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文:当代书法创作图式化的局限
书法作品有时会被视为”图片”,比如在印刷品中,或是电脑浏览之际。往更早追溯,”图像”与书法确有不解之缘。当代媒体经济刺激了大众传媒业的发展,数码照相机、DV影像、网络成为大众狂欢的媒介物。高技术化的极端结果,是从人文图像转向电子图像。市场与传媒的结合,成为现今从事书法创作研究的主要背景。
人越来越依靠各种图像生活,最现实的存在并不是自然提供的直观现实,而是影像提供的图式感知。图像就是人的现实。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是,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沟通工具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数码电子信息产品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将人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图式化时代。所谓图式化,就是图像现实不断介入生活现实,一切认知被图像所屏蔽,以图式化的视角理解,获得经验。
任何事物似乎都难逃被图式化的命运。书法也不例外。
最直接的,展览作品不断向图式化靠拢。泛滥成灾般出现的复制图式,正逐步地改变着惯常对书法的创作、批评、接受方式。创作中所需的一点一画,负载了书家个体生命的感知不断流失。书法和书家的作用,从遣兴寄情的精神载体蜕变为进行交换的商品物件。
毋庸置疑,当下书法已日渐成为华丽的图式。为了迎合市场和展览,一些书家只需要依据现成的图式,结合流行的色彩,利用电脑工具拼贴设计。书家在完成一幅作品之时所考虑到最多的因素就是图式化,唯独省略作品完成过程中人文精神所能起的作用,完全背弃了几千年来在书法创作中所坚持的人作为主体的一切作用。
产生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归根结底,主要是三十年来书法创作观念在”展厅效应”的主导下出现过度扩张。书法在当代语境下往往和前卫艺术、观念艺术、现代艺术等混同起来。在不断”嫁接”的过程中出现紊乱,导致原本的逻辑关系更加复杂多变。
”书法是什么”这一问题看似很简单,却为大多人所忽视,进而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引发诸多争议。在争议的掩盖下出现很多投机行为,将问题意识转化为技术手段…为了目的而目的,为了制作而制作。
一时间,一味偏嗜缺少深度的流行形式,重复、雷同、复制等现象,大量出现在观者视野中,却由此而制造出当代书法极度繁荣的假象。假象的背后是人文精神的集体虚弱,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大量复制的图式化符号,全然不考虑书法本体和书家主体的需要。书法创作需要真正的自我视角。这正是当下书家缺乏创造性的表现。
面对书法创作中如此众多狂热的”图式化”浪潮,不难发现:曾经令人为之兴奋的原创精神消失了。为追求醒目,与众不同而不断更新图式,成为纯粹的游戏表现形式。
于是,一大批没有精神指向,徒具图式化的作品充斥于各类展览中。如果要寻找答案,寻找真正的解决方法,必须从书法本体中寻找答案。现行书法”图式化”的苍白,源于”书写性”的缺失。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取决干以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以此来表达书家主体特定的精神指向。然而,反观今日书坛,大量新颖的图式化变成了模式,虽然注重形式变化,换来换去只是不同的色彩刺激和块面拼贴,实质上千篇一律。
这样做的结果,是艺术个性和人文精神缺位。书写失去意义,变成一种泛滥的技术模式。当代书法的图式化可以总结为…人文精神的空洞化、色彩的艳俗化、形式的模式化、审美趣味的庸俗化。
日益泛滥的展览,类似工业化的生产模式,直接导致书家大批量的复制。书法丧失”创意”,创作变成制作、生产,甚至已经变成工业流水线产品。有时不仅仅只是”创作”方面的流水线,尚且涵盖包装、推广、舆论炒作、商业销售等整个产业链。
一般受众对书法的需求,根本不是”好”和”坏”的价值判断,而是”值”或”不值”的消费者体验。商业活动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当展览变成展销,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时,书法的投资方向决定了创作方式,只关注经济利益的支配与引导,图式化现象愈加泛滥成灾。利润目标需求极度刺激了复制。同时不思进取,寄希望于炒作,由此赢得尽可能多的受众,获得最大化的高额利润。然而好景不常在,终难持久。
时下审美标准不断降低,书法等高雅艺术受到挤压,俯向低俗,界限模糊。一些非书法、伪书法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发展契机”,被堂而皇之地贴上了书法标签,从而更容易迷惑人的视线。平庸之作泛滥是从标准的模糊与降低开始的。书法创作不惜屈尊迎合世俗,从高贵庄严走向庸俗。所谓的”标准”就是入展,做的好看,所谓的”成功”,就是被市场认可,可以卖掉,这些观点渐趋成为主要理论,影响了很多人。
越来越多的受众认为,一幅”经典作品”的产生在创作者那里只完成了一半,必需要有市场的接受、流通等两个程序才算完成。按此推理,什么样的作品怎样才能成为”经典”?
艺术质量未必起决定性作用,甚至就连对作品的占有欲,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对作品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更多是由视觉结构而来文化结构和心理结构所决定。
当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经历着一种”美学膨胀”,从个性风格到展览设计,扩展到理论包装,越来越多的现实功利因素覆盖到审美领域。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范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包括书法在内的几乎所有艺术活动场所已远远逸出与大众日常生活存在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
由于潮流的变迁,认知的改变,媒介的传播等原因,发生着天壤之别的转换,沾染了各种利益立场和时尚潮流,复杂多变。
书法不是图式,更不是视觉艺术。因为书法不仅仅是视觉,而是心、手、脑、眼的结合。但在这个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大众对视觉快感的期待被大大强化。为更有效的传递信息,必须提供超常的视觉刺激,”视觉冲击力”故而被提出来,一再被强调,频繁使用。
展览所直接导致一种特定的”内在要求”,必须值得欣赏者能够在第一眼就为作品的图式所吸引、所震撼,用当前时髦的说法就是吸引眼球。实质上,提倡吸引眼球并非是今人专利。
清沈宗鸯《设色琐论》中就说:”大幅气色过淡,则远观无势,而弊于琐碎。小幅气色过重,则晦滞有余,而清晰不足。”这说明古人早就有”远观其势,近观其质”的理解,然而关键是艺术内涵不偏废。
书法审美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先从知觉印象到形象分析,再到内在精神的感悟,直至心灵上获得审美愉悦。”视觉冲击力”因为过分强调外在形式对视觉感官的刺激作用,在认识上停留在”知觉印象”这一最初表层。
为了实现所谓的”视觉冲击力”,书家往往刻意地运用一些招揽的表现手段和华丽图式效果取悦于人,而不是在如何提高文化内涵和感动受众内心世界方面下工夫,故而很难对欣赏者产生心灵上的触动,更不用说持久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