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17 古代诗歌阅读(4)(情感态度)(解析版)

精练 17 古代诗歌阅读4)(情感态度) 经典剖析 【2020 年新高考全国Ⅱ卷(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赵伯鱼(节选) 韩 驹① 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 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③参:领悟 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 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 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 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鉴赏能力。B 项“劝诫”说法错误根据诗句“果可畏”可知充满了嘉许、 赞赏并没有劝诫的意思。故选 B。 16. 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 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 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句内容的能力。由“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可知作者认 为学诗要像初学禅一样在未开悟的时候要“遍参诸方”多琢磨以诸多前人为师“遍”、“诸” 字强调要下苦功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由“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可知作者强调“悟” 在学习前人之后要有自己对诗歌艺术真旨 的领悟“一朝悟罢”一旦领悟到“信手拈出皆成章”就能 信手拈出皆成佳作。诗也就学成了。 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 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 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 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模拟精做 一、【山东省威海市 2020-2021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咏怀(其六) 阮籍 昔闻东陵瓜①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②。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注】①东陵瓜: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时谓之东陵瓜。 ②萧何计诛韩信受高祖封赏众人道贺邵平独劝其勿受以除高祖猜忌之心萧何从其计。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先写邵平所种之瓜及地点后描述其瓜田连绵大小瓜连缀成片。 B. “五色曜朝日”有双关意既指瓜有五色也喻指萧何煊赫一时 的情形。 C. “膏火”句言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 D. 全诗以邵平和萧何为吟咏对象通过二人际遇对比表达追慕古人之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追慕古人之情”错。此诗则正是以 邵平、萧何的对比论证人生的大道理:邵平以布衣平民之身得以安享天年萧何虽宠禄有加却犹如膏火 自煎所以宠禄不足赖。故选 D。 16. 请分析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 【答案】同: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异:①阮诗中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②陶诗中诗人不愿受官场束 缚表达出躬耕田园的喜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古诗比较阅读题要求考生比较这首诗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 首先分析两首诗在思想情感方面的相同点。阮诗前四句咏邵平事。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 在长安城东种瓜厌倦官场安于田园诗生活。诗人用的典故意在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羡慕之情。 最后的“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更是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之情。陶诗“少无适 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 的不满和绝望。“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中间部分描写辞 官归隐后自由快乐的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的回归田园后的欣喜之情。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然”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 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综上分析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再分析两首诗在思想情感方面的不同点。阮诗“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句是说多财之患犹如 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膏火”句是“多财”句的比喻犹言多财的患害犹如膏火 的自煎。这是咏萧何。“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 忧惧。陶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意为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久 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 桑树颠”写平常景物给生活带来无穷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写自己在虚静的居所里悠闲地生活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的闲适之情。 二、【2021 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范仲淹① 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③。 【注】①北宋皇佑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 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②从:同“纵”放任。 ③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 B. 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 C. 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 D. 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鉴赏能力。B.“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不正确“半佛宫”应该 是指湖边的建筑大半是佛宫。故选 B。 16. “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但这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 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为百姓解“忧”;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 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②即便如此诗人仍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 些为国为民做更多事情而惭愧。③所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 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湖上参差半佛宫”湖边的建筑大半 是佛宫;诗人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这是为百姓解“忧”。“万户千门尽郁葱”如今看到当初 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作者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诗中的“乐”和忧是分不开的。 “却惭何道继文翁”诗人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为民做更多事情而惭愧心生“忧”情。综上 可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系百姓、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 全一致的。 真题精做 【2020 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 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 项 “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 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 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故选 B。 16. 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 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点以及在诗歌中有无象征寓 意;其次要结合诗歌表达技巧来分析其对于抒情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技巧的 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 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 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 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 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