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代 课(一)
代 课(一)
杨青||江苏
一九七七年的九月中旬,我到船队工作的第三个月份,船队经大运河水域宿迁段时因航道水浅而滞留在皂河船闸等待过闸。据闸上传来的消息,因旱情严重,骆马湖水位持续走低,为保证当地农业生产用水,预计旱情不解没有放水过闸希望。
这整天困在船上无所事事也不是个办法。第二天,我便上岸到附近走村串户,在庄子的南边有一小学,我进去转一圈,恰巧遇见该校陈校长,他热情地接待我,领我进办公室聊起天来。
这所小学共有五个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由于农村大忙,原有几个代课教师其中有二个请假,课开的很不正常。
我将等闸的情况向他做了介绍并在闲聊中谈到6月份我刚高中毕业,陈校长接上话茬,“小杨同志,你能否在这段时间帮我们代几天课?”
“好啊,我刚好没事闲得慌,这个忙我帮。”
说干就干,等小凤老师上完上午最后一节课后,陈校长便排起教学的日程来。”一、二年级的课由另外两位老师负责。三、四、五年级的课由我、小凤小杨和李老师分担。小杨教数学,小凤老师兼五个年级的音乐课。
中午陈校长留我在学校吃饭,他一看西头的厨房烟囱冒烟了,随即小跑过去叫炊事员,“老窦,中午多带一个人饭,这位小杨同志帮我们代课,就在这里吃饭。”
老窦从伙房门口里站起来,掸掸身上的灶灰,面露难色的对校长说:“您早说也行,我锅里煮的饭快好了,加一个人饭没办法了。”
陈校长说:“那你烧瓜汤时多放一碗水吧。”
“好”老窦应道。
这时,小凤建议,老窦烧好后回家去吃吧,小杨第一次在这里吃饭,弄得四个人全不够吃多尴尬啊。
陈校长说:“行”。
老窦有点不情愿,家里又没煮我饭啊。
陈校长说:“你回去自想办法吧,今天中午伙食费里补助你一毛五分钱。”
老窦这才同意了,待汤一烧好,便一溜小跑地回去了。
饭后没有午休(可能也没有铺场),我请小凤老师把我教的教科书找来。
我端坐在办公桌前,认认真真地看起课本来。
看了两个年级的语文课文,我心中有了点把握,分别在学生考过的试卷反面写了个教学提纲。刚要舒口气,突然想起来陈校长上午不是叫我代数学的吗?忙问:”小凤老师,你怎么拿语文课本给我?”
小凤的脸上有点尴尬,“杨老师你不知道,开学两个星期了,语文书每个学生一人一本齐了,数学书说快要下来了,只是还没到呢。”
“啊,还有这样的事。”我惊问小凤。
小凤说:“是的。开学后校长叫学生回去找上一届的同学念过的书借来先上课,五年级一个班今年44人,去年39人,加之,还有一部分学生学过的书找不到了,现在五班的学生有数学书的一半还不到,所以,我就自作主张让你教语文,我教数学,好在我也比你早来一段时间了,请示校长,想必也会同意的。”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从心里还得感谢小凤老师呢。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啊。
“铛、铛、铛、铛……”
预备玲声响起,这声音我还熟悉,因为毕竟刚出学校们才没有几个月,可是今天听到这铃声,心里感觉全然不同,我是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说实在的,心里还有点不那么踏实。
“铛铛、铛铛……”上课铃声一停,我已站在五年级的教室门口,这时还有几个学生奔跑进教室,有一个学生还推了我一把,向我望了望,看我站门口有点嫌碍事的样子。
我微笑着走进教室,先做自我介绍向同学们打招呼。当他们知道我是临时代课的老师,没等我介绍完便有一个长得黑黑的小男生口令:“起立,老师好。”
这突如其来的全班学生起立,齐刷刷叫这么一句,我还有点手足无措,赶忙打开书本说,今天我们学第五课,请同学们打开到第十一页……
这时,有个同学举手,“报告老师。”
“请讲。”我说。
“老师,就让我们站在这里听课吗?”
哦,我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请同学们坐下。接下来,我将课文朗读了一遍,讲了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其中开头讲了什么,中间几个自然段是这一课的重点,说明的是一层意思,可以作为一大段来看,这篇课文的主题是……
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问的?我问。
有一个同学举手报告,“老师,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这一问,直问得我紧张起来,我虽然大体知道这一成语的意思,但精准的解释还真不清楚,我急中生智地瞄了书本一眼,只见同页下面有注释,我像是遇着救星似的,故作镇静地咳了一声,读了注释并教导同学们,一般生词课文中均有注释,没有注释的也可以查字典或成语词典学习。
“铛铛铛,铛铛铛……”下课铃声响了,我如卸下重担般的上完了这第一课。
……
放学了。同学们齐集在学校的裸土操场上,校长再三告诫学生放学后立即回家,高年级的同学帮助家里农忙,低年级的回家帮大人做点家务事,最后校长好像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同学们说:“学校临时请来一位来自南方的代课老师,就是这位杨老师。”说完宣布放学。
这时学生们各自不同方向地向家里奔去。
接下来有位同学掉转头来,“校长、校长。”
连喊两声,校长问他怎么啦?有什么事吗?只见他先望了我一眼,然后怯生生地对着校长小声的说:“校长,这个杨老师讲课地方音重,我们有点儿听不懂。”
尽管他说的声音不大,可是我一字不落的全听清楚了。
晚上我回到船上休息,向与我同在一起工作的同事,讲了今天在岸边小学上课的事。有同事问我,学校开你工资吗?我笑笑,这帮人家代几天课怎么好意思向人家提钱的事,再说,提钱了,说不定人家就不要你代课了。
我用吊桶打了水,浑身上下冲了个凉,两同事已上床休息了,我坐在船尾的铸铁带缆桩上。看一轮明月水银般地泻在大运河上,河边三挡停靠的船队黑压压地一眼望不到头,河滩的骨石比早上又露出了一截,水瘦河窄,河水静静地挤压着船舷,好像想听我对他说点什么心事。
第二天一早,我便沿运河向学校走去,晨风清爽地在脸上掠过,堆边的有五六米高的槐树足有二十排齐刷刷地排列在堆坎上。蜜蜂穿梭在洁白的槐花上采蜜,树枝上小鸟欢腾地吱吱喳喳叫个不停,我干脆在树丛里行走,收藏这大热天的早晨丝丝新鲜的空气带给我的爽快。
“这么早,就来啦?”住在学校的小凤在宿舍门前的水缸边正在刷牙,没等牙膏沫揩掉就向我招呼。
“你这份工作挺好的啊,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逛的是大码头。”小凤说。
“也不是你说的那样,我们正常航行起来,也是没白天黑夜的,半夜三更的也困得很。”
小凤一边点着头,一边擦着脸转身向宿舍走去。
“小杨,你吃个馒头吧。”小凤手里拿个馒头招呼我。
“谢谢你,我吃过啦。你这是早饭?”
“嗯,我每天早上一个馒头就够了。”
“怪不得昨天放学时一同学喊住校长说我有的话他们听不懂,我每天早餐都是稀饭,稀饭软,馒头硬,说出来的口音当然不同啦。”我笑着对小凤说。
“那里,我们口音相差不大,只是你在上课时,口音稍微别一点,语速再稍微慢一点,就没事了,你看我们交流有问题吗?”
“看不出。”我说。小凤老师还是挺会说话的。
“小凤老师,你姓什么?”
“你想给我介绍对象么?就叫我小凤好了。”小凤笑吟吟地调皮道。
“你们早!”只见陈校长骑着一辆各处响,只有铃铛不响的破旧自行车来到我们面前。
“陈校长早。”小凤先于我答应着。
“小杨,昨天半天的课上完了,有什么问题吗?”
“还行,我估计把我这稍重一点的南方口音稍微别一下,语速再慢一点,没有其他问题。”
我现买现卖地把小凤教我的话用上了。
“是的,你们年青人有知识、脑子转的快,本来我想同你说一下,没想到,你悟出来了,不错,不错。”
陈校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表扬加鼓励地对我说。
小凤穿着淡白色的连衣裙,说着:“准备上课了。”一缕清风似的朝办公室走去。
中午放学后,陈校长喊住我说,:“小杨,今天中午就到我家吃饭吧。”
我一惊,下意识地问他,“今天学校没开伙吗?”
陈校长说:“开伙了。”
此刻走在我后面的小凤快步走到前面来,两个水灵灵的大眼睛不停的夹了夹,我知道她有话说又不便说,但一下也没明白她示意的什么意思,只见她手指厨房方向,我才明白,我对陈校长说:“谢谢校长,学校这边有饭吃,我就不麻烦您了。”
“那,也好。等过了这一阵吧,我再请您。”
说着陈校长拖着自行车自个回去了。
我问小凤,“校长为什么请我去他家吃饭?”
小凤说:“小杨,校长家里有五个小孩事情太多了。这大忙季节,他爱人田里活还忙不过来,家里哪里照顾得上,他说请你去他家里吃饭,就是一句客气话,也有他今天中午不在这边吃饭的意思,指不定我们吃完饭,他家的饭还没做好呢,再说这又没上街又没赶集的,他又有什么准备请你吃饭啊。”
怎的不是?小凤说的有道理,眼前的这位小凤老师真的比我有见识。
中午就小凤、老窦和我三个人吃饭,李老师一下课没等放学站队就回家了。照例同昨天一样,一人一碗米饭加一盆冬瓜汤。
饭后,小凤领我到李老师的宿舍,让我休息一下。
门没上锁,推开门一看,只有一张硬板单人床,上面铺了一张没了边子的凉席,室内一股浓浓的霉味迎面而来,呛得我连咳几声。
小凤一看,也有点不好意思起来。转身说:“你还是去厨房大桌子上或者办公桌子收拾一下,休息一会吧。”
睡大桌子上哪成啊,再说睡办公桌上也不雅观啊,我心里想。
于是,我对小凤说:“谢谢你,你自己回去休息一下吧,我不困,我在学校后树林里乘会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小凤无奈,径自一个人回宿舍了。
下午要上新课内容了,我在小树林里转一圈,有点躁热,还是回办公室熟悉一下课文要点吧。
……
两个星期下来了,岸上的大忙也接近尾声。今天下午放学后,我请陈校长来船上玩玩。感谢我的同事陈进发老哥特地去闸上买了些熟菜,我们三人分了一瓶“老白干”酒。
陈校长说:“感谢你这一阵子帮学校代课,我有机会去教办室找领导申请一下,看能否补助你一点工资。”
我说:“工资事就不麻烦申请了,昨天晚上我把三个班级这一单元的语文测试卷拟好了题目,请您明天看一看,我毕竟不是专业老师,还请校长提提意见。”
说着,我就将写在航行日记上的试卷稿一页一页地扯下来交给他。
这时,船队的气笛声鸣成一片,接着停在运河里的船队的大喇叭同时播起天气预报,今天下半夜,有大到暴雨……
陈校长听到广播后对我说:“看来要开船了。”
我回答:“是的,虽然时间不长,我还真的舍不得离开孩子们。”
“这次有缘相遇,以后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呢。”陈校长感叹道。
“陈校长,我明天早上就不去学校了,请您跟老师和同学们打声招呼,原谅小杨的不辞而别。”
“会的,会的。”
暴雨过后,船涨水高。中午,我在船头上卸缆起锚时,突然见到运河堆上来了几十人的队伍,听到船队启航笛声,一群孩子们飞跑而来,那不是李雨、樊星、王小亮他们吗?孩子中间还有小凤老师,李老师和校长,我激动地喊着他们的名字,他们一条声地呼喊着:“杨老师,再见,杨老师,再见……”
只见小凤老师转身扶着树,运河堆上的呼声随着船后翻卷的波浪渐渐远去……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杨青,男,60后,江苏滨海人。经济师,从事自由职业,喜欢文学中的生活、喜爱生活中的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