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看影戏”

在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公园中共四大纪念馆东侧,有一组同样是红砖样式的建筑,那是2017年6月15日才成立海派文化中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生命,而海派文化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海派文化中心是一个集研究、展示、交流、传播、创新应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平台。

去年正值电影走入中国120周年。1897年,虹口的礼查饭店,实现了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作为中国电影发轫地,虹口区与上影集团、上海电影家协会合作,举办海派文化中心开幕特展《过河看影戏——北四川路与中国电影发轫》。

展览以“影院”“影厂”“影人”“影事”为主线,通过数量众多的文物史料、影像图片、展品道具,生动展示了虹口作为中国电影发轫地、曾经的上海影业半壁江山的辉煌历史。

《过河看影戏——北四川路与中国电影发轫》特展透过文字、图片、影像、场景再现等,将电影在四川北路、在虹口、在上海以及在中国的发展串联起来,一部中国电影发展史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以雕塑形式还原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创办者、西班牙人雷玛斯的形象。

雷玛斯经营影院过程中,尤为注重宣传营销。创办虹口活动影戏园后,他在影院门口挂满剧照,还在《申报》上大量刊载广告。此外,雷玛斯还采取低价路线,在影片更换胶片时插入滑稽戏、杂耍等,赚足眼球。

票价低到什么程度,你自己算算:1915年10月9日《申报》广告,“登楼三角,头等二角,二等一角”。而根据1915年10月《申报》对米价的报道,一斗米(12.5斤)约为5角多。

在展厅内搭建出“虹口大戏院”,让观众可以亲身体验老电影放映场所。

虹口也是中国电影院的发祥地。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乍浦路112号(近海宁路)创办了中国的第一家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该影院用铁皮建成,可容纳250名观众,首映西片《龙巢》,中国电影由此进入影院时代。

说到电影,当然少不了电影明星。而胡蝶和阮玲玉则是19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坛最为耀眼的两颗明星。1933年2月,《电声日报》经过3个月准备的“明星名片大选手”揭晓,胡蝶、阮玲玉居“中国十大明星”前两名。作为中国影坛公认的巨星,胡蝶、阮玲玉的成长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祖籍均为广东,都出生在广东人聚居的虹口,并在虹口开始了自己辉煌电影生涯。

《永不消失的电波》主演孙道临。

《永不消失的电波》剧照。

《永不消失的电波》主人公李侠人物原型李白。

李白烈士生前使用过的发报机。

有人说,海派文化像水一样兼容并蓄;没有海派文化,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曾将虹口誉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虹口在海派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也为上海这座“有温度”的城市增加更多“文化温度”。

小资料:海派文化 (文化名词)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其实质是对欧美文化的借鉴。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

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2018年1月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