到一个白发老者带着一帮人,对着这片房子比比划划地说着什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认出白发老者是赫赫有名的省纪委前书记曹克明,彼时他已到省政协任职。后来从报纸上得知,他是亲自带队对政协有关提案进行实地考察的。
不久,便传来这一片老旧建筑群将进行大规模改造的消息,很快窗外巷子里的自建民房开始动迁拆除。而对这些留有深深时代印记的民国洋房,是拆除重建,还是修缮保存?各方意见不一。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争议讨论之后,最终院子里还是贴出了拆迁的公告,除了最前面靠近长江路的一排红砖洋房,还有太平北路临街的几栋独栋老别墅(据说其中一栋是当年孙中山行医的诊所),其他所有房子的墙上都写上了大大的“拆”字。
回想在板桥新村居住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早晨起来,从卧室里端出便盆倒入外间的厕所,清洗干净后放到侧面小院子里晾晒,晚上临睡前再收回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仿佛被定格复制,日子是那么的缓慢悠长,一度让我产生岁月静好、伊人不老的错觉。如今蓦然回首,20年弹指一挥间,我,还有当年与那片建筑有关的人们,都是这一段岁月的匆匆过客。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袁梅林,笔名:大院老猫,江苏南京机关工作人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