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住宅,都是对生活的自由想象
著名的日本建筑家隈研吾先生设计的建筑作品至今已有一百多件。这位建筑界的大师写下了多部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的建筑类著作,例如《负建筑》(負建築)、《自然 的建筑》(自然々建築)。而他最早的著作是1985年出版的《十宅论》(十宅論)当时,31岁的隈研吾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都市计划学科做研究员。他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距离,才让他得以站在社会之外观察社会内部的生活,从而完成了这本书。
隈研吾在《十宅论》中,将日本的住宅分为单身公寓派、清里食宿公寓派、咖啡吧派、哈比达派、建筑师派、住宅展示场派、独门独院派、俱乐部派、日式酒屋派、历史屋派十个类别,具体探讨了每个类别的住宅在外部构造、内部布局上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和背后所包含的居住者的内心诉求。
尽管这十种住宅的分类并非基于现实层面,用隈研吾自己的话说:不过是一种捏造,也就是一种假想。但不同住宅样式所体现的主人价值观的差异,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看到了完整的日本住宅状态,看到「住宅」这个概念对日本人而言的意义所在,以及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内面所包含的深层心理因素。
以单身公寓派为例,「单身公寓」的原型是商务旅馆的单间客房,而旅馆又有着「旅行」和「性」的象征意义。单身公寓派之所以会选择这种居住方式,原因之一便是在安定的婚姻生活开始之前,想要保持类似于旅行的游荡状态,之二便是他们对于性的关心。单身公寓的居住者,在现实中是不是个旅人或者有没有伴侣,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能使他们产生这种联想,「单身公寓」就不再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因为他们的意识已经得到了自由。
完成这本书之后,隈研吾回到东京并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擅长活用各种建筑素材,营造出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整体气氛。那些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使他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日本建筑家。其中也有众多为人所乐道的住宅作品——《水/玻璃》《Plastic House》《铁之家》《STONE ROOF》。尤其是建在长城脚下的「竹屋」,尽管现在是旅馆,但它壮观的形态和作为住宅的舒适性都叫人无不向往。
在2013年出版的《住宅本色》一书中,隈研吾以访谈的形式回顾了自己的住宅作品。从「伊豆的风吕小屋」到「轻井泽的别墅」,通过自己的设计阐述他所理解的「住宅本色」。
知日:您的《住宅本色》一书封面上写着「设计住宅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隈研吾:因为我觉得个人住宅排除了社会性,是依据个人欲望而建造的利己性质的建筑。
知日:您觉得住宅的设计和其他类型的建筑设计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隈研吾:如果不研究人的身体,就建造不出好的住宅。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弄清楚对于当事人来说,这间住宅重要的是什么方面。我想这是住宅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
知日:您的住宅设计处女作是1988 年建造的「伊豆的风吕小屋」。现在您怎么看这个作品?
隈研吾:处女作是伴随我一生的作品。伊豆的风吕小屋是就「如何将住宅与原料以及周遭的自然融为一体」这个问题进行的最初的尝试,至今我依然受到它的影响。
知日:您自己最满意的住宅作品是什么?为什么?
隈研吾: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的「Great ( Bamboo ) Wall」(竹屋)。虽然现在作为宾馆在使用,但当初是接受了住宅的委托而建造的。用我非常喜欢的竹子,构成一种有趣的环境布局,最终建成了一座舒适的住宅。连我自己都想住进去。
知日:《十宅论》分析了人的心理层面,将住宅分成十种。这种分类现在还适用吗?现在的日本以什么住宅风格为主流?
隈研吾:这本书是在1985年出版的,已经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但从那时开始,日本就陷入了不可思议的停滞状态,因此我觉得现在也是通用的。要说改变的话,现在的年轻一代开始对有历史的住宅,或者说老房子产生了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和室友一起租住这样的房子,也就是所谓的「share house」。尤其在年轻人中间,对老房子的关注度似乎非常高。
知日:按照《十宅论》的分法,您将自己归于哪一派呢?
隈研吾:非要说的话,我应该是建筑师派。因为本身是建筑师,所以是跑不出这个范畴的。
知日:住宅对我们和我们的生活而言,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隈研吾:伴随着社会的变化,住宅已经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了。住宅可以用来工作、聚会,逐渐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住宅这个概念,必须灵活地思考它。
知日: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的居住情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隈研吾:在自然灾害,如强势的海啸、地震面前,并没有绝对安全的房子能永远地保护我们。不把钱和精力花在买房上面,而考虑租房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了吧。
知日:您觉得日本人的住宅形态今后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隈研吾:就像前面说的,我觉得租赁房屋在増多。即使是个人住宅,住在一起的也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而是像「share house」一样和其他同伴一起生活。这样的家庭慢慢多起来了。
丁一可/ interview & text
梁晶/ translate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photo courte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