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作者:刘志轩
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天论》。
在战国时代,“天”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个谜。老子、孔子、孟子等先秦诸子百家哲人对于天是什么都说不清楚,他们都是宿命论。那些昏聩的君王,更不用说。他们不行正道,信奉装神弄鬼的巫祝,遇事就祈求天神赐福免灾,并且引领百姓也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天,事事都向天神祈求。
荀子不信邪,他认为这些都是欺骗。他要告诉人,天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看待天,又该如何对待天。
所以,《天论》也和他写的《性恶》篇一样,又是一种挑战权威的“另类思维”。这个“另类思维”,在中华文化史上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引入了用唯物主义眼光看世界,挺直腰杆立于宇宙之间,不再向天低头哈腰祈求,做真正的自然世界的主人。
荀子在文章《天论》里面突出地讲了两点。
第一点,他告诉人们要“明于天人之分”,不要把天和人混为一谈。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天有天的职责,人有人的职责。人只要加强农业生产,节约开支,天就不能让人受穷。如果衣食充足,活动适时适度,天也不能让人生病。人的行为都合理,养生的方法都合适,使得生命不受到伤害,这就叫做知天。也就是懂得自然的规律。
社会的安定与混乱和天有关系吗?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日月星辰的运行有其固定的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有像尧舜那样贤明的君主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有像夏桀那样的暴君就不存在。顺应天的规律来治理社会,就大吉大利;不顺应天的规律来治理社会,就会导致混乱和风险。遵循正确的治国原则,天就不能使国家生出祸端。所以,水灾旱灾不一定就能使人挨饿,严寒酷暑也不一定能使人生病。反之,荒废了农业,奢侈浪费,上天也不能让人富裕;违背自然的规律,恣意妄行,天也不可能给你吉祥。所以,没有水旱灾害也会闹饥荒,没有严寒酷暑人也会生病。在社会动乱的时候,天时与社会安定的时候是一样的,可是人遭受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荀子呼唤人,社会上所有的一切是是非非和天都没有关系,不要埋怨老天爷。他说,“明于天人之分”,就可以称为圣人。
我们看一看,荀子的思想是不是超前?
“明于天人之分”看似简单,实则非常不简单。今天,人类已经进入电子时代,宇宙飞船已经飞上天空,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天和人分开呢?看风水、算命运等现代迷信者仍然众多。
荀子在文章《天论》里面讲的第二个重点是“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说,仅仅能够“明于天人之分”还不够,人类不应该做天的奴隶,应当发挥人的智能,让自然的运行规律为人所用。
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就是说,与其尊崇天的伟大而仰慕它,何如将天当作物来控制它呢?与其顺从天而歌颂它,何如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与其盼望天时,坐等恩赐,何如配合时令的变化而使用它呢 ?
荀子告诉人们,不要一味的尊崇天、顺从天、观望天。而要把天当作一个物,控制它、利用它、要它为人服务。“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如果放弃人的努力,而单纯的等待天的恩赐,那就违反了“万物之情”。
如果说,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是用超越时代的智慧,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揭示出自然世界的真理,打破了人对于天的迷信,将人和天一分为二;那么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就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开发人对于自然规律应该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人类在高层面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人和天在高水平上合二为一。
荀子的《天论》字里行间都展示出一种进取精神。从近年颇受关注的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多如牛毛的禁忌和繁杂的避邪驱鬼法术。荀子看穿了这些骗人的把戏,他对于祈神求鬼以致福的禨祥勾当,和迷信习俗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天论》满篇着重讲天道,讲自然的运行法则。但在讲自然运行法则的同时,又很自然的讲了社会运行的法则,继而又讲了人类自身修养的法则。《天论》讲天,讲地,讲人,是一篇天地人一以贯之的促人奋进的美文。他告诉人,生活在自然世界里,那些偶然出现的怪现象都不足为奇,开动脑筋,认识世界、创造世界,才是人生于天地之间的光明正道。
孔子相信天命,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日》)。老子、庄子也相信天命。荀子批评庄子(庄周)只听命于自然而不知道人的力量。(《荀子·解蔽》:“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当所有的人都在黑暗中迷茫的时候,荀子的《天论》举起了一盏明灯,开启了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新纪元。荀子用“明于天人之分”破除了人对天的迷信,又用“制天命而用之”,引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能动思维。荀子的《天论》完全称得起是一篇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荀子在思想史和文明史上,完全称得起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巨人。
但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打破地心说的错误论断,被尊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成为世界文化史的名人。荀子写的《天论》早于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800年,打破了人对自然世界的迷信,创造性地解析了人与自然世界的正确关系,别说世界文化史,就是文化史也不予以高调宣扬。
何时才能认知与尊崇自己的圣贤!
(转自中国荀子网)
-----------------------------------
1.《荀子》-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已经整理发布的中华姓氏拼音排序查询:
a 安
l 李 刘 吕 郎 鲁 柳 礼 廉 雷 罗 乐 路 娄 蓝 梁
x 荀 寻 邢 许 席 谢 奚 徐 心 信 孝 薛 萧 肖 解 熊 项
y 杨 尤 严 喻 谕 渝 云 陨 妘 芸 贠 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