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养生功法的特点
道家龙门派性命双修养生功法的特点
一、
是与人们生理规律相背的逆行法。比如眼是往外看的,练功要求二目垂帘,含眼光返观内视;耳是听于外的,练功是凝耳韻敛神内听;鼻是嗅觉外界五味的,又是呼吸器官,练功首先要调理呼吸逐步达到内呼吸以至胎息;嘴是说话的,练功则闭口藏舌,舌顶上腭,有话藏而不说;心是猿猴(这里指的心不是指心脏,而是指思维活动的灵心),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无论天涯海角,凡是自己曾到或未到的地方心想即到,欲远忽在天边,欲近忽在眉睫,上窜下跳总无闲时,练功则要求收心求静,心不外驰。
孟子云:“人有鸡犬放而知求,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这段话意思是:“人们将鸡狗放出去知道到时去找,可是人的心总是在外边而不知收回。学问之道没有其它别的。就是要求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
又如人的精气是天然易于外泄的。孔子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孟子曰:''食色性也''。释家畏色如虎,并有断三淫之说:''即淫身、淫心、淫根”。所谓淫身就是入庙出家不近女入;淫心就是只有用参禅打坐清心寡欲,扫三心、飞四象,五蕴皆空来断淫心;淫根即指当情动性发阳生之时,必将牵连身心矣。吕祖曽有一诗曰:“二八佳人体如酥,腰中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食色不单是人的本性,也是所有有生命的本性。凡胎卵湿化包括草木花卉都离不开雌雄交合阴阳交配。何况人为万物之灵。我们要想享受百年长寿,推迟衰老,延长寿命就得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更为重要的是性欲生活,必须有时有节能够约束自己,还要有一套办法。而养生功法主要特点即:气动用降龙的办法而收气;精动则用伏虎的手段炼精化气。要想推迟衰老,必须还精补脑,这就是扭亏为盈,变害为利,转弱为强的逆行法,所以说逆行法是最主要的特点。
二、
同于医学,又异于医学。从黄帝内经上看,医道源出一家,都是本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调理阴阳来达到袪病养生的目的。
内经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这里从简后文详谈)从一开头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上古之人也不是人人都懂得“道”,这里知道的“道”就是指养生之道。也是老子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道'''。也是子思所谓的夫子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竣极于天的“道"。道也者须臾不可离的 ''道''。
古来医道是一家,知医者必知道,知道者亦知医。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久年深二者逐渐分开。医是以外药草药医人,道是以内药功治人。医是治已病,道是治未病。后人虽有医道皆通者,但为数不多矣。所以说养生功法同于医,又异于医。
三、
同于太极拳又异于太极拳。太极拳与道家养生功法同出一源不能分开。由无极而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不但与道家养生功法密切相关,而与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各内家拳术无不密切关联。从历史来看有的既是武术名家,又是得道的高人。武当山张三丰祖师就是把道功与武术融合为一体的典型先例。
太极本身就是负阴而抱阳,太极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离不开阴阳虚实,刚柔相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要求精神集中,浑身放松,舌顶上腭,行深呼吸,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敛神入骨。在动中求静以达到舒筋活络,调节脏腑,百脉流畅而健康长寿。这与道家养生功的要求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太极拳本身含有技击。以动求静,是从表向里发展,道功是静中求动由里向外发展。太极拳能养身、防身、御敌。而道功只能养生。
不过道家养生功一入手就是练己筑基,修性保命。从炼精化炁上增强人的体质,这是根本的根本。而太极拳本身是技击,它的一招一式都有一定的要求,没有数年的苦功夫很难达到妙处。 故有十年太极不出门之说。而道家的养生功夫不分老弱病残都能适用 。它即没有复杂的势子,更没有其他条件要求,其法简单易行,但易中也更有难处。只一个''静''字足可以一生用之不尽。如果道功与太极拳兼而用之不但两者并行不悖, 而且更易于臻至上乘。
四、
养生功法(又称养生延寿法)将历来三口不说,六耳不传的秘诀合盘托出,例如:收炁即“降龙”,收精即小周天下手“炼精化炁”。大周天“转手炼炁化神”。“了手炼神还虚”这种功夫在各种丹经道书上只有名词,而实没有具体做法。而这些具体的用法才真正是道家性命双修的精髓。否则任尔读书万卷,名词背诵得烂熟当谈到如何去用就会茫然无知,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