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无争谈“王堂”

关于春秋时期的“堂”与“室”我目前看到的有国家颁行的高校建筑学专业教材《中国古代建筑史》中的春秋时期秦国雍城宗庙遗址,其中有享殿中的“堂”和“室”的位置布局遗址平面图。如图:

春秋时期秦国雍城宗庙享殿遗址

这坐享堂是面阔三间,深进三间,各局部长、宽数据:

1、夯土东、西墙之间的内边缘距离是2厘米,即:20米。

2、南北墙之间的内边缘距离是1.25厘米,即:11.25米。

3、夯土墙约厚1毫米,即:1米。

4、室:宽0.6厘米,即:6米,深0.4厘米,即:4米。

5、堂:宽1.4厘米,宽14米,深0.5厘米,即:5米。

6、北堂:宽0.8厘米,即:宽8米,深进0.3厘米,即:3米。

7、东、西夹道:最宽处0.3厘米,最窄处0.2厘米,即:3米、2米;深进0.7厘米,即:7米,与南堂相通处宽0.1厘米,即:1米。

8、夯土台:内边线宽2.8厘米,即:28米;长2.1厘米,即:21米。东西外边缘宽2.9厘米,即:29米。南北外边缘长2.3厘米,即:23米。内外边缘间宽0.1厘米,即:1米。从形式上看夯土台的长方形的样式接近于战国时期《兆域图》王堂内外轮廓的形式。

从春秋时期秦国雍城宗庙享殿平面图上看,“堂和夹”在“室”四周,环绕“室”。“室”南侧的“堂”,有前檐柱两根,而没有隔扇、屏门之类的分割出堂内和堂外,“室”南侧的“堂”属于月台(房屋基础)廊檐下的部分,不是室内。这个“堂”是享殿的一部分而不是整座享殿,更不是“室”。

成语“肯堂肯构”的堂:立堂基,做地基;构:盖屋,地基上的木结构房屋。古代殿堂虽然也有地下基础,夯土、石砌、夯土包砖的高台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清代的殿堂的基本做法,这也许与《礼记》对于殿堂建筑的规定有关,东汉保存至今的河南府白马寺的高台、开封府明代重建的龙亭高台、彰德府关帝庙的大悲殿高台就是高台建筑延续到现在的实例。

春秋秦国雍城宗庙东配殿的“堂”与“室”的分布与享殿分布一致,尺度略有不同。

战国中山国《兆域图》并没有记载室的铭文,现代的“室”认识,并不属于春秋时期认为的“室”。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的著作《论语.先进》记载: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堂”有登上的意思,说明“堂”是高大的“台”以上部分而未达到“室”内的建筑空间。《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这张图片是战国中山国《兆域图》铭文“王堂方二百尺”的六字记载,根据春秋秦国雍城宗庙的享殿内“室”的考古发掘的遗址现实看,《兆域图》的“王堂”不符合春秋时期的建筑堂、室的规制、尺度。认为战国时期的《兆域图》“王堂”的错金边框是室外夯土墙完全包围其中是“室内”,则“堂”就不会存在,铭文没有任何意义了。依据22厘米一周尺计算,则“王堂”44米左右见方。古建筑学家傅熹年先生指出:夯土台顶部享殿需要考虑夯土台的压力扩散角,不能距离台边太近,以避免台因荷载过大而产生崩塌,台顶建筑最大尺寸是基础底宽44米减去台高8.76米的两倍,即:27米左右。又写到:如为“飞陛”则享堂最大尺寸可建27x27米见方,即受45度压力扩散角控制。如果“纳陛”近于40度则享堂面阔、深进不超过20米。

春秋时期中国早期殿堂建筑中有中心柱式的夯土中心堆砌,木构部分要依靠夯土中心柱修建,外侧建回廊有立柱或檐柱,形成殿堂等等,这个传统延续到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就是中心夯土外侧檐柱的塔心柱式塔,在敦煌、云岗、响堂山北朝时期的中心柱石窟依然可以看到夯土中心柱式殿堂的基本样式。从《兆域图》“王堂”铭文没有“室”的记载判断,战国《兆域图》的“王堂”仅仅是享殿的基础部分,不属于享殿土木结构部分,其上的享殿,可能是夯土中心柱式的殿堂,这一结构决定中山国王陵享殿不能建如秦国雍城宗庙遗址那样的“室”。故此,战国中山国“王堂”并不属于有“室”有“堂”的祭祀享殿,而是夯土中心柱式的享殿基础部分。其上的享殿可能是夯土中心柱式,也可能是当时还不太完善柱阵式。

我做的春秋时期秦国雍城宗庙享殿遗址结构图---正面

我做的春秋时期秦国雍城宗庙享殿遗址结构图---俯视图

综上,只是对战国中山国《兆域图》“王堂”的认识。不为辩论尺寸如何,仅就建筑形式进行说明,从古建筑学家傅熹年先生的阐述中也印证了“王堂”只是建筑基础,而不是现代意义的殿堂、房屋。

补充:

黄安年先生拍摄的中山国遗址博物馆中山国王陵王堂的模型,请大家参考,特此鸣谢!

按着方位看,这是背面西林山一侧。

从照片看这组复原模型与傅熹年先生和河北省博物馆复原模型还有一定区别,傅熹年先生文中指出,王堂上享殿27米到20米之间的见方,面阔六间到五间,坡角45度到40度,中山国遗址博物馆的王堂上的享殿显然是与傅熹年先生考古认定的比例有一定的距离。

因为时间有限,我只是依照傅熹年先生写的27米作了六间面阔的享殿局部,作为参考,27米做享殿也是相对合适的,中山国国力是有限的,不属于“战国七雄”,虽然出土的青铜器精美,数量也是有限的,不多的物质资源只能在精美程度上有所突破,而重量、数量则与楚、秦、齐等还有距离。

至于享殿,即便是唐代的含元殿考古发掘的进深也是小于故宫太和殿进深的,是依靠北侧的夯土墙支撑主体,夯土墙并没有檐柱。这也与建筑技术的早期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并不如清代重建太和殿建构技术发展的成熟。我比较赞同傅熹年先生关于享殿是夯土中心柱式攒尖或盝顶的观点的。

转载本文请注明本文来自刘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87371-1257716.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