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供养”的审美内蕴与艺术旨趣

在山水画里,云烟是不可缺的元素。表现重峦叠嶂的大山,如果有云烟穿插其中,一则能使画面更加丰富,使构图有分有合,避免直率,二则能使画面有虚有实,于有限中见无限,得画外之象。云烟对于山水作品来说,在气韵生动与否这点上,虽然不是唯一的因素,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山水画自谢赫“六法”提出之后,第一为“气韵生动”。山水画家以“云烟”指代山水,不是云烟本身形态,所重是在气韵。谢赫所指的“气韵”之气,既是对象精神状态的表现,更是一种生命力的标志,而并非形态上的“气”。“气韵生动”是指表现对象的精神气度要生动,山水画中不仅仅要描绘出山石树木、烟云、雾霭的外形,更要表现出它们的精神,也就是“造境”方可“形神兼备”,达到神似,气韵才可以生动。

董其昌《画旨》曰:“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清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云:“古人以‘云烟’二字称为山水,原以一钩一点中自有烟云。”似乎画山水就是在画云烟,将相对静止的世界动起来。在《山水纯全集》中,韩拙云:“凡云霞烟雾霭之气,为岚光山色,遥岑远树之彩也。善绘于此,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故不可逆其岚光,当顺其物理也。”云烟雾霭,是山水之彩,就是山水的精华、山水的魂,没有云烟,山水就失去了灵气,画出云烟雾霭,就是画造化之真气。

为什么说画好云烟就画出造化之真气呢?因为“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独特范畴,在文学、中医、风水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不同于西方哲学,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气化哲学思想。宋代张载 《正蒙·太和》云:“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意谓“道”是物质变化的过程。《二程遗书》卷五云:“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意谓气化而生万物之后,各物种就能一代一代遗传下去。清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戴震:“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他将世界看成一团永恒的活火。清代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二》云:“气化者,化生也。”天地之间,万物皆为气结。通过聚散的形式表现为气本体与个别存在物之间的转化, 个体有生有灭,但气无生无灭、永恒存在。正因为具体事物的生灭乃是气之聚散, 这样, 欲得“至实”之本体, 必须立于“太虚”。在山水画创作中,这点体现在以云烟之“太虚”衬山水树石“至实之本体”。

“云烟法”还渗透着道家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道家研究天、地、万物和人之间的规律。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说:“老庄都无心艺术,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对中国的绘画,尤其是对中国的山水画影响很大,这将在一部山水画史中看得清楚。”道家的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所蕴含的哲理,山水画通过以景造境来体现“道”的哲理。

元代画论家汤垕在《画鉴》中讲道,山水画家离不开“云烟供养”。而云烟之于大山而言,不啻是山之灵、水之魅。山水之美,倘若没有云烟之供养,只能是干涩枯燥的,正因为有了玉带缠绕,山岚滋润,山水林泉才变得妩媚多姿、绚丽多彩。

山水画家最懂得云烟对于山川之重要。水墨氤氲中,画家们把山岚水雾运用得出神入化、妙趣横生,从而创造出承载中国传统哲学的山水画艺术。如此说来,云烟不仅供养着山川秀色,也供养着一代代山水画家。

内容来源:网络;插图:赵春秋山水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