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五章与杨小楼合作时期(二)合演《回荆州》

梅兰芳回忆录(第一部全集)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全集)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一)第三次入“双庆社”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二)《哭监》(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二)《哭监》(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4)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四)《三拉》(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四)《三拉》(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二)绘画和舞台艺术(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二)绘画和舞台艺术(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4)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5)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6)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四)吉祥园初演《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四)吉祥园初演《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五)武戏文唱,文戏武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五)武戏文唱,文戏武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六)在上海重演《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六)在上海重演《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一)为破除迷信编演新戏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二)新戏比旧戏更受欢迎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四)最后一出时装新戏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五)与陈彦衡谈创造新腔(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五)与陈彦衡谈创造新腔(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一)余叔岩的家世(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一)余叔岩的家世(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二)我和谭、余的交往(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二)我和谭、余的交往(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二)我和谭、余的交往(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三)善于学习,人皆可师(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三)善于学习,人皆可师(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三)善于学习,人皆可师(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四)继承谭派的雄心大志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五)与余叔岩初排《梅龙镇》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六)再排演《打渔杀家》

合演《回荆州》

《回荆州》这出戏,我最初演的时候,赵云是李顺亭先生,由老生应行,李先生因年纪大了,如果不戴髯口自己觉得扮相不是样,所以就戴髯口,演了两次自己就向管事建议“这个活别派我了,咱们班有年轻的武生他不会我给他说”。从此就派了俞振庭,是李五先生给说的。同杨老板合作,这出戏的赵云自然就是他了。这个时期常演这出戏,我的孙尚香,王凤卿的刘备,龚云甫的吴国太,朱素云的周瑜,钱金福的张飞。杨老板和凤二爷那一场进宫假报信,两人都很能做戏,非常吸引观众。我们三人“编辫子”(编辫子,是舞台上三个人在前进中左右交换位置走8字形的名称。)跑车一场也是能得满堂好的。这一场是刘备在帘内唱导板开头,赵云、刘备、孙尚香依次出场,在“望家乡”(望家乡,是锣经里的一个名称,它的点子是慢而快,在加快之后就均匀地连续。)的锣鼓中三人组成“编辫子”的位置,孙尚香开始唱快板,由赵云领着走“编辫子”,最后孙尚香快板唱到倒第二句留三个字底叫起“两击锣”切住“辫子”,由赵云领起跑一个圆场,在圆场中孙尚香唱末一字的长腔,刘备、孙尚香下,赵云留在台上。这时的满堂好是观众给我们三个“编辫子”包括我的快板叫的。我们下场时赵云和我们都是面向后台的,在“急急风”切住以后,赵云猛的一抖靠杆子,叫起“快纽丝”,面向前台上步接唱下句“要学关公过五关”,“学”字使一个嘎调,唱完“过五关”在一个“四击头”中赵云的马鞭和枪耍一个大刀花转身“蹦子”,面朝里横枪执鞭单腿亮相,在短短一刹那间,嘎调一个满堂好,亮相一个满堂好,加上前面“编辫子”的好,形成了一个高潮。每次我们演到这场,台下的反应好像是固定下来的一个规律,而我们三人进到后台也相视微笑,表示满意。这个情景我现在印象还很深。杨先生这出戏拿马鞭和枪领头“编辫子”的身段交代得非常清楚,并且如蝶穿花特别好看,而别的武生在这一场都不拿马鞭只持枪。这出戏在“崇林社”报散以后,每遇到在第一台演三天义务戏的时候,常常是三天中一天必演的戏码,也就是说成了合作戏的保留剧目之一。在演义务戏时又加入余叔岩的鲁肃,马连良的乔玄,这出戏的阵容就更强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