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论福仁智双彰美意延年福之真谛

原标题:荀子论福:仁智双彰,美意延年,福之真谛

作者: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姚海涛

写在前面的话:

新春佳节将至,鄙人想到《荀子》中当有不少关于“福”的相关论述。如果将这些论述梳理出来、落于笔下,完全可以成就一篇既传播荀子文化又相当应景切于新年将近之现实的文章。于是乎,此篇诞生。借拙文向各位朋友,表达新春祝福之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仁智双彰、美意延年!

先秦儒家经典中有大量的“福”论,作为百家争鸣集大成者的荀子自然也不能落后,在其书中有大量的论“福”篇幅,不仅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而且大大地集成、拓展了中国福文化。

荀子是一个现实主义思想家,他多次讲到福。荀子“福”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荀子引用《诗经》来谈论福,认为福是个人奋斗得来的,而不是上天偶然降下的。其二,荀子看到了福祸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三,尤其可贵的是,荀子创造性地看到了仁智双彰,方是福之真谛。

下面依次来看。

一、引《诗》论福

荀子引《诗》论福。“《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诗经》上说:“哎呀,你们这些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要忠于职守,爱好正直的德行。上帝知道了,就会赐予最大的幸福。”没有比与道融合更高的精神境界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久的幸福了。荀子将社会分工中的职责、德行与幸福联系起来,强调幸福是民众忠于职守、爱好德行得来的。

荀子还讲到,“故儒术诚行,则撞钟击鼓而和。诗曰:‘钟鼓喤喤,管磬玱玱,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儒术如果真能实行,天下就会平安富足,百姓生活才能幸福,就会像撞钟击鼓一样和谐。《诗经》中说:“钟鼓声洪亮,管磬乐悠悠,大福从天降。天降大福无边长,威仪堂皇又端庄。既已酒醉饭也饱,福禄定会万年长。”荀子将统治方法与民众之福联系起来,认为福不会突然来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只会降临到那些采用恰当治国理政方法国家地区的人民。幸福无“法”亦有“法”,简而言之,福是人通过合当的方法与不懈的努力共同催生的。

二、祸福转化

荀子非常重视祸福之间的转化。福与祸是相对而言的词汇。早在《道德经》中就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话。意思是说,祸与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正因如此,所以荀子提出“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豫则祸不生。”在祸患发生之前,就要慎重戒备而不要懈怠。福祸有时就在刹那一念之间。有时庆贺的人还在大堂上,吊丧的人已到了大门口。灾祸和幸福如此紧密相依,人们有时竟不知道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地方。所以他警告人们,一定要预先准备。

对于福祸到来要有应对之策。正因为福总是与祸患相并而生,更能体现其可贵性。他说,“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为奸也;是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也。”当幸福来敲门之时,就适当地对待它;灾祸之事来临,就冷静地去处理它。富裕了就广泛实行恩惠,贫穷了就节约费用。要可以处贵,可以处贱,可以处富,可以处贫,可以杀身成仁也不可做坏事。这便是保持尊宠,居守官位,终身不被人厌弃的方法。原来幸福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问题的关键就看你是否能够冷静的处理与对待,能否找到恰当的方法。

三、仁智双彰,“福”之真谛

战国末期,七雄逐鹿中原,均想问鼎天下。人民生活在离乱之中,死亡的威胁时时包裹着恐惧中的人们。裹携在时代乱流之中的荀子深刻地认识到,时代的改易途辙才意味着人民命运的彻底改变。统一的历史时局与稳定的社会秩序才是人民的真正之福。荀子登高一呼,呼唤“不蔽之福”,期待具有仁智合一大智慧的贤君明臣拯民于水火之中。“祸”来有章,得“福”亦有法。

荀子创造性的提出了“不蔽之福”。荀子曾三次提到“不蔽之福”。“不蔽之福”是与“蔽塞之祸”相对而言的。如果通俗地讲,“不蔽之福”就是不被蒙蔽的幸福。荀子将福与人的仁德、智慧联系起来,只有充分显发德性、发挥聪明才智,才能得到“福”。

荀子敏锐地观察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福总是与时代背景、政治统治与德性才智等联系在一起的。“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能使自己的同类顺从自己叫做福,使自己的同类反对自己叫做祸,这是天然的政治原则。

第一,君主的“蔽塞之祸”与“不蔽之福”。“暗君者,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将以为福,乃得死亡焉,岂不哀哉!於乎!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昏庸的君主,必然急于追求享乐而疏于治理国家,那么他就会忧患缠身,一直到身死国亡才可罢休,这不是非常可悲吗?本来要得到幸福,却招致了灭亡。这难道不可悲吗?夏桀被妺喜、斯观所蒙蔽,商纣被妲己、飞廉所蒙蔽,导致了思想惑乱、行为荒唐。最后,夏桀死在鬲山,商纣的头被悬挂在红色的旗帜飘带上。后世言恶必稽。这就是“蔽塞之祸”。

以夏桀、商纣为前车之鉴的商汤和周文王得到天下之后,远方的国家无不送上自己的珍贵物品,所以他们的眼睛能观赏天下美色,耳朵能听闻到世间最美妙的音乐,舌头能尝到山珍海味,身居豪华的宫殿,名字上被加上各种美好的称号。他们活着的时候天下人都歌功颂德,死了以后天下人都痛哭流涕。这就是“不蔽之福”。

第二,人臣的“蔽塞之祸”与“不蔽之福”。

唐鞅蒙蔽于追求权势而驱逐了戴驩,奚齐蒙蔽于争夺政权而加罪于申生。结果,唐鞅在宋国被杀,奚齐在晋国被杀。唐鞅驱逐有德才的国相而奚齐加罪于孝顺的兄长,结果等到自己被杀之时,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贪婪鄙陋而违背正道争权夺利必然遭到危险屈辱灭亡。这就是“蔽塞之祸”。

反观鲍叔、宁戚、隰朋仁德明智而且不被蒙蔽,所以能够扶助管仲,而他们享有的名声、财利、福禄也和管仲相等。召公、姜子牙仁德明智而且不被蒙蔽,所以能够扶助周公,而他们享有的名声、财利、福禄也和周公相等。这就是“知贤之为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这就是“不蔽之福”。

其三,诸子百家的“蔽塞之祸”与“不蔽之福”。

墨子只重实用而不知文饰,宋子只见人寡欲的一面而不知人贪得的一面,慎子只求法治而不知任用贤人,申子只知权势的作用而不知才智的作用,惠子只务名辩而不知实际,庄子只知自然的作用而不知人的力量。这就是“蔽塞之祸”。

孔子仁德明智而且不被蒙蔽,所以多方学习,集其大成,提出了足以用来辅助古代圣王的政治原则。他的德行与周公相等同,名声和夏商周三代开国之王相并列。这就是“不蔽之福”。

此外,荀子还看到了“俞(愈)疾之福”。“故伤于湿而痹,痹而击鼓烹豚,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常十之八九。一年三百六十日不是愁中即病中。佛家也说,人生有七种苦难——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可见,福对于人们有着巨大的生命感召。所以“俞(愈)疾之福”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普遍意义。

荀子还提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有时并不一定一一应验。康德所谓的“德福一致”情况并非稳定地联系在一起。现实中也会出现“为恶得福,善者有殃”的情况。德福与个人的认知有关。荀子强调个人可以掌控的福,认为“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君子学习并不是为了声名显赫,而是当身处贫穷时不感到困窘,内心忧患时志意依旧昂扬,知道祸福生死的道理而不迷惑。(完)

附作者姚海涛简介:

姚海涛,男,1981年1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现为学院国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孔子学堂主讲教师,青岛市城阳区党史地方志工作首批专家组成员,青岛市城阳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家哲学、荀子哲学。主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代表性论文有:

《以礼治孝与从义从道——荀子孝道观及其启示》刊发于《甘肃理论学刊》2016年第5期。

《荀子对鲁文化传统的批判与熔铸发微——学脉承继与礼乐重构的视角》刊发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荀子对齐文化的接受:隆礼、重法与尚术——稷下诸子批判与熔铸的视角》刊发于《江汉学术》2017年第2期。

《荀子“积”的思想视界》刊发于《江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荀子“辨”的思想视界》刊发于《临沂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批判熔铸与汇通转化——论张祥龙对孝道哲学的新推拓》刊发于《社会科学论坛》2018年第3期。

《荀子生态哲学探赜》刊发于《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3期。

《明“分”使群与尚“术”利生——统类视域中的荀子政治哲学》刊发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姚海涛老师荀子人生智慧系列:

古之学者必有师,荀子之师问是谁,姚海涛讲荀子人生智慧系列二

拨开历史迷雾方识后圣荀子,姚海涛讲荀子人生智慧系列一

缘遇荀子深味荀子俯首荀子

——————————————————

(转自中国荀子网)

刘子轩老师系列: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一:荀子是谁?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二:评性恶论可怕吗?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三:如何改变人恶的本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四:走近圣人的阶梯(一)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五:走近圣人的阶梯(二)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七:李斯的悲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九荀子何以能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一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2)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二礼——荀子的欲望秩序论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三荀子的治世模式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四荀子的义利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五独尊儒术,谁之儒?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六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桩最大冤案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八荀子的教育大目标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九音乐之用何在?—荀子的艺术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荀子论兵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二品德的力量

刘志轩《荀子》电视小说

第 一 章   路漫漫兮归齐

第 二 章   阴谋与阳谋

第 三 章   三为祭酒

第 四 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第 五 章   太庙前的较量

第 六 章   年终上计的对决

第 七 章   济水平叛

第 八 章   人与禽兽

第 九 章   邪恶对正义的审判

第 十 章   智者的悲哀

第十一章   春申君请贤

第十二章   一曲唱别离

-----------------------------------

荀卿庠  >>>

1.《荀子》-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劝学篇  修身篇   不苟篇  荣辱篇

非相篇  仲尼篇   儒效篇  王制上

王制下  富国篇   王霸篇  君道篇

臣道篇  致士篇   议兵篇  强国篇

天论篇  正论篇   礼论篇  乐论篇

解蔽篇  正名篇   性恶篇  君子篇

成相篇  大略篇   宥坐篇  子道篇

法行篇  哀公篇   尧问篇

赋篇  非十二子zi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已经整理发布的中华姓氏拼音排序查询:

a  

b                

c                    

d            

f                      

g    芶  勾  句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萧  肖        

y        喻  谕  渝 云 陨 妘  芸  贠  员   

                  

z               俎(且)    中行

             

(0)

相关推荐

  • 当下之苦与福

    ​当下之苦,明日之福. 当下之福,明日之灾.

  • 帖真人书法《创造、平安福、美意延年》

    帖真人书法《创造、平安福、美意延年》

  • 今日万智——双PT之周

    周末快乐! 本周末是布鲁塞尔和名古屋的PT同时进行,又有大赛直播可以大饱眼福了,在这简单介绍一下PT的赛程安排以及直播时间(以下都为北京时间) PT布鲁塞尔 Day1:1月31日周五 下午16:00 ...

  • 传世名画《列女传仁智图》

    传世名画<列女传仁智图>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列女传>由西汉名儒刘向编撰,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书中的描写,以绘画的方式描绘了书中列女的故事.&l ...

  • 夜读丨谦让是礼,平和是智,厚道是福

    文/儒风君 谦让,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节:平和,是为人处世的智慧:厚道,是利己利人的福气之源. 谦让是礼 <菜根谭>有言:"路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 ...

  • 《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作 宋人摹本

    此图内容为汉代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中的人物故事.此卷为残本,画面现存十段共二十八人,每段上还书有人名及颂辞.卷后有元代新安汪注,明代叶隆礼等四家题记. 此卷现藏于北 ...

  •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卷》(宋摹):齐梁画风之佳作代表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卷>(宋摹):齐梁画风之佳作代表 现实设绘 关注 1/16<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作,此为宋人摹本,绢本墨笔淡着色.此图内容为汉代刘向<古列女传&g ...

  • 传世名画《列女传仁智图》鉴赏及背后的故事

    绢本·设色,纵25.8厘米,横470.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列女传>由西汉名儒刘向编撰,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书中的描写,以绘画的方式描绘了书中列女的故事.<列女传仁智图>与 ...

  • 列女仁智图卷

    列女仁智图卷

  • 古籍《列女仁智图卷》

    [黑色原版]文件大小:497M 列女仁智图卷 此<列女仁智图卷>旧传东晋顾恺作为宋人摹本,绢本墨笔淡着色.此图内容为汉代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中的人物故事 ...

  • 透视二千年前汉代宫廷《列女仁智图》|军谊诗书画院

    绢本,墨笔淡着色,纵25.8cm,横417.8cm <列女仁智图>无款,传东晋顾恺之作,此为南宋人摹本,现藏故宫博物院: 汉成帝沉湎于酒色,宠信赵飞燕姐妹,朝政大权旁落于外戚手中,危及刘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