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二)
◆ ◆ ◆ ◆
同光十三绝(二)
刘新阳
◆ ◆ ◆ ◆
刘赶三(1816—1894),名刘宝山,字韵卿,号芝轩,天津人。刘本是商人子弟,但因求取功名屡考不中,遂由票友转而“下海”成为专业演员。他先学老生后改丑行,先后搭永胜奎社、三庆班、和春班、双奎班、春台班、四喜班等戏班。因他同时在三个戏班“赶场”演出,被同行讥为“赶三”,他便以此为艺名。刘赶三嗓音清亮,做表传神,又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可以根据剧情编写唱词。刘赶三的擅演剧目有《请医》、《连升店》、《刺汤》、《逛灯》、《法门寺》、《十八扯》、《拾黄金》等戏,尤擅演出“丑婆”戏,如《探亲家》的乡下妈妈,堪称一绝。他演此剧时骑真驴上台,据说这匹驴全身漆黑、四蹄皆白,故名“墨玉”,经过训练,“墨玉”上台演出向来听从指挥,故刘赶三每演此剧,北京观众必争相前往。
《探亲家》中刘赶三饰乡下婆婆,刘骑的驴即是传说中的“墨玉”
赶场:指演员在同一天里到不同的戏院、剧场演出,即在一个戏院演出完后又要赶到另一个戏院演出。
余紫云(1855—1899),名余金梁,谱名科荣,字砚芬,湖北罗田人。“汉派”老生余三胜之子,工青衣、花旦。余紫云幼年随父进京,入“景和堂”从梅巧玲习花旦,并私淑胡喜禄的青衣表演。他唱做兼善、戏路宽广,“跷工”堪称一绝。他的擅演剧目花旦戏有《打面缸》、《虹霓关》、《梅龙镇》等,青衣戏有《彩楼配》、《三击掌》、《探寒窑》、《宇宙锋》、《玉堂春》等,均极出色。余紫云兼取花旦、青衣的表演技巧,对京剧旦角表演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余紫云之子余叔岩,是民国年间著名京剧老生演员。
程长庚因在“老生三鼎甲”中已对其有了详细的介绍,故在此从略。
徐小香(1832—1912),原名徐馨,字心一,号蝶仙,寓所名“闻德堂”,后改“岫云堂”,祖籍江苏常州,生于苏州吴县。
幼随其父居京,酷爱小生艺术,私淑曹眉仙。后投“吟秀堂”潘氏门下习艺,满师后搭四喜班,后入三庆班。能戏甚多,昆乱不挡、文武皆能。擅演剧目有《拾画》、《惊梦》、《奇双会》、《举鼎观画》、《八大锤》、《雅观楼》、《起布问探》、《辕门射戟》、《罗成叫关》、《监酒令》、《孝感天》、《借赵云》等,与程长庚、卢胜奎等合作演出连台本戏《三国志》,饰周瑜一角,有“活公瑾”之誉。他的演唱融汇了老生和青衣的旋律,又加以变化,强化小生“刚音”,突出了人物的阳刚之气。徐小香弟子颇多,王楞仙等曾受其教益,以程继先最为神似。
时小福(1846—1900),原名时庆,字琴香,江苏吴县人。四喜班的著名青衣演员,在梅巧玲之后任四喜班班主,兼“精忠庙”会首。时小福昆乱皆精,嗓音高亢嘹亮,唱腔是私淑胡喜禄,但吐字行腔仍有徽戏味道。时小福擅演悲剧,代表剧目有《彩楼配》、《三娘教子》、《桑园会》、《二进宫》、《汾河湾》、《武家坡》、《探寒窑》、《祭塔》、《南天门》等。他肯与传艺,弟子颇多,均以“仙”字排名,其中梅兰芳的开蒙老师吴菱仙,就是他的得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