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难忘儿时串亲戚,温馨祥和乡村游

走 亲 戚

转眼间,难忘的庚子鼠年就要告别人间了,这一年,肆虐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苦难记忆,谁不盼着这个“恶魔“赶快远离人间?周而复始的是,地球依旧绕着太阳公转了一圈,一年一度的春节也如期而至。

这几天,小城的道路两旁、小区门口及公园里都挂满了大红灯笼,很多人家都贴上了春联,超市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年货供人们选购,空气里也洋溢着节日的气息。然而,这一切丝毫没有触动起我过年的兴致,却勾起了我对儿时过年走亲戚的回忆。

儿时过年,是人们清苦岁月中苦中作乐时至高无上的补偿,是孩子们年终岁末嘴里最珍贵的品尝,也是我无与伦比的渴望与憧憬。为了过年,我天天想、夜夜盼,仿佛过年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年后走亲戚这项活动。

平日里,人们辛苦劳作、精打细算的过日子,都是为了过年时能潇洒地吃上几顿好饭,穿上一身新衣服。父母们对孩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要努力学习、好好劳动,过年时给你做身新衣服,领你去走亲戚!”这句话曾经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

儿时的乡村,信息异常闭塞,物质及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走亲戚这事,对孩子们来说,自然成了诱惑力极强的美差。到亲戚家里,既能吃到在家吃不到的好饭菜,还能领略亲戚村里的风士人情,顺便也能聆听一些趣闻轶事,比现在的旅游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除了去姥姥家,每个孩子都可以参加之外,其他的亲戚,可不是孩子们随便去的地方啊!只有平时表现好的孩子才能争取到这个名额,因为每个家庭都不富裕,来的亲戚多了,吃饭也就成了大问题。

那时的乡村,生活节奏很慢,整个正月几乎都是走亲戚的日子,而正月初二到十五是走亲戚的高峰期。人们身着新衣,手提盛满馒头、果子,用新毛巾覆盖的篮子,你来我往,喜气洋洋、精神抖擞地穿梭在乡间小路上,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好一派温馨祥和的乡村 旅游画卷!

家里来了亲戚,吃罢饭。客人就开始从篮子里往外拿馒头留给主人家作为礼品,这份礼品主人家一般是不会轻易收下的,为了那几个馒头的留与不留,主客两家人拉拉扯扯,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表达自己的心意。那场面实在很热闹,通过这一番互动,也加深了亲戚们之间的感情!

那时的人们虽然穷,但亲情很重,也很真诚,非常讲究礼节。只有在客人立场坚定、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主家才勉强留下那几个馒头,而我们这些小孩们总是盼着家长把客人的东西留下,以便供自己解馋。可是,在这类事情上,小孩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能在一边默默地等待结果。如果客人的礼品没留下,心中便充满失望,还暗暗地嗔怪家长呢。

记得有个从外地嫁到我们村的女人,因为是外乡人,她没有几个亲戚可走,但她为了能借走亲戚的机会享点口福,就想办法创造出了好多“亲戚”。比如:给孩子们认干爸干妈,给自己认好多干姊妹等办法。这样一来,她的亲戚就遍布周围村庄了。于是,整个正月里,她把自己打扮的干净利落,提着一篮子馒头,东家走西家串,吃完饭便“真诚”地对主人说:“把馒头留下吧”。但自己却不主动去篮子里拿!嘿嘿!她这种“只动嘴、不动手”的形式主义,最后总是以主人不留礼品而告终。就这样,她走了一个月的亲戚,吃了一个月的好饭菜,篮子里的馒头依然毫发未损!她心里很得意,但也明白,没有谁会愿意长期与她这种人来往。第二年,她又创造出许多新的亲戚,便又重复着去年的故事。

年复一年,她这种为人处世之道,在周围村庄便家喻户晓、臭名远扬了。从此,她再也没有亲戚可走了。这件事一度成为家乡一带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笑资。

这个平淡无奇的故事诠释了取与舍的内涵,也彰显了一个深刻道理:亲情是相互的,虽不是一味地付出,更不是一味地索取!

日月在更替,社会在变迁,如今的人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像过年一样,过年对大家来说早已不是一种憧憬,而仅仅成为一个节日的标志和符号。走亲戚也已蜕变为一种形式!为了混吃混喝去走亲戚的现象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当然,过去的年味与过年的激情也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见了踪影。

哦!生命中那些生动的记忆,早已成为永远无法忘却的永久怀念-------

(0)

相关推荐

  • 拜年丨散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二十三,还整有七天,大年玩一宿,初一就拜年. 过年,可以穿新衣服,除夕之夜可以吃饺子,还可以分到火柴盒一样大的一块肉,晚上在漆黑的夜晚&q ...

  • 乡村“理发师”,帮老人理发分文不取,还自掏腰包买礼品

    "这孩子就是手巧,每当头发该理的时候她就来了,咱老年人不讲究,她每次来就非得帮我和老伴理发,弄得俺都习惯了,到时候不理发,心里怪难受的!" 81岁的农村老人赵大娘,此时正围着用塑料 ...

  • 【山西】李恩虎丨散文/走亲戚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李恩虎:夏县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运城市作协理事,夏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曾经在<山西日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若干. 走亲戚 ...

  • 缑氏往事(五)

    缑氏往事之五---- 坐桌 在过去,我的家乡人平日里吃饭,是不就桌子的.无论男女老幼,每人端一大碗,可能是粥,也可能是面条,就在自家或邻居家大门外,无需邀约,即时成摊儿,或蹲或坐,边吃边聊. 一顿饭, ...

  • 乡村童年小记

    乡村童年小记 假日里收拾了一行李箱的零碎,带上儿子来到了大姨农村的家.看着儿子在乡间的小路上尽情撒欢,纵然是"沾花惹草"竟也能盈出满足的笑意,不禁被他感染. 夜晚静悄悄的,院落外的 ...

  • 鲁西南的交际习俗

    鲁西南的交际习俗.相见礼节:邻里相见平辈互相问候,长幼之间幼者主动向长者问候. 旧时妇女见男长者,要低头,并脚轻声问候,富家妇女见客,有的双手合执,置于右腰,稍曲右腿微下蹲,上身略向前弯.亲友平时相见 ...

  • 拜年,遇到不同礼仪对待怎么办?

    今日话题:礼尚往来 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拜年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传统礼仪学问,亲戚朋友之间,相互走动问候,少不了礼品红包助阵,一不小心就会失礼于人,拜年期间,你遭遇过不同礼仪对待? ...

  • 在湖北浠水,吃发粑是乡村老百姓眼中很高的礼遇……

    粑大不怕巷子深.( 王金石先生画)    [随笔]  好吃的浠水发粑 过去,在湖北浠水老家,要是说家里做发粑吃,那一家人不晓得几高兴.要是你走亲戚,主妇专门为你做了发粑,那就把你当成了贵脚客.所以,吃 ...

  •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难忘儿时我所玩过的民间游戏 在过去的东北农村,在田间.地头.场院,在老百姓家的屋前屋后.炕头上,在村边的小河旁.大树下,勤劳的东北人民发明了一系列的民间游戏,劳累了的人们在休息的空余玩着民间游戏,这些 ...

  • 乡村游 [七言]

    喧嚣远离到农门,流水小河塘内存. 生态休闲话家事,自然环境去尘根. 香甜食物多样化,美色菜汤圆面盆. 饭后茶余歌汉赋,友朋高座赞唐魂.

  • 乡村游如何突破季节性 实现“花”开四季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人间四月天,正是出门踏青赏花的时节,乡村游也迎来了一年中的第一个旺季.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已恢复至疫前 ...

  • 江西婺源:五一假期乡村游火爆

    "五一"小长假,江西省婺源县绿意盎然.气候宜人,趁着初夏清凉,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着实助推"暮春初夏,乐游婺源"热潮.全县各景区景点,迎来出游客流小高峰,以自驾游 ...

  • 签约作家:程季玲《​五一乡村游》外三首,赏析/残阳如血

    荐赏 程季玲佳作 作者简介 程季玲:女,湖北阳新人.副高级语文教师.阳新县诗词学会副秘书长,阳新县教育诗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诗词学员.黄石市西塞山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十几家微平台及国. ...

  • 浙江杭州:古城夜经济成“五一”假期乡村游消费新亮点

    澄清门前3D灯光秀.玉带河畔<艺说严州·重逢梅城>乐舞演出.寿昌老街夜市人气火热--这个"五一"假期,浙江杭州建德市的古城夜经济成为乡村游消费新亮点.据了解," ...

  • 乡村游里感受云南美

    云南网讯(记者 伍平)今年"五一"假期,乡村旅游成为许多人出游的首选,不少人携亲带友来一场"接地气"的旅行,感受云南乡村的新风景. 白色的丰花月季在古彝村宅院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