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栋:“警惕戏曲“大操作”滋生文化的腐败”

我在二十年前曾经在《京剧票界》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警惕戏曲“大操作”滋生文化的腐败”。我原来此文的标题是“戏曲“大操作”是一种文化的腐败”。可能因为锋芒太露,经编者改为如是的题目,可能比较婉转些。原文如下:

汇集编、导、演优秀的创作人才,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戏曲创作,对繁荣戏曲,出戏出人,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戏曲“大操作”所造成的劳民伤财,却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各种诉说“大操作”弊端的言谈文字中,却回避了一个最本质的症结所在,为什么某些“重点剧目”具有如此“身价”?必然是有其来头的。其作者一般都具有某种背景或者是某一级的领导、曾经是某一级领导本人。这些被“慧眼”认定批准的的剧本,是注定能够获得大奖的。于是布置给重点剧团排演,以天文数字聘请“名导演”、“名作曲”、“名舞美师”进行操作。经费不成问题,但必须“成功”,不可“失败”。为此,剧团立下了“军令状”。果然,此类剧本排出一演,便获“成功”,舆论哗然,声势浩大。评奖会上获得了殊荣。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还有种种名目的策划、制作等等都获得奖赏。每人都得到一份不薄的奖金落得个皆大欢喜。这些“重点剧目”在评奖之后(当然评委也有一份与其身份相称的“酬劳”)便完成了历史任务,从此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而这些获奖者的个人履历中都添上了一页辉煌的“政績”。这些剧目中演出的场次最少的仅仅只演了一场(有事实为据)!花上数百万元排演,而仅仅只演一场或数场的节目,又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呢?这种“大手笔”的后果说穿了,就是文化腐败现象。

目前亟待经济支持的文化市场,最缺的是经费。排戏要添置设备和行头,而这些“重点节目”所添置的的设备和行头,都是这本戏的专用物品。除此而外派不了其他用途。若票友要举办演出活动,而向有关部门申请一些资助,几乎比登天还难。如果有人想到将这些“重点剧目”的一小部分资金,拿来振兴京剧、普及京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作些有实效的工作,那是能大有作为的。

这是我在2001年12月25日刊载于《京剧票界》报的原文,那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时仅仅只是为了批评“大操作”的问题,我提到“文化腐败”的原则高度,可能还觉得有些过分。现在看看,一点也不过分。而且现在的状况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应该是整顿文化领域的腐败的时候了!二十年前的“重点剧目”,现在已经上升为“重点工程”了,所动用的资金已经千百万,甚至更多。而国内诸多业余票房活动经费仍然都是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中自筹的!可是他们却在为我们的国粹文化而奋斗、纳喊。说到底,他们仅仅只是热爱京剧忠实的观众群而已。这些票友才是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者。应该得到重视和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