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乡的井

家乡的井

偶尔的一次接水,看到水里面漂了好多杂质,心想,这就是所谓的城里的自来水吗?还不如我们家乡那口井里面的水干净清澈呢!我的家乡在大山脚下,那里有座不知名的山,叫泉屲山,泉屲山旁边有个山沟,叫井地沟,从井地沟的深处,埋了一道水管,一直埋到村庄口,一口井便在这里诞生了。

小时候,在现在这口井的不远处有一口井,很旧很破,具体怎么个模样,现在真的记不清了,或许跟老人们打听,还能知道原来那口老井的历史。从我们记事起,村里人就在离那口老井不远的地方,重新挖了这口井,相对老井,新井就漂亮多了,最主要的是坚固多了。新井大约有3米深,用水泥、石头砌成了一个两米见方的模样,离井底不到一米的地方,一股清澈的泉水昼夜不停地淌着,就是这一股水,养育了全村四五百人。新井的旁边还专门放了一个圆形的石槽,直径大约有一米多,深也有七八十公分,专门供牲畜饮水,这个水槽,对农村人来说,是极其方便的,也是很实用的。

井里的水,很多,当遇到天涝雨多的日子,井里的水很是充足,不论你怎么用,它都很充足,似乎永远也用不完,还有就是冬天,井里的水也是用不完的,人们打水的时候,留下一点一滴的水在井壁上,日积月累,等到三九天的时候,冰已冻得快要封住整个井口了,只容得放下去一只水桶,勤快的人们便拿着铁棒、洋勾等尖利器具,一层一层抛开冻冰,抛上半天,也就抛开一半,却又能将就着打一段时间的水了。井里的水,很少,当遇上大旱之年的时候,山里的水少了,随之是井里的水流也就小了,这时候,便是全村用水最为紧张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有人起来挑着水桶去挑水了,快一点的人,挑个两次,就没水了,懒一点的人,一次也挑不上,就没水了,只能排队接水,一桶一桶又一桶,轮流着装满了每一个人的水桶,但这时早已太阳老高了,他们挑水回去匆匆又忙着下地干活去了。留在井旁边的,就是些老人和能挑动水的孩子了,他们的任务就是一天把家里能盛水的器具都装满。

记忆最深的是,夏天的时候,全村大部分的牲畜都聚集到一起赶到山里去放,每天安排三四个人,轮流着放,到下午七点左右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拿一个水桶,到井边来等自家的牲口,井的四周放了好多的水桶,也围了好多等牲口的人,这时候,便是全村最热闹的时候,也是人员最为集中的时候,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一天发生的新鲜事,在这种气氛中,他们忘记了一天的疲劳,一天的辛苦,最后在大家的说说笑笑中,各自拉着自家的牲口相继离去,最后,只剩了那口古井,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慢慢蓄水,开始为迎接第二天人们的用水做准备了。

这口水井记录了多少人畜饮水的历史,也孕育了多少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慢慢长大,一步一步走出了小村庄,而这口当时的新井,在记忆当中也变成了一口古井,曾经的往事如烟,而儿时的快乐却时常留在心底,陪伴着我成长。虽然那口古井今非昔比,然而我还是时常怀念它那甘甜的味道、冰爽的感觉。

当静思窗前的时候,古井已变成了一幅遥远的画卷,它经历了尘世的沧桑,熬过了岁月轮回,也记录了这个村点点滴滴的往事,多少年,古井依旧如此,只是岁月的痕迹镌刻在了它的身上,留下了它老去的样子,但它还是依旧每天流淌着那股甘甜的泉水,哪怕慢慢没有人去挑,或许直到有一天,它会孤单的在村口,守望着偶尔过往人影……其实,人生亦如古井,有热闹的傍晚,也有孤寂的黑夜,更有无人问津的现在,做好自己,用心去体验每一天的美好生活,哪怕到了最后,守着那一份孤独的影子,在回忆中也会有五彩缤纷的往事……

插图/网络

作 者 简 介

朱培顺,甘肃古浪人,2008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工作于古浪县工商局,曾在《中国工商报》《甘肃工商时讯》《武威日报》《甘肃广播电视报》《西凉晚刊》《古浪文苑》等报刊发表多篇新闻报道和散文,喜欢以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感情!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

  • 龙江湿地“保驾井”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路遇一口古井.高新区龙江湿地的导游告诉我,它叫保驾井. 面对古井,思绪如汩汩流水.透过木质井栏,透过生满绿苔的青砖井壁,我看到朱元璋带领起义军浩浩荡荡而来.勇士 ...

  • 沉默的老井

    故乡的老井,就是村民的生命之泉,泉水的多少,安抚着人们的心. 查树轮可溯年岁,观牛齿可辨年龄,但老井模糊了青春与衰老的界限,井沿碧绿的青苔,井口光洁的青石,都是时光落下的印迹.老井到底是什么时候凿打而 ...

  • 【西散原创】吴燕妮作品 | 村庄的老井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家乡的山水草木充 ...

  • 散文天地‖家乡的老井 文/魏怀平

    家乡的老井 文/魏怀平 作者简介: 魏怀平 ,孟津县作家协会会员,<家乡>杂志签约作家,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2012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微篇文学>,<青年作家 ...

  • 【第139期 :诗林集锦《井》碎玉诗词学院高级群诗友集作】

    碎玉诗词学院高级群化班,12月3号-10号已收下的过关作业 1.<古井>作者:空山灵韵 泉眼经年流不尽,泠泠滋养万千孩. 而今玉砌雕栏困,寂寂青岩已满苔. 2.<井>作者:好好 ...

  • 阅读悦读丨赵永培《家乡的古井》(散文)

    阅读悦读丨王琴<凌霄的心>(散文) 文/赵永培 [作者简介]赵永培,光辉学校教师.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我的家乡在一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蒲江涛

    覆满枯井的落叶,总有一丝别离枝头的隐伤--题记 老家古井,源自巴山腹地.她怀揽天地灵雨与银雾,汇集一线清流,穿越地下暗道,行至屋后坎岩,分成两股细流:一股挤出石缝,"滴滴"溅落,凿 ...

  • 朱良启丨村头的那口老井(散文)

    在学习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词中名篇<望海潮><雨霖铃>时,我向学生介绍柳永生平及时人对其的评价,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不料让我没想 ...

  • 贾龙杰:​​故乡的老井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故乡的老井 作者 | 贾龙杰 原创 | 乡土中原 ...

  • 涓滴成河·散文 韩佳栋 | 老井

    朗读者:毛奎军 老井,应该很老了.因为它已经同村里作古的老人一样被厚厚的黑土覆盖了. 那口老井曾经就在贯穿小村的土路旁,在我家房前的柳条障子下. 老井是口土井,不像南方的井会用青石砌壁,甚至还有雕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