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心率区间的正确设置
“心率正在成为绝大部分跑步爱好者监控自己训练强度的手段、以及做训练计划时的依据。”
用好心率这个手段,会使运动变得更加有效,目的性更加明确。
01
—
设备的精确度是首要前提
如果设备的精确度不能保证,那么不仅不能正确地指引我们做好运动,甚至可能把我们引向歧途。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说法,目前的心率带精度的天花板,应该是Polar的H10。如果跑者实在不能适应心率带的束缚,那么OH1和同厂新出的Verity Sense也享有良好的口碑。事实上H10标配的那根带子,还是很舒适的,比我用过的其他品牌,无论是舒适度还是牢固度,都要好出很大一截。
如果不希望跑表和心率设备拆开,而是希望合二为一的,那么Polar装备了OH1和Verity Sense所采用的6-LED光电头的跑表也有在售的(polar跑表也有9-LED版本,理论上更精确。但是独立的光电心率带,目前只做了6-LED的独立版本,似乎应该6-LED是精确度和成熟度最平衡的)。
(上图来自官网)
(上图来自官网)
如果进一步要GPS和心率都精确的,并且做在一块跑表里的,我想只有M430这一个选择了。
我写过反映M430搭载的GPS精度的文章,毫不夸张地说,看过M430的轨迹,其他的轨迹线都不再想看了。
当然本文是说心率。我们还是回到心率的话题上。
我之所以经常用M430来跑,除了它的GPS令我着迷,还因为它的6-LED光电,与H10心率带对比过,在不进行“竭力跑”的情况下,几乎完全重合。而“竭力跑”的试验,因为身体的原因,今年还没有去做。
(平时被我作为主力使用的M430的光电部位)
02
—
取得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
在确保设备精确度可靠后,第一步要做的,是取得最大和安静两个心率。
安静心率,是在休息充分后(例如有着良好睡眠的清早醒来),站立起来两三分钟,静静地测得心率值。这个数值会比躺着的时候高5-10个读数。因为人跑步时是站立姿态,所以不采用躺着的心率数据。
最大心率。这个比较复杂。但最不应该使用的,就是220-年龄这个公式了。作为大数据的分析模型,以海量人数做对象,这样是有道理的。但是在运动者和不运动者这样两个分类中,这个数据就有很大的差异。
有句话叫做:在运动人群中,最大心率跟年龄的关系很小,而跟身体状态关系很大。
专业的测试方法,如跑坡法,跑道法,800米法等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自己也刻意测,但是,这种测试,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最好不要自己一个人搞。
或者稍稍放低一点强度。
从普罗大众的实际操练来说,个人体会,在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在充分的准备活动后,慢跑2-3公里,预热。随后以自己可以体会的比较“力竭”的方式冲刺400米,稍作休息,反复3-4次。这样录得的数据,比真实的“最大心率”会略低——因为强度比主流的测试方式低。可以以这个数据当作最大心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感觉酌情适当提高一点,这个自己掌握。定低些,以后运动中安全性就高一些。
以后在比赛中,或者自我测试中,录得更高的数据,则用新数据替代。
每隔三个月检测一下。
我因为去年11月以来,由于客观原因,没有进行“使劲跑”。前不久,在一次跑的结束前,为了测试自己的恢复程度,稍稍用力奔跑,录得177的数据,所以,我暂时把180作为最大心率,其实这个数值肯定是偏保守的,为了安全起见,我以这个数值做目前的最大值,以便确保日常活动中,适当降低一点强度。
03
—
设定储备心率区间
储备心率的算法。储备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x%+安静心率。
其中的X就是不同储备心率区间上下值所对应的百分比。
一般主流的方法,对于储备心率的五个区间的上下值设定,即公式中X值,是这样的:
1区:59-74%
2区:74-84%
3区:84-88%
4区:88-95%
5区:95-100%
根据我自己目前设定的两个基础值,得出各个区间的心率如下:
上述是来自著名的runningquotient系统。而我在polar的设置里,其他数据都一致,但静止心率一项,与前述“安静站立”的不同,采用的是“安静躺”的数据(根据系统要求来的),两者相差5个读数。
在polar系统里,根据平时实际跑步统计给出的分析,有氧区间是在135-162。
对照起来看,两个系统给出的有氧区间,非常吻合。用文字来表达就是,135-162对应储备心率的1-2区(因为160是3区下限,再高就进入3区了。)
可以说,储备心率的方法,还是非常准确的。
============================================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