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前后桑椹红

如果你来到八十年代的界首,或许第一印象应当就是道路两旁两米多深的长长土沟。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土沟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一是七七事变后,日寇沿陇海线直逼中原腹地。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寇侵攻,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致使中原多成泽国。界首位于豫皖两省交界之处,其时仅是黄泛区中一个不显眼的小集镇,地理位置却很重要。一些商人以界首为跳板,前往沦陷区购置货物物运回国统区,有时直接在界首卸货,就地交易。国民党骑二军在军长何柱国的带领下,受命驻守界首周口一带。何将军为人正直,爱护百姓,主动派部队保护商旅,打击土匪。商人们在界首有安全感,也就在界首投入资金,购置地产,扩大经营规模,渐渐使界首发展成为后来全国知名的小上海,抗战期间举足轻重的军事重地。何柱国经营界首期间,国军开挖沟渠甚多,既是为利于城乡排水,也是防止日军机械化部队进攻。解放后,为响应安徽省委提出的“水网化稻改化,淮北变江南”的号召,又在在界首全县境内掀起了深挖沟渠、兴修水利的热潮。

纵横交错的沟渠为民众提供了沟通河道、储存雨水、方便灌溉的有利条件,更是乡村孩童的最爱。夏日炎炎,大小沟渠总有孩童在沟里嬉水玩闹,水性好的光着屁股可着劲儿扑腾,不会水的也愿意抱着块木头漂浮。只不过在他们中间,我只是一个看客。

图片来自网络

我姥姥家在界首城郊的农村,东边是尚庄,西面是夏庄,舅舅说他们这个大队是属于夏庄的。庄子最北面贴近公路的地方,是三舅的房子。院墙外的坑沿边上稀稀疏疏种了几棵树,高的是泡桐,矮的是臭椿,不高不矮的是桑树。据舅舅说以前村里不少人养蚕,姥姥也养过,我只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

1975年,我在县城里的一小上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逢周日就跑到舅舅家去玩,走路要走半个多小时,小孩子心性,沿着河坝子边走边玩,蹦蹦跳跳地不知不觉就到了。相比之城里狭窄的街道,显然空旷的乡村更能盛得下我的玩心。舅舅除了催促我写完作业再去玩之外,唯一对我禁止的,就是严禁我下水游泳,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一个旱鸭子,只能看着村里的小伙伴们在坑里嬉水打闹,一个人在旁边玩泥巴而已。

童年的快乐自不必说,重要的是对于馋嘴的孩子而言,一年四季可吃的东西真是不少。烧蚂蚱、烧椿蹦蹦,烤红芋、拾马泡、摘楮桃子等等,当然最过瘾还是秋天,有柿子、有杏子也有红枣,可以美美地吃个够,只是长辈们不允许我爬树,害怕摔着了,没法向妈妈交待。

春夏之交,我呆在三舅家是最多的,因为那个时候,是桑椹子熟了的辰光。

嗯,桑椹子就是桑树结的果实,大小如小拇指头,却又似麻皮葡萄一般,几颗或几十颗累累一起,好吃又好看。在界首土话里,杏子念作“hèng”子,想来在大家心里,桑椹子是跟杏子一般的食物,所以就念作桑“hèng”子啦。

夏天雨季到来之前,三舅墙外的路沟坑里干巴巴的没有水,坑边矮小的杂树棵子却不少,草长又高又深,能没住脚后跟。立夏前后,桑椹熟透,那棵属于三舅家的桑树枝繁叶茂,熟透的桑葚落了一地,在树叶间或青或红或紫黑的桑椹子东一嘟噜西一嘟噜地,望一眼,就忍不住要流口水。对于我上这棵桑树摘桑椹子吃,舅舅们倒不反对,想来是因为这棵粗壮的桑树仅有三米多高(估摸的),树干分叉处离地有近两米,树下又有舅舅家两个很大的麦秸垛,想来并不危险。就算是不小心掉到树下滚进坑里,估计也是没有啥问题,坑里虽然没有水,坑底却是软绵绵的湿土。

轻轻松松爬上树,我自然是要拣成熟的桑椹子摘了吃。每次爬上桑树,我都会带着一个小布袋,或者是姥姥编的一个小竹筐,这样的话,可以多摘一些带下来作为零食吃。青色的桑椹子吃到嘴里酸涩倒牙,只吃一次我就记住了,那是不熟的。红色的有点酸甜,正好,也是我摘取的重要目标。紫色的那是熟透了的,最甜最好吃,但长辈们一再告诫这种不能多吃,火性大,吃多了这种是要淌鼻血的。问题是小时候嘴馋,无论是红色全红的还是紫色的,抓住就往嘴里送。于是那一段时间,我口袋里往往是离不了一团棉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鼻血流了下来,嘴里感觉一湿,舌头品出咸味来,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掏出棉花团成指头大的一团塞进鼻孔;没有棉花在兜,就仰起头,久久仰望天空。其实对于淌鼻血我倒是不在意,在意的倒是桑椹子吃多了,嘴唇都是紫黑色的,看起来很不雅观。我有点恐高,对于高处的桑椹子,虽然明明知道就是从树上栽下来不会有什么事情,我还是不敢去摘,因为从粗枝沿到细枝,那摇摇晃晃的感觉是很难受的!

(0)

相关推荐

  • 齐香斌:童年的回忆

    童年的回忆 作者:齐香斌 今天一个朋友送来一盒桑椹,说是自家树上摘的,我们迫不及待拿起一颗放到了嘴里,"嗯,有小时候的味道--"话一落地,一片欢声笑语,因为对于桑椹有着最深刻的回忆 ...

  • 想哪儿说哪儿---老家的蚕桑树

    蚕桑树的叫法是否规范,我说不清楚.蚕桑树与桑椹树有啥不同,我也不知所以.好在还有"度娘",感兴趣的朋友可移步去查查. 今天读"每日中华名画/佚名<桑枝黄鸟图> ...

  • 老城不只有桑椹

      游   记  一 这些天,逛新江口城南菜市场早市,发现了水果摊贩上添上了一种新果品--桑椹,一盒盒蚕宝宝状的紫黑色的桑椹鲜果诱人馋涎欲滴,10元一盒,估计只有半斤,算是比较贵的果品了. 孩提时,乡 ...

  • 韩乾昌 | 舅奶奶

    舅奶奶 我们把姥姥叫舅奶奶. 舅奶奶从我记事起就是个老太太.跟老家许多到一定年纪的妇女给人印象一样,从没年轻过.仿佛她们生来就为解释"老"这件事情.又仿佛有了她们的老,使人总把自己 ...

  • 桑椹熟了。

    时间有脚,不知不觉,又到了四月的最后一天. 云南的桑椹已经黑熟了,那里叫马桑,似乎可以考证一下何以得名. 小区有邻居种了桑树,昨天去拍照,忽听得旁边有孩童歌声传来,原来是两个小妹一边在桑树上采摘桑椹, ...

  • 今天大年初二,年近五十的老哥出门向舅舅拜...

    今天大年初二,年近五十的老哥出门向舅舅拜年,去时心情挺好,有说有笑.回来后看他躲房间闷闷不乐,泪流两行!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奔五的男人偷偷流泪呢? 由于今天下雨,老哥一开始犹豫着要不要出门拜年,旁边嫂子说 ...

  • 二十四节气 | 立夏

    今天14时39分 我们在烈日炎炎的午后 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热烈的夏天 欣欣然来到我们身边 今朝夏日始 农时从此忙 气温回升,庄稼生长 小麦扬花,油菜成熟 这是让农 ...

  • 立夏后,喝“姜枣茶”最好的时间到了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初夏时,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给大家推荐一道姜枣茶,就像一个老朋友,去年你煮了吗? 夏天到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夏天还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 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 ...

  • 立夏后,喝''姜枣茶''最好的时间到了,一直喝到头伏,体内病气扫光光

    夏天到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夏天还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能养血.补气--把体内病气都扫光光. 立夏后 喝姜枣茶最好的时间到了 从立夏到三伏前一天的这阶段,是喝姜 ...

  • 立夏了,大鱼大肉要少吃,记得吃这菜好消化又健脾顺应节气入夏

    大家好,我是您们的老朋友暮色影子,我喜欢分享美食美味!每天都来推荐自己的原创美食.欢迎朋友们一起来交流美食,感谢您的阅读,请多多关注!祝福朋友们开心吃三餐,健康生活每一天!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立夏 ...

  • 夏日味渐烈,诗词意更浓,这些写立夏的诗词你知道几首?

    遇见更多古典诗词 夏季是一个生长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古代和现代的诗人们留下了很多夏天的诗词,今天让我们含英咀华,品味诗词中立夏的味道.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 ...

  • 从立夏到三伏,每天喝它,体内病气一扫光!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初夏时,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给大家推荐一道姜枣茶,就像一个老朋友,去年你煮了吗? 夏天到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要喝绿豆汤了,其实,夏天还是喝姜枣茶最好的时候,喝它不仅健胃.排湿,还能 ...

  • 40首立夏诗词,在诗词的微风里,清凉一夏!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此时,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万物进入生长的旺季,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立夏,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天地万物由生到长的转折,天地万物由此进入一个辉煌的时 ...

  • 高荣发‖立夏有感

    立夏有感 甘肃镇原/高荣发 春夏秋冬 四季分明 辛丑春寒更诱人 一日着装变三变 时代新潮五彩缤纷 巧逢立夏 一场暴雨狂袭风 雷鸣电闪大雨倾盆 时而斜阳初照 雨过天晴仙气生紫烟 天真会变脸 暖意融融 车 ...

  • 【健康养生】夏季烦躁跟“心”有关,立夏常做三事、喝三茶,助你安然度夏!

    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 进入五月,迎来了夏季的第1个节气--立夏. 立夏之际,天干物燥,风多雨少,人体的水分比较容易通过呼吸.出汗等流失,尤其是进入夏季人们容易烦躁不安,产生焦虑的情绪. 那么,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