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 |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简介】

《汉宫春·立春日》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作。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往复回旋,含蓄深沉。

【注释】

从美人登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犹在。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

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⑴汉宫春:词牌名。

⑵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

⑶“春已”三句:谓从美人鬓发上的袅袅春幡,看到春已归来。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春,剪彩绸为花、蝶、燕等状,插于妇女之鬓,或缀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名幡胜,彩胜。

⑷“无端”两句:言虽已春归,但仍时有风雨送寒,似冬日馀寒犹在。无端,平白无故地。

⑸“年时”两句:燕子尚未北归,料今夜当梦回西园。年时燕子,指去年南来之燕。西园,汉都长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门外有琼林苑,都称西园,专供皇帝打猎和游赏。此指后者,以表现作者的故国之思。

⑹“浑末办”两句:言已愁绪满怀,无心置办应节之物。浑,全然。黄柑荐洒:黄柑酪制的腊酒。立春日用以互献致贸。

⑺“却笑”五句:言“东风”自立春日起,忙于装饰人间花柳,闲来又到镜里,偷换人的青春容颜。黄梅染柳,吹得梅花飘香、柳丝泛绿。镜里转变朱颜,谓年华消逝,镜里容颜渐老。更,何况。

⑻“清愁“两句:言清愁绵综如连环不断,无人可解。解连环,

⑼“生怕见”两句:言怕见花开花落,转眼春逝,而朝来塞雁却已先我还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

【创作背景】

《汉宫春·立春日》作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时,当时作者刚刚成家。邓广铭在《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三版题记”中说:“辛稼轩在‘锦襜突骑渡江初’的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便已有了家室,亦即和先已寓居京口的范邦彦之女、范如山之妹成婚了。”此词可能是作者从金人占领区南归的第一首作品。

【整体赏析】

全词从风俗民情入手,紧扣立春日的所见所感来写,赋予节物风光以更深的含意,于哀怨中带嘲讽,内涵充盈深沉。开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袅袅”形容其摇曳,化静为动,若微风吹拂,更见春意盎然。从思想内容看,虽不能确断其为辛弃疾南归后所写的第一首词,但必为初期之作。辛弃疾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作者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

上片起韵点题,写大地春回的立春日风景。立春日是春天到来的信号,表现这节物风光。作者以一“看”字,将春天的气息,通过妇女们立春日的头饰——袅袅春幡散布出来,暗示出作者对于春归的喜悦。以下一韵,不直接往前写去,却反挑一笔,写出对寒风冷雨阻碍春来的幽怨。以下突然写到燕子,用比兴法推出怀念故国的感情。因为余寒未尽,春社未至,那去年秋时南来的燕子,不能回到北方故国的“西园”去。但燕子虽然无法归去,作者却生派它一个“西园梦”。一个“料“字,化无理为有趣,表明这燕子,已经成了作者思念故国的精神象征。而燕子只能“梦”而不能“到”西园,暗示西园所在的汴京,依然被金人所掌握,所以作者徒有故国之思,却不能一探故里。借燕传情,颇为沉痛。以下回到立春日风光中来,黄柑荐酒,青韭推盘,这立春日应备的食品,现在作者却无心准备,并且显得心烦意乱。作者没有明言原因,但通过上下文语境,人们可以明白,是浓烈的故国之思,和时光流逝、英雄无用的悲伤,使作者完全乱了方寸,连节日应酬也无心去为之了。

下片写对春天再来的种种感受,把笔由立春日探进整个春天里去。换头先以一“笑”字,故意打散上片中的紧张和烦乱情绪,并领起以下五句。其所“笑”者,一为东风染遗梅柳,染追花草,使万紫千红的春天渐次到来,作者取笑东风的从此不得消闲;二是东风偶尔清闲时,不过是把镜中人的朱颜转换成衰老的模样。在这春天越来越华美而作者越来越衰老的对照中,作者“笑”着,但分明含着泪水。因为自然永在而人生易老,在忙得不得了的东风面前,作者所感觉到的是志士投闲、英雄无用而徒任芳华流逝的生命悲哀。由此可知,换头的“笑”字,在抒情上得内紧外松、甚至正话反说的趣味。以下直接归为正话正说,极言清愁难消。作者化用“解连环”的典故,表明白己不断滋生、越积超重的清愁,正像一个不见首尾的连环一样,不打碎则无法解开连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与生命共始终的感情。此处“问何人”一语,下得凄侧,它向外探询的口吻,写足了作者被沉沉的家国之倩、生命之悲所萦绕,急于摆脱又无可摆脱的痛苦。它含蓄地表明了对于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放废英雄的怨尤。最后一韵,直探进暮春里去,写作者怕见花开花落的心情,和看见暮春时大雁自由北还而伤痛于作者的人不如雁。这里有惜春惜时的感情,有怀念故国的感情,也有对于南宋统治者久不作恢复之计的怨尤。至此,不仅上片中的无端幽怨和烦乱得到了解释,而且全词的主旨也从这花开花落、塞雁先还的意象中脱迹而出。

全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同时运用比兴手法,使风雨、燕子、西园、梅柳、塞雁等物在本意之外,构成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使此词传情含蓄而深沉,留给人审美再创造的余地很大。

(0)

相关推荐

  • 10首立春诗词:春到人间草木知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 唐代:元稹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冬去春来,规律所致,自然界的一切皆随季节的变 ...

  • '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全诗赏析

    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 出自宋代朱敦儒的<雨中花·岭南作>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 ...

  • 《宋词三百首》中50句纯净宋词,温柔了心灵,惊艳了时光

    在我们咿呀学语的时候,古诗词就浸润到我文化血脉里了,清风明月的夜晚,登楼徘徊的黄昏,落花满径的小园--那一篇篇绮丽的作品,深入到我们的骨子里,伴随我们一生. 在诗词中,寻找"纯净" ...

  • 《宋词三百首大全集》上卷全集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词又称"诗馀"."长短句"有 ...

  • 宋词三百首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韩元吉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 韩元吉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译文] 想起往日宫廷中的池苑,一 ...

  • 宋词三百首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 ...

  • 《宋词三百首大全集》下卷全集

    17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 ·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

  • 《宋词三百首》最流行的宋词选本300首大全集

    <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是中国1924年编定辑录的宋词选,不分卷,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编者是晚清(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四大词人之一的朱祖谋(朱孝臧.上强村民),所选作品 ...

  • 《宋词三百首全集》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鹧鸪天·西都作 [宋代]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分类标签:宋词三百首抒怀志向隐逸 ...

  • 《宋词三百首》中12位低调的诗词大神,一人一首传世名篇

    <宋词三百首>是市面上最流行的宋词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都是闻名后世的宋词大家,可是,在& ...

  • 南宋词人蒋捷,一句红了樱桃千古留名,三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让人津津乐道.在众多词人中,南宋词人蒋捷相对比较冷门,但是他的一首词却是大名鼎鼎,几乎每个诗词爱好者都会背诵. 南宋词人蒋捷,一句红了樱桃千古留名,三首词被选入宋词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