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滄:實臨張黑女碑動圖
教学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湖北路东二巷188号华凌国际公寓9栋2单元301 室(克东路市政府BRT车站向北至二附院,东向百米,华凌公馆对面。)
張滄藝術簡介
本期微文給朋友們分享張滄老師節臨張玄墓誌的書寫動作演示圖12枚:司徒、司空,不因舉燭,便自高眀。
“司徒、司空”,指墓主張玄曾任過司徒、司空官職的祖上。“不因舉燭,便自高眀”,典故出處:
在碑文中的大意是說,(張玄的先祖司徒、司空)並不因為受到推舉,其自身的品性原本就是高尚光明的。
書法用筆貴在自然。張滄老師認為,自然書寫就要動作簡約,平平實實,一筆接著一筆去寫。
徒: 中側兼用 橫勢波發
在臨古取法環節,以凝練的用筆、流暢的筆勢相對準確地再現出碑帖范字的點畫和結構,是判斷用筆是否有效的最為基本、客觀的條件。
司: 澀筆鋪豪 方圓相輔
有人說,臨摹越準確越不對,因為節奏、速度與古人不合,所以不對。可是我們想想,言者何曾見過古人書寫的動作,怎麼知曉古人筆下的節奏和速度是怎樣的?答案是:根本就沒有人知曉。
空: 軸心參錯 莊諧有度
一切宣稱得了古人筆法的說辭,實際上盡皆建立在自己的揣測和書寫經驗之上;大家常說的“書寫性”,也是各人感受不同的。
近些年書法界很多人強調“書寫性”,可是我們每天面對的臨摹範本,基本上都是傳統經典碑帖的印刷複製品,是機器用無數密集色點排列“印刷”出來的,而不是“書寫”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些複製品本身是不具有“書寫性”的。
甚至,很多遺存至今的古人墨蹟,其原件就是雙鉤填墨“描”出來的,復經印刷,今天的人始有機會在其中尋求古人的“筆法”、“書寫性”。細細想來,是不是有些滑稽?
舉: 撇捺錯落,打破對稱
正是由於這些印刷品極近逼似地再現了經典法帖的原形,臨書者纔能夠通過這些“下真跡一等”的視覺元素猜測古人的書寫動作和狀態,感受其氣息和神韻。
燭: 左開右闔 隨形賦勢
我們揣度古人用筆的依據是什麽?感受到的法書神采從何而來?當然是觸目之“形”。其實,一個人只要身心正常,觀察足夠細心,練習足夠勤奮,想要流暢自然地臨像碑帖範本,根本就不是什麽太難的事。
便: 虛懷若谷 神完氣足
相信孫過庭“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的論述不是隨便一說,必定是自身實踐後的真知灼見。米芾臨帖以假亂真以至於書畫商人取走臨本的傳說,也未必是空穴來風。
自: 結密不塞 氣厚無滯
把範字臨像,只是學習書法的初級階段,既不稀奇,更不荒謬。到了高級階段,自然有能力遺貌取神,基礎較為薄弱的習書者最忌好高騖遠,每天若能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就會有持續的進步。
高: 微欹輕睨 雍容活潑
有人怕臨像了古人會失去自我,這種擔憂也大可不必。就好比一個人吃了雞蛋,你的消化吸收功能再好,身上也只會長出人肉而不是雞蛋,何況我們成長需要攝入各種營養物質,不僅僅是雞蛋。君不見趙孟頫一生筆追二王系列,最終寫成的還是子昂。
明: 向背疏密 順逆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