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王支建新作《暖冬回味》
今年的冬天不算冷,入腊月就下了一场雪。电视上报导,俄罗斯那边,白天气温超过了零下20多度,首都北京晚上最低气温也达到零下15度,我们中原地区还好一些;最低温度1一0度左右。就是最冷的三九,也不怎么觉的,因为条件好了。在外活动,毛衣棉衣穿的厚,棉鞋手套悟的实。出行,汽车空调开的足,家里,热水暖气暖融融。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住在土窑洞里,冬天冷,妈妈总是从院子里拿一些花材[棉花收后植物的茎杆],放到当屋,用一小块破报纸把火引着,让烧起来.火和烟慢慢地笼罩全窑洞,顿时,窑里也有了热气,手和身上是暖和了一些,但是烟大眼腈和嗓子却受不了,眼腈熏的直流泪,嗓子呛的直咳嗽,但是为了暖和一些,只有忍了。有时为了缓解和减少的注意力,一边烤火,一边让老人讲故亊,讲笑话,故事笑话讲完了,火也差不多灭了,烤一阵子火后,身上也热了,就该睡觉了。那时候睡觉沒有床,在窑洞里垒个炕当床用,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留传下来的土炕,太神奇了,土
炕是用土柸和土泥在窑洞一侧靠着窑头地方,垒个大长方形的土围子,下边填上干土,用土坯垒出一排排烟道,烟道的一头通向窑洞外烟囱,一头缩成口,对准炕外的土炉肎,在土坯上面平崭崭辅一层泥柸,上边再用麦秸和着的泥地缝缝隙隙抹实,不露气,这样到了冬天,全家都在窑内土炉上做饭,烧柴火或烧煤时烟和热气顺着土炕内的烟道涌到窑外烟囱,一是窑内沒那么大的烟,二是烟和热气把土坑也烤热了,这样晚上全家人睡在热炕上,盖着棉被也不觉得冷。在屋里的冷解决了,在室外活动,在外边干活就难一点,也只有穿厚一点,说起穿戴,那时穷,不管单衣棉衣棉鞋,都是老大穿了老穿二,老二穿了老三穿,直至穿的稀巴烂.不管棉衣单衣,总是补丁叠补丁.走路时冷啦,小跑一阵让身上发热,干活时冷,在地头点上一把柴火烤一烤,脚冷直跺脚,手冷对着口哈一哈,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鞋里面塞一些旧棉絮或麦草谷穰。那时候抗严寒化冰雪不仅心有朝阳,还有土办法,小窍门,也是穷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